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南非班德世界氣候變化大會恐難達成實質性協議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3日 15: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 任麗穎 王建華)中國的一些分析人士23日對新華社記者表示,被全球寄予厚望的南非班德世界氣候變化大會恐難打破僵局而達成實質性協議。

  熟悉談判進程的這些專家認為,由於仍然存在嚴重分歧,預料與會各締約方更多的只是繼續在政治層面上表達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高度關注,達成具體協議安排的可能性很小。

  為期12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將於下週二開始在南非東部海濱城市德班舉行,與會各方將繼續討論全球氣候變化及應對措施等一系列關乎人類未來發展的重大問題。

  班德會議的焦點將集中在《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于2012年到期後,其第二承諾期的溫室氣體減排安排問題,換句話説,也就是《京都議定書》的延續問題。一些徵兆顯示班德會議的談判前景依然暗淡。

  作為長期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第一大國,美國已經單方面退出了京都議定書。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等也表態拒絕任何形式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法律文本。

  1997年12月簽訂的《京都議定書》規定,在2008年至2012年間,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總體減少5.2%。

  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到2010年的坎昆會議,《京都議定書》的實質內容已經被改變。在氣候談判過程中,一些主要發達國家一方面反對《京都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另一方面,又要求發展中國家做出相應的約束性減排承諾。

  中國社科院氣候變化問題專家潘家華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歧巨大,發展中國家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而發達國家要求的則是“共同的責任”。

  “發展中國家無法接受發達國家的要求。”他説。

  自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氣候正經歷一次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目前全球變暖的趨勢還在加劇。當前地球上人類活動增加的溫室氣體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排放的。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最新報告,去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增加,創下歷史新高,而發達國家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遠高於發展中國家。

  2020年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面臨很大壓力。按照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商定要求,發達國家2020年的排放量必須比1990年下降40%。

  潘家華認為,該目標幾乎不可能實現,即使打一些折扣也不可能實現。

  儘管2009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有所下降,但距上一次排放量出現下降已逾十年。去年的全球碳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約25%。

  世界經濟的持續低迷以及可能的衰退長期化,亦使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減排意識有所趨淡,而且為了各自的經濟利益,政治博弈會更加激烈,立場會更加強硬。

  中共中央編譯局氣候問題專家曹榮湘表示,儘管全球的減排控溫行動遭遇了挫折和障礙,但中國的自主減排決心是堅定不移的,實現既定減排目標的可能性相當大。

  中國政府2009年11月26日自主宣佈了溫室氣體減排的約束性量化目標,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另外,中國政府決定,今後五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減少17%。

  中國的分析人士預料,儘管班德會議很難達成實質性協議,但可能會形成一個類似2001年《海牙議定書》那樣的政治決定。它無須各締約方的議會批准,使得《京都議定書》到期後,還存在一個政治上延續的可能。

  潘家華認為,《京都議定書》到期後的真空期很可能持續到2015年,因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將在2014年完成,氣候變化的標準會隨之強化出臺,並將促使各締約方達成協定。

  “預料在2015年,各締約方會達成一個新的具有約束力的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和控溫協議,批准生效時間則大約在2020年以後。”他説。

熱詞:

  • 京都議定書
  • 班德
  • 世界經濟
  • 坎昆會議
  • 國際能源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