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馬克吐溫辭世百年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9日 17: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文摘自:新華網,作者:佚名,原題:《馬克吐溫辭世百年》

    一百年前的4月21日,74歲的薩繆爾L.克萊門斯(馬克吐溫的原名)去世。而今,他的家鄉正在舉行為期一年的馬克吐溫逝世一百週年紀念活動,一系列與吐溫相關的書籍也相繼出版。馬克吐溫是那種人們會抓住一切機會來紀念的偉大作家之一,他將環遊世界的見聞帶給他的同胞們,用新世界的風趣講述了舊世界的種種,同時,也向其國人展示了美國遼闊疆域上不為人知的部分——不通鐵路的西部邊疆和奔流不息的母親河密西西比河。威廉迪安豪威爾斯將吐溫比作“文學界的林肯”確實不無道理。對於彼時世界各地的讀者來説,他似乎就是美國,沒有別的什麼人能夠擔此重任。秘薇編譯

吐溫在中國的三副面孔

    “馬克吐溫在中國有三副面孔:第一,資本主義社會虛偽的有力批判者;第二,‘同情中國人民的美國作家’;第三,幽默的人性藝術家。”福建師範大學教授蘇文菁認為,在中國歷史的記憶裏,馬克吐溫與中國的關係始於1881年,那年清政府決定撤回全部留美學生。馬克吐溫聞訊後,親自找前總統格蘭德商討如何挽留。中國新文化運動中,馬克吐溫的作品作為中國新文化的資源之一進入中國。新中國成立後,馬克吐溫在中國的影響在兩種完全不同的層面上:大學美國文學學習與研究的一個部分與《競選州長》作為中學初中課本中的精讀課文。第一層面的影響中,馬克吐溫的作品與其他的作家一樣構成了“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主體,作為批判資本主義虛偽、腐朽、沒落的教材。就第二層面而言,雖然當年把《競選州長》作為反面教材,但它使得馬克吐溫成了在中國最著名的外國作家之一。

    在中國,從事馬克吐溫研究的學者多達近千人。馬克吐溫已發表的文藝作品,中國都有譯本,有的還多達5種版本,如《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

馬克吐溫生平

    馬克吐溫原名薩繆爾L.克萊門斯,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國密蘇裏州一個鄉村的窮律師家庭。薩繆爾童年悲慘,4歲母親去世,11歲父親去世,年幼的他各處漂泊,做過印刷工、排字工、報童、水手、淘金者、記者等。他勤於練筆,將淘金拓荒的經歷、對奴隸制的認識、密西西比河及國外旅行的見聞都訴諸筆端。17歲時,其處女作《拓殖者大吃一驚的花花公子》發表于波士頓幽默週刊《手提包》上,此後他以小説《卡拉維拉斯郡著名的跳蛙》(1867)和隨筆集《傻子出國記》(1869)獲得讀者喜愛。他著名的小説故事《湯姆索亞曆險記》和《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分別發表于1876年和1884年。他的其他作品還包括小説《鍍金時代》、《王子與貧兒》以及《在密西西比河上》、《苦行記》、《浪跡海外》、《赤道漫遊記》等。除了馬克吐溫,薩繆爾使用過的筆名還包括喬希和托馬斯傑佛遜斯諾特格拉斯。他與妻子莉維育有一男三女,除了二女克拉拉,全部先他去世。1910年4月21日,他因狹心症不治逝世。

熱詞:

  • 馬克吐溫
  • 薩繆爾L.克萊門斯
  • 美國
  •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