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法國槍擊案透視:薩科齊的“移民牌”還能打多久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2日 13: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訊 如果搞一個近期最抓耳撓腮的政客評選,法國總統薩科齊肯定榜上有名。憑藉處理希臘債務危機問題的機會,薩科齊廣施拳腳,與默克爾配合默契,法國儼然可以和德國平起平坐,扮演著解決希臘乃至歐洲經濟問題必不可少的關鍵角色;在處理利比亞問題上,薩科齊亦是活躍異常,高調&&禁飛區行動,美國滿意民眾歡呼,撈足政治資本;在敘利亞問題,薩科齊再次一馬當先,打著複製利比亞模式的如意算盤,將其攬為大選中的一張主打牌。然後即將到來的大選就像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高懸在薩科齊頭上,讓他繃緊神經,不容出現差錯。

  如果説薩科齊在國際舞臺上輾轉騰挪,某種程度滿足了部分民眾的大國情結需要,撈取不少政治資本的話,那麼國內的經濟、就業、債務、種族、反恐等等一攬子問題則成為揮之不去的心病,短時間難以“偷天換日”點石成金。

  據法國世界報近期報道,如今的法國正在成為歐洲最薄弱的環節: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産總值的4%,經濟形勢仍在惡化,從1998年到2011年,法國出口量佔世界總出口量的比例下降了40%。公共開支數額龐大。去年,法國的貿易逆差佔GDP3.5%,約是德國的兩倍。2011年第四季度,法國的失業率攀升至9.8%,政府甚至已將GDP的增長預期從1%下調至0.5%。

  面對這樣一份成績單,旨在連任成功,並放出狠話競選失敗就退出政壇的薩科齊如何能輕鬆得起來?本來埋頭競選活動中的薩科齊日子就不好過,3月19日的“一聲槍響”更是讓他驚出一身冷汗。

  3月19日,法國西南部圖盧茲市一所猶太學校發生槍擊案,造成4人死亡,其中3人是學童,1人是教師。10天之內,圖盧茲市及其附近地區已發生三起連環槍擊事件,這是法國多年來第一例被歸因于激進伊斯蘭動機的案件。一時間人心惶惶,舉國震驚。

  嫌犯穆罕默德-莫拉是一名24歲的阿爾及利亞裔法國人,從小因為小偷小摸和打架鬥毆被少年法庭判過15次刑,2007年到2009年間,他曾在法國監獄服刑18個月。獲釋後,他曾申請加入法國外籍軍團,但由於有犯罪前科,申請被拒。

  莫拉還曾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區生活了一年,案發後自稱受過基地組織訓練。但回國後的莫拉一直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喜歡踢足球逛夜店,之前在一家汽車修理廠工作,喜歡摩托車,朋友們根本不知道他曾去過阿富汗,還誇他有禮貌,行為端正,從不喜歡吹牛和炫耀,鄰居也説他非常友好,還幫助搬過沙發。

  從法國媒體公佈的照片看,莫拉和同齡人沒什麼兩樣,面帶笑容,鬍子刮得乾乾淨淨。幾個月前,他失業了,經常一個人在家看視頻,包括一些伊斯蘭組織斬首人質的暴力內容。一名與莫拉相熟的女子稱,他近幾個月變得很怪異,不僅帶著刀,而且還向她展示基地斬首人質的視頻。

  3月19日,莫拉騎著黑色摩托車,向一所猶太學校開槍,釀下血案;此前還有三名少數族裔士兵被同樣的方式槍殺。莫拉聲稱要為巴勒斯坦加沙地區的兒童報仇,將復仇目標瞄準了法國軍方,報復法軍多次介入國際事務。

  其實,莫拉的情況在法國第二和第三代北非移民中並非個案,在過去20年間,曾有數百人受伊斯蘭極端組織吸引前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許多人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感到憤怒,2000年左右法國的極端分子曾縱火攻擊猶太教堂。2011年,反猶太攻擊案件數量有所下降。法國警方稱,自從美國遭9/11恐怖襲擊以來,他們已經逮捕914名伊斯蘭武裝嫌犯,挫敗了多起恐怖襲擊陰謀。

  因為歷史地理文化等因素,法國一直是一個具有深厚移民傳統的國度,在6500萬人口中,移民人口已超過600萬,佔總人口的10%。其中多數來自非洲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等國,來自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也佔一定的比例。據估計,目前約有20至40萬外國人非法滯留在法國。

  而隨著大批移民的到是讓人頭疼的安置問題、就業問題、語言文化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社會保證問題……移民所引發的社會問題遠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多數移民受教育程度低,自然找工作就難上加難。工作無著落生計成問題,隨之而來的是高犯罪率和社會治安惡化的問題。這勢必引發當地民眾的不滿和歧視,這反而又令移民滋生對社會的不滿和敵視。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複雜。

  “在身份證上,你是法國人,納稅、服兵役的時候,你是法國人,其他時候,你是阿拉伯人。”這句話最能代表廣大移民的心聲。但嚴峻的現實著實讓政客頭疼,既然問題難以解決就索性關緊大門,別讓一群外來人搶走本地人的“蛋糕”。

  2007年,自薩科齊繼任法國總統以來,法國就拉開了一場大張旗鼓的“移民革命”。據稱,薩科齊曾要求“每年必須驅逐25000名非法移民出境”。薩科齊曾這樣説“外國人也是人,他們來了後就要享有社會權利。如果我們讓所有人都進來……法國和歐盟的社會將會爆炸。我們不能讓所有人移民。”

  2008年在法國成為歐盟輪值主席國時,提出並&&通過了《歐洲移民與難民庇護公約》,整個歐洲都收緊大門,鐵拳揮向移民問題。2010年,薩科齊再次收緊銀民政策,在3個月內取締境內半數非法吉卜賽人居住地;將非法居留並觸犯法律的吉卜賽人在第一時間遣返;取消那些原籍外國、有嚴重犯罪記錄者的法國國籍。移民問題上的“實用主義”已經逐漸取代“人道主義”,法國移民政策也早已進入嚴冬。

  2011年4月,法國還正式實施了頗受爭議的新法律:禁止在公共場所戴把整個面部遮擋住的面紗,違者將被重罰。法國成了歐洲第一個正式實施這一法律的國家。政府不斷“向右轉”,“法國民間的多樣性”也未像薩科齊所説的,“必須在國家元首的身上得到體現”。

  近年來法國和整個歐洲都深陷經濟危機,失業率高企,因此經濟困難加劇不同群體對立,讓排外問題更加突出。而法國民眾的排外主義也根深蒂固,“移民搶走了本地人的飯碗”、“移民把社會治安搞壞”的簡單邏輯深入人心。如何讓心懷不滿的群眾轉移注意力,有個“出氣口”,如何從右翼候選人手中搶走部分選票,經驗告訴薩科齊,打移民牌、種族牌!這招總是屢試不爽,從來不缺乏市場。

  就在薩科齊為爭取連任打出民族主義牌,發誓要捍衛法國,並喊出“恐怖主義將無法分裂我們的國家”時,“一聲槍響”狠狠打了薩科齊一個嘴巴。它在挪威槍擊案之後,再一次給法國給歐洲敲響警鐘。除了恐怖主義之外,高漲的民族主義排外情緒,新納粹的傾向也變得越來越清晰,這值得政府反思。

  總部位於倫敦的反恐智囊機構亞太基金會國際安全部的負責人薩基建龔霍爾説, “我們現在所見的將是下一階段歐洲恐怖主義的形式。雖然這種恐怖主義與基地組織沒有聯絡,但挪威槍擊案開啟了危險的先例,此次襲擊也表明,像這樣的陰謀能獲得成功。”

  “我們已經見證的圖盧茲發生的槍擊案並不是法國獨一無二的範式,這種攻擊也可能在德國、英國或其他地方被複製,這才是真正需要關注的,尤其今年晚些時候奧運會將在倫敦舉行。”

  第三世界的人們嚮往幸福生活,千方百計地移民發達國家,而歐洲則扮演著“理想國”的角色。對於中東北非的貧民及難民來説,移民歐洲才是逃離苦難奔向天堂的唯一希望。但移民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卻嘗盡辛酸的悲劇滋味。

  這是一個現實而殘酷的世界。每一個“富人”都拼命捂住自己的口袋,推開乞討者的臟手;每一個“窮人”都在拼命擺脫現有的一切,追逐傳説中的完美世界。但權力是誘人的,現實是殘酷的,選票是難掙的。無力改變現狀,投機取巧投其所好是容易的,但問題是大選之後怎麼辦?讓極右的雪球越滾越大,槍擊慘案重復上演嗎?這不僅是薩科齊的難題,也是所有歐洲政客的難題。(李雪)

熱詞:

  • 法國
  • 槍擊案
  • 透視
  • 薩科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