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以色列向埃及歸還西奈半島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4日 16: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文摘自:新華網,作者:滕建華,原題:《西奈半島的追思》

    一次,在埃及出訪考察期間,我曾踏上西奈半島這塊命途多舛的土地。西奈半島曾是四次中東戰爭的焦點,也是阿以和平的象徵。當年的阿以戰爭,曾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戰爭也留給世人許多值得思考的東西。

靈魂與鮮血築成的運河

    一天早上,我們從開羅出發,先朝着通往西奈半島的蘇伊士方向疾駛,後沿着蘇伊士運河公路行進,越是靠近運河、靠近西奈半島,兵營就越多了起來。在上運河公路之前,車子經過一個檢查站,檢查人員態度十分友好,還特意請我們進去休息,但例行的檢查一項都沒少。當我們走上花了6億埃鎊新建的橫跨運河的蘇伊士大橋時,我們特意下了車,站在大橋中央好好看看這條牽動世界、給這裡人民帶來利益和災難的蘇伊士運河。

    1869年通航的蘇伊士運河,是東西方海上樞紐、連接歐洲與東非、亞洲的海上捷徑,是國際上最重要的一條航道,每年有世界各國的兩萬多艘船隻通過。中東運往西歐的石油70%也通過這裡,海運量佔世界總量的40%,其收入佔埃及國民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這裡的一舉一動,都格外引人關注。

    這條被埃及前總統納塞爾稱為“由埃及人靈魂、頭顱、鮮血和屍骨築成的”運河,在參加開鑿的125萬埃及民工中,有12萬人被活活累死,可建成後卻被殖民統治者長期把持。埃及獨立後,納塞爾領導埃及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1954年10月英國同意分批撤出駐紮在運河區的英軍。1956年7月26日納塞爾宣佈收回運河主權,並由此導致了第二次中東戰爭,即蘇伊士運河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運河東部被以色列佔領後,雙方以運河為屏障進行了6年之久的消耗戰。1973年10月6日,埃及、敘利亞聯合抗以,打響了震驚世界的“十月戰爭”,收回了部分西奈領土。

    我站在蘇伊士運河大橋上,向兩岸望去,東西岸雖然同屬一邦,但卻像兩個不同國家的土地,判別很大。我們一路過來的西岸,不時可見富足的村莊和繁榮的城鎮,到處有茂密的椰樹和綠油油的農田;而東岸卻是連綿起伏的荒涼沙漠,一望無際,渺無人煙。我問曾是埃及農業部官員的易卜拉辛:“以色列經營的巴列夫防線怎麼見不到了?”這位參加過“十月戰爭”的老戰士説:“早就被清除乾淨了。”堅固的防線不復存在了,但幾百萬顆地雷仍在地裏潛藏着,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創痕。看著東岸大片荒蕪的土地,使你不能不從更深的層面去叩問這塊曾經發生戰爭的土地。

    這個有7000多年古老文明史的國家,經歷了那麼多戰爭磨難,她的偉大文明史幾乎就是一部飽經殘酷戰亂、不斷被征服又不斷崛起的歷史。戰爭就像尼羅河水氾濫一樣,不斷光顧這片充滿陽光的沃土。

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上個世紀一些大國利用阿以矛盾,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極力排斥對方在中東的影響。第三次中東戰爭,就是蘇聯利用埃以矛盾,向埃及提供了以色列將要攻打阿拉伯國家的情報,而發動了以失利告終的戰爭。以色列人不僅佔領了西奈半島,還用工事與沙堤構築了150多公里的“巴列夫防線”。但三次中東戰爭積起的怒火和喪失領土的新仇,為第四次中東戰爭埋下了伏筆。埃及在蘇聯的支持下,迅速恢復了元氣,於1973年10月6日以80萬人,2200輛坦克,展開了二戰以來最大的一場坦克會戰,並巧妙用水槍衝開了“巴列夫防線”,開闢了60多條坦克通道,使以色列苦心經營的防線迅速瓦解,埃及軍隊佔據了半島陣地。但決戰的關鍵時刻,10月14日,美國衛星觀察到埃軍第二、三軍團的接合部有7公里-12公里的大片空隙,以色列於10月16日利用這個空隙,反撲過來,猶如虎入羊群,切斷了東岸埃軍的退路,戰局急轉直下,埃及不得不停戰求和。

    這場戰爭事實上沒有勝者,雙方損失都達到了頂點。埃及損失了2200輛坦克中的1000輛,680多架飛機中的240架,軍力甚至國力大受損傷。薩達特不得不理智地面對現實,他清楚地看到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的軍事科技能力,看到太空偵察在關鍵時刻往往起着關鍵的作用。這場戰爭還表明,現代戰爭中軍隊的質量是決定性的。埃及人口多,軍隊數量大,但埃軍士兵多為文盲;以色列國小人少,但人口科技含量高,士兵多為大學生和工程師,以至兩國間談判戰場交換戰俘時,常常是以1個以色列士兵換10個埃及士兵。這種比例是否意味着現代戰爭中軍人特別是軍官的素質起決定作用?是否意味着有文化的軍隊可以勝過文盲軍隊10倍?這是值得深思的。對第四次中東戰爭巨大損失的痛苦回憶,使薩達特從仇視的惡性循環中衝出來,他甚至做好了和談不成功回國就辭職的準備。1977年他以巨大的勇氣訪問了耶路撒冷,宣佈同以色列達成諒解與和平。1978年,當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發出了:“讓我們結束戰爭,讓我們在公正和真理的堅實基礎上重塑生活”的鏗鏘聲音,表達了埃及人民對和平不可逆轉的堅定信心。

    而以色列人雖然獲勝,付出的代價卻是巨大的,2552人死亡,7500人受傷,損失飛機107架,坦克840輛。以色列武器裝備的損失美國人可以補給,但傷亡這1萬名各行業的專業人員和工程師,幾乎使每個家庭都攤上了失去親人、失去生活支撐的不幸,有誰能撫平這心靈上的創傷呢?民族安全感破滅了,人民掀起了巨大的反戰風暴,迫使梅厄內閣總辭職。當時的精英人物貝京、達楊、拉賓等人意識到,這種宿命式的冤冤相報,永遠也不會帶來和平與勝利。1977年貝京接受了薩達特的和平倡議,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貝京在1978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説:“以色列與埃及要鑄劍為犁,將他們的矛打成鐮。”

    此後,中東和平進程開始了,以色列逐步從西奈半島撤軍,但中東和平的倡導者———埃及總統薩達特1981年卻被宗教極端分子刺殺身亡。然而和平的潮流,是任何人無法阻擋的。1982年4月25日以色列全部歸還了埃及的西奈土地。西奈半島這塊歷史上宗教紛爭不斷,又被埃以衝突戰火炙烤過的土地最終走向和平。戰爭教育了人們,他們看到人類文明的歸宿只能是和平與發展。

用“和平渠”送走鐵絲網

    第四次中東戰爭後,埃及政府痛定思痛,深深感到半島的沙漠化和土地的荒蕪,是造成民族恥辱和軍事脆弱的重要原因。如果這裡能有百八十萬人口,以色列在幾次西奈戰爭中就難以得手,即使佔領了也難以維持下去。如果把這片沙漠改良成農田,埃及將擁有除南部以外的第二個大移民區,蘇伊士運河就有了安全保障。埃及政府決心進行西奈半島大開發,在蘇伊士省興修了大型引水工程,引尼羅河水上半島,引水渠取名為“和平渠”。

    由於西奈半島地勢比尼羅河高,還要穿越蘇伊士運河,工程難度較大。因此,引水工程首先修建了六級揚程提水站,實行接力提水。提水站在運河以西建兩座,運河以東有四座,每站設有9台抽水泵。

    看著將要運轉的引水排灌設施和筆直的幹渠,可以想像出尼羅河水輸送到哪,哪就有了綠色和生機。歷史將證明埃及人的高瞻遠矚,他們抓住了這個生態發展的關鍵支撐,譜寫出沙漠改良的大手筆。不僅為半島開發移民創造條件,而且必將實現繁榮半島、強邊固防的目的。和平降臨到了這塊土地上,“巴列夫防線”被“和平渠”所取代,昔日血戰的沙場變成了萬頃良田,沙漠披上了綠裝,荒蕪化作了繁榮,這是多麼美好的前景啊!

    然而,巴以和平之路仍然漫長曲折。儘管阿拉法特與拉賓1993年達成了歷史性的“奧斯陸協議”,可和平並沒有實現。拉賓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講道:“我曾想做一個水利工程師。我曾在農業學校學習,做一個水利工程師在幹熱的中東是很重要的職業。然而,我卻被迫求助於槍。”“我在軍隊中服役了幾十年。在我的指揮下,那些想活、想愛的青年男女卻是走向了死亡。”並宣稱:“只有一個沒有裝甲、沒有坦克、沒有飛機、沒有水泥工事的激進方法可以保護神聖的人類生命。”“這個激進的方法就是和平。”但在講這番話不久,1995年11月,他也被猶太極端分子刺殺了。

    現在巴以兩國人民幾乎每天都在流血,都在槍聲和爆炸聲中度過。面對這些,愛好和平的人們都在思考:為什麼中東仍在仇恨的惡性漩渦中徘徊?在戰爭面前,人類應該做些什麼?好在人類文明在向前發展,人類在一天天覺醒,畢竟和平與發展已經是我們這個時代任何人也改變不了的主題。

熱詞:

  • 西奈半島
  • 以色列
  • 埃及
  • 四次中東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