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中國在慕尼黑重申和平發展決心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4日 22: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網慕尼黑2月4日電(記者 管克江)2月4日,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進入第二天。“美國、歐洲和亞洲崛起”的主題討論受到各方關注。面對與會各方對中國發展道路的疑慮,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重申,“不要低估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中國現在不會,將來更不會謀求地區勢力範圍,相反將為本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做出更大貢獻。

  亞洲是開放包容的亞洲

  張志軍和美國國會參議員麥凱恩、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陸克文、法國前外長巴尼耶共同參與了討論,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擔任主持。

  美歐如何應對崛起的亞洲?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主席伊申格爾會前説,全球戰略重心正越來越轉向亞太地區,歐洲必須審視自身對亞太的戰略,並且在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越來越多地包含來自亞洲的聲音。伊申格爾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更進一步明確表示,歐洲可以成為幫助亞洲實現穩定的政治夥伴。歐洲需要一項積極主動的亞洲政策,“以防止美國的亞洲政策過分專注于軍事威懾,而忘記了要將中國定義為未來政治和經濟上的夥伴。”

  張志軍首先發言。他指出,東西方的發展不是“零和關係”,亞洲崛起是國際力量更均衡發展的標誌。亞洲始終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地區。中國歡迎美國、歐洲和其他域外力量在亞太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域外國家應充分尊重亞洲人民的意願,順應亞洲的發展潮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穩定,是亞洲人民的共同心願。人為突出軍事安全議程,製造緊張氛圍,強化軍事存在和軍事同盟,有悖潮流也不得人心。

  張志軍強調,中國寓自身發展于亞洲整體發展之中,不追求一枝獨秀、一家獨大。中國不謀求勢力範圍,無意也無力建立一個排他性的地區秩序。中國將繼續堅定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在辦好13 億人事情的同時,承擔維護國際和平發展的應盡責任。這是中國的長期戰略,也是中國對全世界的莊嚴承諾。

  麥凱恩在發言中稱,美國雖然將外交和安全政策重心轉向亞洲,但不會放棄中東地區的關鍵作用,不會忽略同歐洲傳統的安全聯盟,另外美國在亞洲的存在不針對某一國家。但是美國希望在亞太事務中,特別是貿易方面發揮主導權;美國希望維持在亞太的有效軍事存在;最後,美國信奉“一系列價值觀的原則”,“阿拉伯之春”應當進入中國。

  中美在價值觀問題上交鋒

  在自由討論階段,由於麥凱恩的咄咄逼人,會場氣氛一度充滿火藥味。張志軍表示,有關各方不應高估中國的發展。中國當前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民生和推進城市化進程仍是一項長期任務。有關各方也不應低估中國和平發展的決心。中國歷史上曾深受壓迫,因此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本國內政,自己也不會去干涉其它國家的內政。

  張志軍就“阿拉伯之春”問題回應説,中國同西亞北非地區國家實行的政策不同,具體情況也不一樣。事實上,根據西方機構的一項民意調查,在民眾對政府滿意度方面,中國政府以超過70%的得票率高居第一。中國政府之所以受到民眾的擁護,理由很簡單,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迅速發展,其成就超過了歷史上任何階段。任何人只要看看這些變化,就知道所謂“中國出現阿拉伯之春”是幻想。

  張志軍話音未落,麥凱恩就趕緊擺手接過話頭。他一方面表白,不希望自己的發言被認為是在干涉他國內政,另一方繼續宣揚美國的價值觀,指責中國“人權問題”,要求中國走美國設定的“普世價值”道路。 對此,澳大利亞外長陸克文表示,他關注中國已有30多年時間了。將現在的中國同過去的中國對比,首先我們看到有4億人擺脫了貧困,中國也不向其它國家輸出蘇聯那套意識形態,中國民眾的個人自由充分得到尊重,在書店可以看到各種題材的書籍,這其實就是民主的體現。的確,中國的價值觀同我們主張的不同,這正是我們需要討論21世紀世界秩序的原因。“在看待中國人權問題上,我們需要後退一步,看看它的發展歷程什麼樣。”

  西方需要調整看待亞洲心態

  德國波恩大學教授兼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應汲取歷史的教訓,清醒認識自己真正的威脅在哪。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挑戰過美國的“核心利益”。他認為,大西洋兩岸尚未形成統一的對華政策,美國力圖延長它的超級大國地位與歐洲追求一個多級世界體系結構的訴求不對應。歐洲需要逐漸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形成自己獨立的對華政策,以優化歐洲的最大利益。辜學武表示,當前中國在亞太格局變動的背景下需要保持冷靜,堅持原有政策,同周邊國家建立更多信任關係。

  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發展和外交事務部主任本尼迪克特弗蘭克在會前發表的文章也指出,西方國家必須永遠記住:和平共處是中國外交政策的中心主題。中國不會謀求地區霸權,而且會全力反對第三國的干涉。特別是,誰也不應當付諸過時的冷戰思維。文章説,國際金融危機證實了全球力量關係的轉移,顯示了西方政治思維的局限性。“我們必須越來越多地考慮中國的經濟增長和軍事實力在國際政治中的重要性。”

熱詞:

  • 和平發展道路
  • 慕尼黑
  • 中國的發展
  • 發展經濟
  • 人權問題
  • 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