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奧巴馬突訪阿富汗簽美阿戰略協議 或為競選造勢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11: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1日,美軍海豹突擊隊擊斃拉登一週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突訪阿富汗。除了為本月召開的北約芝加哥峰會定調“阿富汗議題”外,奧巴馬的訪問政治意味明顯——旨在為自己今年11月的總統大選造勢。

  阿富汗“後2014”安排

  通常情況下,有關美國總統出訪的消息白宮都會提前數天對外發佈,但在1日當天奧巴馬在喀布爾講話前幾個小時,媒體才得到奧巴馬已經身在阿富汗的突發新聞。

  “美國經歷了十餘年的戰爭陰雲,”奧巴馬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宣佈,“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天邊已現曙光。”奧巴馬與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于當天簽署的《美阿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正式宣佈美國主導的阿富汗戰爭將於2014年結束,美阿關係將於2014年年底美軍撤離阿富汗後開啟新的篇章。

  《美阿戰略夥伴關係協議》的有效期截止于2024年。根據美方透露的部分協議內容,阿富汗將成為美國的“非北約主要盟國”。目前亞洲的日本、韓國、菲律賓等都擁有美國“非北約主要盟國”地位。美國在協議中承諾,美國將在2024年之前,在社會經濟、國防安全、制度建設等方面為阿富汗提供長期幫助;阿方則承諾美國可以在2014年撤軍期限之後,繼續在阿駐紮部隊、訓練阿軍以及打擊“基地”組織。

  關於2014年後美國及其盟友向阿富汗提供援助的具體金額這一阿方關心的重大議題,協議沒有作出明確承諾,而是規定:美國政府將每年就此與國會協商。此前有消息稱,美國及其盟友2014年後每年將向阿安全部隊和警察提供40億美元的援助資金,如何分攤援助比例問題,是美國及其盟友將於5月20日至21日在北約芝加哥峰會上討價還價的核心議題,參與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全部50個成員國將派代表參加此次峰會。

  除此之外,阿富汗在協議中承諾加強政府反腐與民主建設,並允許美國在2014年後繼續在阿駐軍和使用相關設施,具體駐軍規模將在今後商定。為此,美阿雙方將重啟雙邊安全協議談判,簽訂新協議以取代當前的駐軍地位協議。

  究竟是誰的曙光乍現?

  奧巴馬使用詩一般的語言——“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天邊已現曙光”,立即讓人聯想到1968年越南戰爭期間,美軍駐越南軍事援助司令部司令威廉威斯特摩蘭將軍使用的讓美國人耳熟能詳的優美詞句:“我們已經看到了隧道盡頭的光芒。”而事實上直到1973年,美軍才從越南草草撤退,到1979年越南戰爭才最終結束。

  如今,阿富汗2014年之後是否能在和平與安全方面取得進展,至少保持局面不倒退,關鍵在於美國與塔利班以及美阿塔三方的談判進展,但今年3月11日發生美軍士兵夜襲阿富汗民宅、屠殺包括9名兒童和3名婦女在內的16名平民事件後不久,塔利班宣佈中止與美國及阿富汗當局的談判。

  2日清晨,奧巴馬剛剛離開阿富汗3個小時,喀布爾就發生汽車炸彈襲擊事件,造成至少7人死亡、17人受傷。塔利班宣佈對這起襲擊事件負責,並稱這是奧巴馬突訪阿富汗的回應。塔利班發言人扎比烏拉穆賈希德説:“襲擊意在向奧巴馬傳達信息:美軍在阿富汗不受歡迎。我們將繼續與外國軍隊作戰,直至他們離開或者死亡。”

  美國傳統基金會南亞問題專家麗莎柯蒂斯對本報記者説,目前的問題是,《美阿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是否會成為美國或阿富汗當局與塔利班重啟和談的契機。此前“維基解密”洩露的北約文件顯示,塔利班顯然認為時間上的優勢在自己一方,也就是説他們把2014年看做是他們的“曙光”。

  奧巴馬意在總統大選

  儘管美軍駐阿部隊副司令此前估計目前僅有1%的阿安全部隊有能力不在美軍配合下單獨執行任務,但奧巴馬卻堅定不移地執行其2014年完成阿富汗安全任務向阿安全部隊移交的路線。有分析認為,這是奧巴馬為今年11月總統連任競選打的“大算盤”。在2008年總統大選中,奧巴馬曾經承諾要結束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如今他“無論如何兌現了上次的競選承諾”,這給他今年的競選加了“信用分”。

  此間媒體分析認為,奧巴馬選擇在5月1日擊斃拉登一週年之際突訪阿富汗,有“極濃的政治考慮”,在民主、共和兩黨總統競選大幕已經拉開的情況下,奧巴馬想通過這種方式提醒人們,是奧巴馬政府實現了美國人的10年夙願:讓製造“911”事件的元兇拉登付出其應有的代價。

  正因阿富汗問題涉及美國國家安全這一大問題,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羅姆尼也沒敢在這一問題上給奧巴馬“挑刺”。他表示,奧巴馬重返阿富汗“讓我感到開心”,“阿富汗戰爭是否獲得成功對美國安全至關重要”。

  反而是奧巴馬拿這件事大做文章。因為羅姆尼4年前的言論被翻了出來,當時他説美國耗費巨大精力和財力只為抓捕拉登一人“不值得”。但4月30日羅姆尼在一次講話中表示,如果他是總統,同樣會下令擊斃“基地”組織頭目拉登。奧巴馬拿羅姆尼“改口”開涮,稱“如果有些人先前説過一些話,現在卻改口”,“應該讓他們作解釋”。而民主黨上周發佈一則競選廣告,質疑羅姆尼是否有勇氣下達擊斃本拉登的命令。

  其實,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無論他們在政治辯論中使用怎樣的辭藻,有一個問題是誰也無法回避的:阿富汗10年戰爭已經讓美國不堪重負,美軍在阿大規模軍事行動難以長久,撤軍是遲早的事。

  近10年來,美國在阿富汗花費了近4000億美元,幾乎平均每天花費1億美元。據美國國會預算局估計,至2017年,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的總花費將達1.7萬億美元。有超過1800名美國士兵在阿富汗死亡,約1.5萬名美軍受傷。從這個意義上來説,2014年美國撤軍的確是“天邊的曙光”。(記者 楊麗明)

熱詞:

  • 奧巴馬
  • 美軍海豹突擊隊
  • 戰略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