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約瑟夫奈:美國轉向亞洲目的不是遏制中國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8日 08: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12月7日文章】題:奧巴馬轉向太平洋(作者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約瑟夫奈)

  亞洲重返世界事務中心是21世紀重大的權力轉移。1750年,亞洲人口約佔世界的五分之三,産出也佔全球的五分之三。到 1900年,西方工業革命之後,亞洲在全球産出中所佔比例萎縮到五分之一。到2050年,亞洲將很有可能恢復到300年前的水平。

  但是,美國沒有盯住那個地區,反而將本世紀頭十年浪費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上面。現在,正如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最近在一次講話中所言,美國外交政策將 “轉”向東亞。

  奧巴馬總統決定在澳大利亞北部一個基地部署2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這是發生轉向的最初跡象。此外,11月份在夏威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推動了新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會談。這兩件事情都加強了奧巴馬向亞太地區發出的信息:美國打算繼續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轉向亞洲並不意味著世界其他地區不再重要:相反,以歐洲為例,其經濟規模和富裕程度都超出中國很多。但是,就像奧巴馬的國家安全顧問托馬斯多尼倫最近所言,近幾年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對恐怖主義的擔心、伊朗和朝鮮的核擴散威脅以及最近的阿拉伯之春對美國的外交政策造成了衝擊。奧巴馬11月份的亞洲之行旨在調整美國外交政策重點,使之與該地區長期的重要性相符。

  用多尼倫的話説,“通過將這個充滿活力的地區提升為我們的戰略重點,奧巴馬展現了不讓我們國家這艘巨輪因此起彼伏的危機而偏離航道的決心。

  奧巴馬政府還宣佈,不管國防預算辯論的結果如何, “我們都將確保維持我們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所需的能力”。

  奧巴馬 11月份的亞洲之行也向中國發出了一個信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很多中國人錯誤地認為美國正在走向沒落,覺得中國面對美國的盟友應該更加自信——尤其是在要求南中國海主權方面。奧巴馬上臺後的第一年裏,他的政府高度重視與中國的合作,但是中國似乎將美國的政策誤讀為軟弱的表現。

  2010年7月,希拉裏在河內舉行的東盟會議上談到了南中國海問題。這時,奧巴馬政府採取了較為強硬的路線。2011年1月份,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了華盛頓。雖然這次訪問是成功的,但是中國很多評論家抱怨説,美國試圖“遏制”中國並阻撓其和平崛起。

  中國對假想的美國的遏制政策的擔心再度加深,因為希拉裏堅持要求把中國與其鄰國的海洋爭端列入明年在馬尼拉舉行的東亞峰會的議程中。

  不過,美國的對華政策不同於冷戰時期對蘇聯集團的遏制。那時美國和蘇聯的貿易和社會交往很有限,而現在美國是中國最大的海外市場,曾經歡迎並推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且其大學每年都向12.5萬名中國學生敞開大門。如果美國當前的對華政策被當作冷戰式的遏制,這種熱情似乎很不尋常。

  1995年以來引導美國政策的五角大樓東亞戰略評估提出,通過貿易和交流項目,讓中國融入國際體系。儘管美國同時加強了與日本的聯盟,玩兩面手法,但這不構成遏制。做兩手準備表明謹慎,而非侵略。

  美國軍隊並不想用冷戰的方式“遏制”中國,但這可能有助於營造未來中國領導人作出自己選擇的環境。1995 年在美國國會作證時,對於當時有人希望採取遏制而非接觸的政策,我的回答是:“只有中國能夠遏制中國。”我現在仍然堅持這一説法。

  美國最不希望亞洲出現“第二次冷戰”。不管雙方的立場如何充滿競爭,中美在貿易、金融穩定、能源安全、氣候變化和流行性疾病等問題上的合作都將惠及兩國。該地區其他國家也將受益。奧巴馬政府轉向亞洲,表明承認該地區的巨大潛力,而不是吹響遏制(中國)的號角。

熱詞:

  • 遏制中國
  • 約瑟夫奈
  • 美國外交政策
  • 美國海軍陸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