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強人下課,中東前路迷霧不散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4日 09: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徐劍梅)也門總統薩利赫在幾度拒絕和數月拖延之後,23日簽署交權協議。雖然很多人松了口氣,但也很少有人對也門前景感到樂觀。普遍看法是,這個阿拉伯半島南端世界最窮國家之一,在亂局中存在著“越來越滑向貧窮、腐敗、戰亂以及滋長恐怖主義”的風險。

  薩利赫是中東動蕩大潮中,繼突尼斯總統本阿裏、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之後下臺的第四位強人。他們當中,本阿裏在洶湧民意中最早“崩潰”,乘夜出逃、流亡國外。穆巴拉克在軍方干預下和平交權,束手就“審”。至於抵抗到生命最後時刻的卡扎菲,眾所週知,他的終結者除了利比亞的民意,還有北約持續7個月的轟炸。數萬利比亞人死於這場幾度拉鋸的激烈戰爭。

  而慣於“在蛇頭上跳舞”的薩利赫,在民眾抗議聲、部族武裝與倒戈軍隊的槍炮聲以及地區和國際壓力下,出人意料地長時間“彎而不折”,從簽署協議本身看,可做到和平交權、全身而退。但他領導33年的國家,局勢已從內亂向內戰演變。也門此次亂局的直接原因,本來是圍繞薩利赫交權的角力,但到薩利赫交權時,亂似乎已成也門的一股巨大慣性。如今,交權協議雖簽,但從也門動蕩過程看,當事方仍可能有變,局勢發展也還存在著變數。

  這些強人的下課,很大程度上源自他們本身的原因,當事國人民的選擇理應受到尊重。幾十年前,他們在上臺之初,也曾胸懷國家強盛願景,獲得人民支持。但是,長年執政導致他們麻木懈怠,失去對民眾心聲的感知,落後於時代發展大潮,所取得的成就也為歲月所稀釋。從民眾經濟訴求、社會矛盾到時代環境,這一切都在發生深刻變化,但這些強人依舊疏忽經濟、懈怠民生,甚至獨攬大權、縱容貪腐,既埋下國家動蕩的種子,也註定下課的命運。

  然而,強人下課,恐怕僅是中東未來動蕩與變革相交織的開端。近期突尼斯數百宗教極端組織成員襲擊電視臺,埃及上千抗議者與軍警的血腥衝突,利比亞重建進程的百廢待興與激烈博弈,均為最新例證。

  實際上,這些強人下課無一遵循正常下臺途徑,身後遺留下大片政治、經濟和安全真空。與此同時,長期積累的社會矛盾驟然釋放,猶如潘多拉盒子,打開容易關上難。經濟民生的種種難題,正急需強大的政治動能來凝聚社會共識,協調各方力量,推動國家重入正軌,但目前最稀缺的還是具有凝聚力量的政治資源,宗教、世俗、部落、外部力量相互博弈,甚至逐利,社會難以安定,經濟無從著力。

  人們看到,在諸強人下課過程中,外部力量干預起到重要作用。沒有美國唱衰“老朋友”,穆巴拉克不會倒得那麼快;沒有北約轟炸,卡扎菲未必很快重復薩達姆的命運;在也門,出於反恐等方面顧慮,美國施壓力度可謂經過精準計算,這是薩利赫這麼能“挺”的重要原因。

  中東動蕩的實質不是簡單的政權更迭。強人下課反映了當事國的民意,但是,人民要求的不僅是改朝換代,而是制度轉型帶來生活的真正變化。從政治到經濟和民生機制,阿拉伯世界要求全面的變革。但新的制度是什麼,變革途徑又是什麼?對此還缺乏清晰共識。中東國家的未來轉型,恐怕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才能看清路徑和輪廓。

  強人下課、中東經歷動蕩後,相對弱勢的政府要掌控局面即非易事,使國家回歸穩定發展正軌勢必費時更久。不僅如此,培育新的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民眾適應新制度也同樣需要時間。現實中,已經歷動蕩的民眾往往更加缺乏耐性,一系列問題構成新的矛盾,動蕩風險進一步加大。

  強人下課,動蕩可能持續。但無論如何,新瓶不會再裝舊酒,變革正在發生。世界希望經歷動蕩的中東國家人民,在和過去道一聲漫長再見後,能早日走向穩定和發展的未來。

熱詞:

  • 下課
  • 強人
  • 中東國家
  • 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