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世界石油新版圖雛形初現 石油中心向西半球轉移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6日 22: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的能源軸線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文章】題:石油的世界新秩序(作者美國劍橋能源諮詢公司董事長丹尼爾耶金)

  五十多年來,世界石油版圖一直是以中東為中心的。不管其他地方發現或是開採了什麼新的能源資源,幾乎所有預測都説,美國註定會越來越依賴中東的石油供應。這一看似不可逆轉的現實不僅決定了美國的能源政策和經濟政策,還決定着地緣政治和整個全球經濟。

  但是如今,看似無法逆轉的趨勢正在逆轉。一張世界石油新版圖的雛形正在顯現,而它的中心並不在中東,而是在西半球。新的能源軸線北起加拿大的艾伯塔,向南穿過北達科他州和得克薩斯州南部地區,再經過法屬圭亞那沿海的一處新發現的大油田,最後到達在巴西附近發現的海上超大油田。

  這一轉變對世界石油的供應和政治來講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儘管多年以來有關能源依賴的辯論和講話不計其數,但這一轉變並不是作為某種宏偉藍圖或重大政策的一部分發生的,它幾乎是無意間發生的。這一轉變並非是計劃好的——它是一系列並不相干的計劃和技術突破的産物。這些計劃和突破合起來正在呈現明顯的半球走勢。

  自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和供應中斷以來,美國就一直在探討尋找一種“半球能源政策”。然而,準確地定義這樣一種政策從來就不是易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半球能源”設想依賴於兩個支柱。其中一個是委內瑞拉,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它就一真是一個可靠的能源出口國。另一個支柱是墨西哥,它趕上了石油大繁榮的好時候,這讓美國的這個南方鄰國從石油進日國轉變為主要的出口國。

  但是自從烏戈查韋斯在委內瑞拉執掌大權以來,該國的石油産量就下降了——自2000年以來下降了約25%。而政府收入的35%都依賴石油的墨西哥則正面臨産量下降的問題。如果不對其石油部門進行改革並且得不到國際投資的話,它就可能在這個十年的晚些時候變成石油進口國。

  三種新的趨勢

  新的半球設想是建立在直到近些年才發揮重要作用的資源的基礎上的。所有這些資源都是因技術突破和進步才成為可能的。它們是加拿大的“油砂”、巴西的 “鹽下油”以及美國的“緻密砂岩油”。

  幾乎只用了10年,加拿大的油砂就從一種邊緣資源轉變為一種重要資源。在過去的15年間,工程學方面的重大進步為這種油的大規模商業化生産提供了基礎。

  現如今,加拿大的油砂産油量達到每天150萬桶。到下一個十年開始的時候,加拿大的油砂産油量可能會翻番達到每天300萬桶。這一産量增加,外加其他石油産量,將使加拿大成為比伊朗還要大的産油國——成為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美國和中國的第五大産油國。

  儘管有關油砂對環境影響的爭論甚囂塵上,但它正被證明是能源安全的一個主要貢獻者。雖然很容易想當然地以為美國的大多數石油進口都來自中東,但迄今最大的一份——相當於總量的近1/4——實際上來自加拿大。加拿大向美國出口的石油多半是由油砂製成的,而這一份額將在今後若干年急劇增長。

  位於半球石油軸線另一端的是巴西。當巴西在上世紀70年代從蔗糖中提煉乙醇時,它抱定了巴西不産石油這一想法。而結果證明,巴西石油儲量相當豐富。該國僅自2000年以來新增的産油量就相當於全部乙醇産量的1.5倍以上。

  在上一個十年的中期,技術領域的新突破使巴西在其南部海岸發現並開採了數量驚人的石油資源。而在那以前,這些資源一直埋藏在一條一英里(約合1.6公里)厚的鹽帶下。

  對巴西而言,開採這些“鹽下油”資源是項巨大的技術、政治和後勤挑戰,並且必須投入鉅額資本。但是,如果開採以不錯的速度推進,巴西到2020年時就有可能日産500萬桶原油,大約相當於委內瑞拉現産量的兩倍,相當於沙特阿拉伯現産量的一半以上。那樣的話,巴西將取代委內瑞拉,成為拉美石油的源泉,並且可能成為美國進口石油的一個主要來源。

  第三個主要的供應新形勢就出現在美國:用頁巖氣技術從緻密岩石中提取石油。第一個案例在北達科他州。就在8年前,位於地面數英里以下的一個名為“巴肯”的岩層還只能每天生産少得可憐的1萬桶石油。如今,它已經日産近50萬桶石油。

  美國的其他地方也有了類似的成果,包括得克薩斯州南部和西部地區。總而言之,緻密砂岩油的産量增長很快。2000年時,美國的總産量還僅為每天20萬桶。而到2020年前後,産量可能會達到每天300萬桶——相當於美國日産原油總量的1/3。

  重繪能源前景

  這三種新趨勢加在一起,將從根本上改變全球的原油生産面貌。西半球將仍然需要世界其他地方的供應,但肯定遠遠少於僅僅幾年前所預測的不斷增加的需求量。

  中東和西非地區原本輸往西方的原油將轉而越來越多地輸往東方——輸往蓬勃發展的亞洲新興市場。那些市場將亟需額外的供應。中國目前的原油消費量相當於美國的一半,而它可能在本世紀20年代初期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所有這—切都預示着地緣政治的一個重要轉變,即亞洲經濟體將越來越依賴中東石油供應的穩定。它還引出了一個有關未來幾年的十分重要的問題:大國之間將怎樣分擔對波斯灣穩定所負有的責任呢?

  對美國而言,這些新的供應源以此前沒有想到的方式加強了能源安全。世界上只有一個石油市場,因此美國——和其他國家一樣——仍將受到市場混亂的影響,而對世界經濟來講,波斯灣石油資源的巨大儲量將繼續使該地區具有戰略重要性。但是,美國周邊的新資源將使我們的供應系統更有彈性。對西半球而言,這一轉變意味着,更多的石油將呈現南北流動,而不是東西流動。這都證明,技術創新正在重繪世界石油版圖並重新勾勒我們的能源前景。

熱詞:

  • 石油儲量
  • 新形勢
  • 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