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敘利亞百名軍警逃往約旦 西方國家暫不動武(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9日 03: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1月27日,一名男子帶著孩子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參加遊行示威,抗議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對敘實施制裁的決定。

  據新華社電 約旦外交大臣納賽爾朱達27日承認,約旦已經向100名脫離敘利亞軍方和警方的人員提供避難。這是約旦首次公開承認這一舉動。

  朱達告訴美聯社記者,敘利亞一些地區3月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以來,這些避難者分批進入約旦。

  美聯社説,朱達提及這些避難人員時,稱他們為“應徵入伍者”,而非軍官。

  今年9月,媒體援引部分官員的話報道,約旦已經向大約60名敘利亞原軍方和警方官員提供避難,避難者軍銜涵蓋下士到上校。

  另外,一部分避難者還入境土耳其。

  27日,在敘利亞中部霍姆斯市,衝突仍在繼續並造成人員死傷。

  卡塔爾和巴林當天警告公民,避免前往敘利亞旅行,呼籲現在敘利亞的兩國人員離境。兩天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發佈類似旅行警告。

  新聞背景

  敘利亞是自給自足的農業國

  分析人士認為,阿盟的最新經濟制裁肯定會對敘利亞帶來負面影響,但這種影響是有限的。敘利亞是個相對保守的農業國,人民生活必需的農産品等基本物資可以實現自給自足。此前美國和歐盟就對敘實施了經濟制裁,雖然制裁沉重打擊了這個國家的旅遊業和石油出口,使其外匯收入銳減,但對該國民眾的基本生活並未造成太大影響。此次阿盟制裁的影響會比美歐制裁大一些,因為敘利亞經濟對阿拉伯國家的依賴較為嚴重。

  新聞分析

  西方國家暫不會對敘動武

  從政治打壓、外交孤立,到如今的經濟制裁,阿盟和西方國家對巴沙爾政權步步緊逼,敘局勢正在變得愈加錯綜複雜,並面臨進一步“國際化”的風險。

  阿盟部長級委員會已明確表示,一旦經濟制裁敘利亞仍達不到理想效果,將向聯合國安理會尋求支持。這意味著“利比亞模式”有可能重演。

  敘政治評論家賈布爾説,目前在阿拉伯框架內解決敘利亞危機依然優於西方的軍事干涉,因此是首選方案,有關各方應避免阿盟的努力付之東流。

  分析人士認為,西方國家暫不會對敘動武。從敘內部情況看,敘反對派力量尚弱,而巴沙爾掌握著對軍隊的控制權,執政黨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內部核心也依然堅定擁護他,反對派和政府之間力量對比懸殊;從敘外部情況看,國際社會對如何解決敘當前危機也看法不一,外部勢力難以獲得授權對敘動武。

  新華社記者 李震

  時局觀察

  伊朗作壁上觀 擔心站錯隊?

  敘利亞局勢動蕩,巴沙爾阿薩德政府備受壓力。在敘利亞一側,敘利亞“傳統盟友”伊朗的態度,讓外界關注。一些分析師判斷,至少到目前為止,伊朗不急於作出選擇,仍作壁上觀。

  不站邊

  路透社27日一篇分析文章點明,伊朗和敘利亞同為什葉派掌權,在反對以色列等地區問題上,伊朗與敘利亞“關係密切”。如果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倒臺,伊朗或將在中東失去“最親密盟友”。

  於是,在過去數月,伊朗在外交層面表明堅定立場,反對外部插手敘利亞內部事務,反對軍事干涉敘利亞內政。

  但在一些分析師看來,外交言辭以外,伊朗並沒有真正“力挺盟友”,並沒有站入巴沙爾的陣營中。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伊朗官員承認:“伊朗採取觀望政策……我們需要耐心,因為局勢非常不明朗,非常敏感。”

  這名官員説,雖然在對抗以色列立場上巴沙爾政府與伊朗利益相通,但在敘利亞局勢上,伊朗現在“選邊站”不明智。“我們不希望被盟友看做叛徒……但像其他國家一樣,伊朗需優先確保國家利益。”

  伊朗政治分析師哈米德法拉瓦什認為:“伊朗擔心站錯隊……這段時期十分敏感,任何失誤都可能引發負面效應。”

  留餘地

  一些人認為,“多手打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路透社分析,伊朗如選擇繼續支持巴沙爾政府,可打出“地區牌”,例如拉攏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聯合打擊以色列和美國利益,從而進一步攔阻外界介入敘利亞事務。

  駐德黑蘭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交人士説:“後臺可能發生各種情形,伊朗會與黎巴嫩真主黨或其他什葉派武裝走得更近,以保持地區影響力。”

  另有分析師認為,伊朗不排除與敘利亞反對派合作的選項,如今“不站邊”就是為了留出餘地,以便今後接觸新對象。

  路透社甚至援引“謠言”報道,伊朗私下已經開始接觸敘利亞反對派人物。

  當然,分析人士承認,就交往難度而言,伊朗更“偏好”巴沙爾掌權。分析師法拉瓦什説:“只要巴沙爾繼續掌權,哪怕巴沙爾政權對伊朗的盟友作用被削弱……(對於伊朗而言,)一個什葉派弱盟友總比遜尼派掌權要好。”

  等時機

  在敘利亞局勢演變過程中,敘利亞“昔日盟友”土耳其的態度驟然趨硬讓伊朗“更加謹慎”。媒體注意到,土耳其立場轉硬後,伊朗隨後表態希望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達成諒解,甚至一度傳出“譴責暴力”之類的言辭。

  最近一個多月,土耳其方面在敘利亞問題上“不斷示硬”。從一開始作為阿拉伯國家聯盟的代表赴大馬士革遊説敘利亞,到直接嚴詞譴責敘利亞政府暴力鎮壓示威者,敘土關係見證了一段迅速降溫的歷史。

  路透社分析文章説,土耳其和伊朗都期望在新中東秩序建立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影響力,只不過前者是世俗的阿拉伯國家,後者奉行政教合一。兩者都想借地區問題發揮更大作用。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交人士説:“伊朗擅長于精明地利用地區衝突,例如巴以爭端,為自己謀求利益。”

熱詞:

  • 敘利亞
  • 伊朗
  • 約旦
  • 觀望政策
  • 軍警
  • 盟友
  • 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