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巴美關係短期內難以好轉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6日 08: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美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卡梅倫芒特12月5日在巴首都伊斯蘭堡證實,美軍已開始從巴基斯坦舍姆西空軍基地撤離。此前一天,美國總統奧巴馬致電巴總統扎爾達裏,對11月26日北約空襲巴軍事檢查站造成數十名巴士兵死傷事件“表示哀悼”,並稱美軍方將按照巴方要求,從舍姆西空軍基地撤離。舍姆西基地位於巴俾路支省,此前一直是美在阿巴地區無人機行動的基地之一,北約襲擊巴軍哨所事件發生後,巴政府當即要求美15天內從該基地撤離。

  美對巴政策自相矛盾

  白宮在4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稱,奧巴馬明確表示這一“令人遺憾”的事件並非是針對巴基斯坦的“蓄意襲擊”,同時重申美國進行全面調查的承諾。聲明説,美巴總統再度確認美巴雙邊關係對兩國安全的重要性,同意“保持密切接觸”。

  奧巴馬遲到的“哀悼”可謂來之不易。早在幾天前,美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就曾建議奧巴馬儘快出面道歉,以緩和巴民眾“極度強烈”的反美情緒,但白宮堅稱在正式調查報告出來之前,由國務卿克林頓與國防部長帕內塔表示“哀悼”已足夠。據巴媒體報道,巴官方尚未對奧巴馬的表態做出評價,但此前巴方希望美方就此事做正式公開道歉,這也預示著目前美巴雙方對峙的局面可能還將持續下去。

  一些美國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對巴政策存在一個根本矛盾:既希望看到一個與其價值觀一致的“民主國家”,又迫切需要一個能夠與其有效進行反恐合作的強力政權。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人口、軍力、核武能力及其“與極端武裝組織之間的聯絡”,使其對美國的利益仍至關重要,疏離巴基斯坦根本不應該成為政策選項。

  奧巴馬4日雖親自表達“哀悼”之情,但並未向巴方正式道歉,也未通過電視鏡頭向巴民眾表達哀悼。事件過去一個多星期後,奧巴馬不得已出面“哀悼”,既顯示出美巴關係陷入危機的嚴重程度,也暴露出美國政府對巴政策的內部分歧。美國國務院與國防部之間在對巴政策上的歧見與主導權之爭日益明顯:國防部強調軍事手段的有效性與必要性,認為美國外交官對巴政府的“嬌慣”干擾了反恐的核心目標;國務院則指出短期安全目標與長期外交戰略之間存在衝突,強調巴民眾的情緒是美國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當前美國大選將近,種種外交議題都不可避免地摻雜更多的國內政治考量,也因此限制了奧巴馬政府的某些政策選擇。有美國媒體人士聲稱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最反美的國家”,而奧巴馬拒不道歉,也正是因為擔心被共和黨對手指責為軟弱。有美國專家據此認為,美巴關係前景黯淡,奧巴馬政府對巴立場恐將更趨強硬。

  巴贏得維護自身權益主動權

  今年年初美國中情局特工戴維斯在巴境內殺人、5月美方在未向巴方提前透露任何信息的情況下,強行進入巴境內擊斃“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以及日常大量對巴境內的空中情報偵查等諸多事件背後,都有美情報部門的影子。巴政治分析人士阿西夫伊茲迪認為,中情局集重兵于巴基斯坦,一是為了獲取關於“基地”等恐怖組織的情報信息,二是為了探聽有關巴基斯坦核設施的信息。此次北約對巴哨所的襲擊客觀上削弱了美中情局在巴的影響力,為巴在反恐與國防安全上維護自身權益贏得了主動權。

  出自歐洲智庫的一項分析認為,巴基斯坦此次態度強硬,與美國和北約在阿富汗的戰略規劃有著密切關係。巴基斯坦不得不做好準備,應對美軍和北約2014年從阿富汗撤軍後,塔利班武裝可能捲土重來的局面。而襲擊事件恰好為巴基斯坦調整政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巴政府可以明確表達自己的反美態度。

  有巴政治分析家還認為,巴應通過這次機會與美確立書面的“接觸合作條款”,基於巴基斯坦對美反恐戰爭以及阿富汗問題的重要作用,巴基斯坦維護自身權益的要求理應得到尊重。在目前美與北約僅表示“遺憾”而拒不道歉的情況下,巴應堅持封堵北約補給線不放鬆,同時禁止美使用巴方領空。

  (本報伊斯蘭堡、華盛頓12月5日電)

熱詞:

  • 巴基斯坦
  • 美巴關係
  • 基地
  • 巴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