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倫敦奧運建築引發全國爭議 設計過於超前(組圖)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0日 08: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藍球館全景 (倫敦奧組委供圖)

藍球館近景

奧林匹克公園,左邊是水上運動中心(倫敦奧組委供圖)

通透感十足的水上運動中心內景

水上運動中心內景 霍爾頓 攝

夜色下的“倫敦碗”好像一隻漂浮的瓷碗

“軌道塔”與“倫敦碗” (安尼什卡普爾工作室供圖)

水上運動中心 (倫敦奧組委供圖)

  王雯婷

  2012年5月11日,倫敦奧運會標誌建築之一的“軌道塔”正式揭幕,至此,倫敦奧運會的建築已基本完工。綜觀這些場館,視覺上均極具衝擊力、震撼力以及出人意表的匠心,但一些建築的設計由於過於超前,爭議不斷,最典型的就是“軌道塔”之爭。

  這些建築的另一個看點,就是奧運終於從炫耀走向實用,從鋪張走向高效。在新建的14個建築物中,大部分是臨時的,所用建築材料也考慮到循環再利用,能夠容納8萬名觀眾的主場館“倫敦碗”,有5萬臨時座位,賽後將變身只可容納2.5萬人的小型體育場,因為倫敦人堅信,節儉、實用、高效才是舉辦奧運的大趨勢。

  london1

  是鋼鐵怪物還是公共藝術品

  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

  一向花錢謹慎又尊重民意的英國人到了奧運會這種大事上,仍然免不了要在眼球聚焦的地標建築上做些文章,這就是軌道塔。它的設計者就是北京“大褲衩”的設計師,但這個鋼鐵怪物似乎一點也沒有討得英國民眾的支持與歡心。

  “當人們提到北京奧運會,馬上會聯想起‘鳥巢',而提到倫敦奧運會,人們會想到什麼呢?”這是2008年倫敦申奧成功之際,市長鮑裏斯約翰遜對英國設計師和藝術家提出的一個問題。

  很快,市長的倡議得到了40位藝術家的熱烈回應。最後入圍的3個創意方案中,英籍印度裔雕塑家安尼什卡普爾的作品“軌道塔”最令人難忘,但爭議也最大:其一因為它驚世駭俗的造型,扭曲的身體好似天津十八街麻花;其二因為它高昂的造價,耗費萬噸鋼鐵的創意可一點也不環保。

  一開始,似乎沒有人認為這個造型大膽的鋼鐵怪物能夠勝出,“到底什麼樣的建築才能體現倫敦的奧運精神”?關於奧運“地標”的評選甚至引發了英國民眾曠日持久的爭論。

  正當各方意見難分高下之際,2009年2月,倫敦市長約翰遜遇到了世界最大鋼鐵公司“安賽樂米塔爾”的老闆拉克希米米塔爾,便把在奧運主場旁興建一座地標建築的想法告訴了他,同為英籍印度裔的米塔爾看了安尼什卡普爾的設計後,立刻被征服,“視覺上太讓人震撼了”,他説,隨即當場拍板投資。

  2009年底,約翰遜代表倫敦市政府正式與安賽樂米塔爾公司簽約。2010年3月31日,這座巨型公共雕塑正式更名為“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開始動工興建。

  2012年5月11日,總投資1910萬英鎊“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在倫敦奧運會奧林匹克公園內正式揭幕。這座巨型雕塑物高115米,總共耗費了2000噸鋼鐵,如同人們預期的那樣,視覺上極具衝擊力和震撼力,周身滿布的紅色鋼管以8字形纏繞在一起,使其看上去好像一個刺向天空的音符,過於怪誕的造型和重達千噸的身體,又讓人以為是外星人丟棄在地球上的不明生物。

  事實上,要想讓這麼一座重達千噸的鋼鐵之軀作8字形纏繞,技術上的確存在相當的難度,看似斷裂的空間節點讓人很容易懷疑其結構的穩定性,會不會有崩塌墜落的危險?但其實,在建築內部隱藏着一個牢固的三腳結構以支撐主體,且主軸和其他各部分纏繞的鋼管都採用先進的參數化設計,每個扭曲的節點都經過計算機精確測算。

  建成後的軌道塔將在奧運開幕時正式開放,並有望成為繼主場館倫敦碗之外的又一個標誌性景點。游客們可有乘坐電梯來到位於塔內70米和80米處的觀景平臺上,俯瞰整個奧林匹克公園的美景,也可以一節節攀登455級的臺階,體驗一下沿軌道登頂的感覺。

  “軌道塔”後現代感十足,從方案公佈那天起就爭議不斷,來自英國國內的投票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民眾覺得它怪異、醜陋、像糾纏的腸子一樣噁心,甚至有人説它“是兩座起重機災難性地撞在一起”。

  倫敦市長約翰遜和投資建造者卻對它自信滿滿,説:“埃菲爾鐵塔開始修建時也遭到抗議(左拉就曾經説埃菲爾鐵塔‘醜得離譜'),這個造價1900萬英鎊的奧運塔完全可以媲美埃菲爾甚至超越它,在建成後的20年內將給予公眾無限的想像,並成為倫敦歷史上最大的公共藝術品。”

  軌道塔的設計師巴爾蒙德就是被稱為“大褲衩”的北京央視新大樓的設計師。

  “我喜歡設計一些古怪的建築,”巴爾蒙德在接受採訪時説,“北京的大部分樓都很直,因此我希望把央視大樓設計成彎曲的。”這個彎曲軌道組成的塔和央視大樓異曲同工。巴爾蒙德還表示,倫敦奧林匹克公園裏面多是白色的建築和綠色的草地,因此需要其他顏色調劑一下,比如紅色。

  倫敦市長約翰遜表示,奧運開幕後的3個月,軌道塔將吸引27.5萬名游客,每小時可容納500—700人登塔。當奧運結束後,這座塔將被永久保留,變身一座地標式和市民休閒的建築。登塔採取收費制,預計每年將會有1千萬英鎊的盈利。

  london2

  外墻能顯現場內比分的光盒

  倫敦奧運會籃球館

  籃球館也許是本屆奧運會所有場館中最“誘人”的一個,長方形體量、乳白色外觀、凹凸不同的柔軟立面,乍一看,跟北京奧運會游泳館“水立方”有幾分相似。但與其他場館不同的是,觀賞這座建築最好的時間是夜晚,因為建築外墻不斷變化的光線顏色都會提示你場上的比分。

  籃球館位於奧林匹克公園北側,是本屆奧運會臨時性場館中最大的,總共可容納12000名觀眾,在其內部有一個重達1000噸的鋼筋穹頂結構。

  奧運開幕後,這裡將承擔籃球、手球、殘疾人輪椅籃球和輪椅橄欖球四項賽事,同時,它也是開幕式和閉幕式期間運動員的休息場地。

  經濟靈活的設計思路在這個場館內集中地體現出來,從籃球館變身手球館,鋪裝只要12個小時;同理,從手球館變身橄欖球館,也差不多僅需這樣的時間。不僅如此,籃球館與自行車賽車館、越野摩托車賽道共享部分配套設施,如接待區、餐飲區、安檢區、廢物管理區等,以便最大化利用好每一寸空間資源。

  事實上,能夠到現場觀看比賽的人畢竟是少數,籃球館內的大部分賽事都在夜間舉行,因此燈光系統就成為整個設計方案的重中之重,為了讓這個臨時性場館看起來至少能夠使用30-40年,不會給任何人廉價之感,威爾金森事務所在極其有限的預算下完成了這項挑戰。

  設計師構思了一個“盒中之盒”的方案,在這個長方形體量的場館裏,以兩層特殊工藝製造的塑料薄膜作為“盒子”外壁,第一層主要起遮擋作用,第二層則用來調節館內的恒溫恒濕。整個照明系統就架設在兩層薄膜的空隙之間,它使得光線能夠從“盒子”內自然地透出來,並以其獨特的燈光效果讓場內觀戰的每個人感到驚艷:比賽進行時,當某支隊伍處於領先狀態,場館內的燈光就會變成和該隊一樣的顏色,並隨着場上比分的變化而不斷變換,而場館外墻也會因場內燈光的漫射而呈現出多樣色彩,如果你事先知道場上有哪兩支隊伍在比賽,即使不在場內觀戰也能夠知道場上的比分狀態。

  但實現這項設計的關鍵在於找到一種合適的建築外膜,這種膜既能讓日間5%左右的陽光照進場館,以達到節能的目的;又能有非常好的透光質地,在夜間燈光照射之下令場館産生夢幻感。幾經挑選,設計師最終從一位德國材料製造商那裏找到了這種PVC膜,最後終於如願以償獲得了“薄霧般”的視覺效果和“泡泡狀”的建築外觀。

  奧運結束後,籃球館也將被整體拆除。為了能夠將建設場館耗費的材料進行再循環和再利用,設計人員絞盡了腦汁,包括建築內部的鋼筋穹頂如何拆除,外圍的墻體材料如何在其它建築上應用,以及100%可回收的塑料坐席應當作為什麼樣的建材等。

  由於在設計階段就進行了大量縝密的論證,雖然場館規模龐大,但實際交付工期卻非常之短,2009年10月開工建設,2011年6月即竣工完成,設計人員甚至對場館的拆除時間也進行了精確的計算,保證22個小時之內完工。這些拆除之後的建材有2/3都將被二次利用。

  london3

  靈感來自“黃貂魚”的

  “波浪”屋頂

  倫敦奧運會水上運動中心

  在所有奧運場館中,水上運動中心是唯一一個聘請了大牌建築師的建築,但它同時也是設計難度最高,最漂亮和最具看點的建築。

  它的設計者就是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建築界的時尚女魔頭、素來以顛覆常人想象的建築作品聞名於世的扎哈哈迪德,“廣州歌劇院”就是她的作品。

  長160米、寬90米,一片仿若波浪的流線型屋頂為游泳館勾勒出迷人的造型,柔美與力量相結合的設計風格一看就出自扎哈的手筆。

  “波浪”形態的飄逸屋頂靈感據説來自於“黃貂魚”,它仿佛是從地面掀起的漣漪,包裹了訓練池、競技池和跳水池在內的整個水上運動中心。

  在最初的方案中,扎哈只設計了一片“波浪”,但考慮到原有場館的固定坐席可能不夠,又給它添上一對“翅膀”,在場館兩側加建了兩個新的體塊,使坐席從原來的2500個增加到17500個,並利用自然光線為兩側座位製造的陰影,使位於中心看臺位置的觀眾望不到兩翼,從而將注意力集中到泳池上來。

  整座建築採用巨型鋼桁架結構設計,拋物線狀的屋頂由雙曲面造型生成,它的重量接近3000噸,卻只用了3個實心混凝土柱子做支撐,是整個奧運工程中最具挑戰性的項目之一。此外,起伏的屋面不僅可以很好地應對雨雪等天氣對場館造成的衝擊,也暗示出其下競技池和跳水池的大小。

  進入水上運動中心的主入口,恰好設計在屋頂延伸至奧林匹克公園中央橋梁的上方,能夠起到疏散觀眾的有效作用,在屋頂與裙房之間的空隙處,則是設計加建的座椅空間,它們與屋頂保持在同一條軸線上。

  進入水上運動中心內部,開敞的玻璃幕墻設計使整個場館通透感十足,頭頂上規則排列、佈滿孔洞的天窗,則讓充沛的自然光線漫射進整個室內。6個曲線型混凝土跳水板,像舌頭一樣在大廳泳池的一端伸出,與頭頂波浪般起伏的天花板交相呼應。透過場館走廊內的玻璃幕墻,你可以從多個角度欣賞到跳水池的風景。

  倫敦水上運動中心於2008年投入建設,2011年9月完工。整座建築使用了近3000噸鋼材,鋪設了850000塊瓷磚,耗資500萬英鎊(約合5341萬元人民幣)。建成後的場館,包括一個50米長的泳池、一個25米長的跳水池、一個50米長的熱身泳池以及專門為跳水運動員設置的熱身區。

  奧運會期間,這裡將舉辦游泳、跳水、花樣游泳和水球等賽事,屆時,大部分的觀眾將坐在水上運動中心臨時搭建的兩翼坐席觀看比賽,而在奧運結束之後,這兩翼的看臺將被永久拆除。拆除了“翅膀”後的場館僅留2500個座位,瘦身為一個小型體育中心,而場館內的3個比賽賽道也將重新劃分,變成5個游泳池面向公眾開放。

  london4

  可拆卸的“倫敦碗”

  倫敦奧運會主場館

  英國人從建設“倫敦碗”那天起,就沒想過要以恢弘壯麗取勝。近八成座椅可拆卸,拆除後的體育館將出售給英超西漢姆聯隊作為足球場使用,這座完全臨時性的奧運主會場,恐怕是奧林匹克歷史上利用率最高的建築設施。

  不追求恢弘壯麗的外觀,倫敦奧運主會場下窄上寬,外形酷似一個湯碗,因而又被稱為“倫敦碗”。

  碗形場館的底層部分低於地表,用以安排體育賽事;看臺部分高出地面,用以設置觀眾坐席。在“倫敦碗”設計方案公佈之初,就曾有好事者指責其模倣“鳥巢”,因為它們都是環節結構,並且都設計了8萬個觀眾座位。但對比下數據就知道,保守謹慎的英國人雖然這次建會場花錢不少,總投資4.96億英鎊(約合50億元人民幣),遠超當初2.8億的預算,但顯然比我們更諳可持續利用之道。

  在同樣能夠容納8萬名觀眾的情況下,“倫敦碗”有5萬個座位是臨時的,是“鳥巢”1.1萬個的5倍,這5萬個座位分佈在4層看臺的碗口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全部採用輕質鐵架設計,可以在奧運結束後方便快速地拆除,變身為一個可容納2.5萬人的小型體育場。不僅如此,“倫敦碗”整體設計十分靈活,場館各部分功能都可以拆分,如館內的衞生間、休息室和一些附屬設施,都可以在賽後作為多種用途。

  白天觀看“倫敦碗”,外壁形如“白色垂直百葉窗簾”的設計,讓其顯得輕盈而富有活力;當夜晚來臨時,燈光打在場館身上又平添幾分通透感,好像一隻漂浮着的瓷碗。帶來如此視覺感受的設計元素,是一種能令整個場館“自然呼吸”的、多孔半透明印花織物,它將整個“倫敦碗”緊緊包裹起來,對場館起到了很好的保護和遮蔽作用。

  為“倫敦碗”外殼買單的是全球化工巨頭之一的陶氏化學,他們發明的這種裝飾用新材料,是樹脂、環保型油墨和工業再生原料的結合,具有材料質地輕、透氣性好等特點。

  “擁抱臨時性”,“為未來而設計”是“倫敦碗”在設計時秉持的第一原則。奧運結束後,倫敦碗的容量將被壓縮為原來的2/3,與一座社區體育場的規模差不多,而它上面的四層將會被整體拆除,拆除後的體育館出售給英超西漢姆聯隊作為足球場使用。西漢姆聯隊方面表示,球隊將會保留原有的田徑跑道。這也兌現了英國人當時申奧的諾言鼓勵全世界的年輕人參與運動、實現奧運遺産的長遠效應。

  王雯婷

熱詞:

  • 安賽
  • 天津十八街麻花
  • 空間節點
  • 普利茲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