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廣州上川島長眠著第一位來華傳教士沙勿略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6日 17: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物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文摘自:《人物》2011年第2期,作者:秦海波,原題:《廣州上川島長眠著第一位來華傳教士沙勿略》

他主張,以後去中國工作的傳教士必須都是讀書人,傳教必須因勢利導,不可蠻幹胡為。利瑪竇、龐迪我、湯若望、南懷仁等晚輩實踐了他的思想和方略,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貢獻。

上川島上訪墓園

去上川島度假,對於住在廣州的人來説,有些像北京人去北戴河。可是在上川島度假的人卻很少知道或者想到這裡是天主教在中國領土上的一處聖地,原因是其“東方聖徒”聖方濟各沙勿略1552年在此殉教。

上川島很大,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島。登陸的三州港是島上的一個樞紐。我坐在飯館裏,一邊擇著海鮮,一邊打聽“沙勿略教堂”。原來,所有度假海灘都在南邊,而教堂卻在北邊的山上。

“旅遊的人沒有去教堂的,去教堂的都是外國人,或者是浙江、北京的教友會組織。他們都是包專車,還從教區請來神父什麼的。”飯館兒的人告訴我。

“教堂沒有神父嗎?”我問。

“沒有。”

“普通教士呢?就是説,教會的其他人員呢?”

“也沒有。只有~個管理員,好像是省裏統戰部派來的。”

在飯館老闆的介紹下,我花100元包了一部車前往教堂。

教堂所在的山名叫象山。山不高,植被茂密。離開一個小村鎮以後,就不再有柏油路,上山的路顯得狹窄、崎嶇,但並不險。司機説,“教堂原本有兩處,一處在村裏,另一處在山上。村裏的就在小學校那兒,已經看不到原來的建築,只有一些條石什麼的被村民用來蓋房子了。山上的就是沙勿略的墓堂。”

拐了一個急彎之後,車子停下來,司機用手一指,“那就是大門了。”

是一座石頭或者水泥的牌坊,黑色大字寫了“聖方濟各沙勿略墓園”,字跡已經斑駁,後有“一九八七”幾字,是臺山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墓園的年份。

汽車穿過牌坊,有一段不錯的路,很快來到一個緊鎖的鐵門前。司機讓我等在門口,自己攀小路去尋管理員。管理員是一個40多歲的婦女,很麻利。她打開大門,帶我人內。

教堂很小,一進門竟然放了一面影壁,擋住了視線,心想,這可真是“中國特色”。轉過影壁,陳設簡單,或者説就沒有什麼陳設。正面祭壇的地方有尊一米來高的沙勿略塑像,他身後是一個黑色的耶穌受難像,地當中有一口石棺,石棺前還有一個小石碑,標示年代“康熙三十八年”。

我知道這裡本沒有多少東西,沙勿略的正式靈柩和大部分遺物都在印度果阿,而且每隔10年開放一次,允許瞻仰他的“不壞金身”。我在走出教堂之前拍下了影壁上的一紙《墓園簡介》,簡介寫道:

方濟各沙勿略(1506~1552年)……墓園位於臺山市上川島北面朱家莊象山西麓。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由牌坊、墓堂、苦路、紀念碑、聖井、碼頭和管養室組成。

1552年8月底,羅馬教宗特使方濟各沙勿略從麻六甲抵上川島,同年12月3日病逝並葬于象山,次年遷葬于印度果亞。

1639年,澳門耶穌會士集資為方濟各沙勿略建墓立碑,其碑上方用中文刻寫:“大明耶穌會士泰西聖人范濟各沙未而于嘉靖三十一年壬子之冬升天真跡崇禎十二年己卯立碑”,下方用葡語勒文:“東方宗徒耶穌會士聖方濟各沙勿略曾以葬於此處”,碑的背面重復了正面的葡語勒文。

後墓園屢毀屢建,據簡介介紹,比較重要的建設有:

1699年,法國耶穌會特科蒂神甫在原墓園的位置建成小墓堂並勒石刻碑,堂內安置六尺多高的方濟各沙勿略全身塑像。

1813年,在墓地後山建起30尺高的紀念碑,碑頂有法國運來的銅像,銅像左手握十字架,面向中國內陸。

1869年,法國駐京公使拉勒芒虛廣東教監吉爾曼的請求,向國內請得經費,在墓地原址重建墓堂,其哥特式鐘樓上懸挂法國皇后歐仁尼所贈送的銅鐘。

1918年4月7日,從吉隆坡運來方濟各沙勿略全身鑄像,像高8尺,左手緊握錨釘,右手高舉十字架。同時運來的還有菲律賓時任總統贈送的一個意大利造的珍貴大時鐘。

1986年8月,臺山縣人民政府撥款,海內外信徒和教會團體大力贊助,恢復墓堂原貌,新建管養室、牌坊,重立紀念碑及石像。這就是現在墓園的面貌。

熱詞:

  • 沙勿略
  • 傳教士
  • 耶穌會
  • 方濟各沙勿略
  • 搜索更多沙勿略 傳教士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