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利比亞宣佈內戰結束 或面臨“不確定的新時代”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4日 04: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北京10月23日電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當地時間10月23日下午,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在班加西宣佈,持續8個月的內戰已經結束,利比亞全境得到解放。

  “過渡委”承諾一年內大選

  “過渡委”執行局主席賈布裏勒22日在約旦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時表示,他將很快辭職並把領導權移交給將在1個月內組成的臨時政府。利比亞將在8個月內舉行國民議會選舉,新組建的國民議會負責起草憲法草案並交全民公決。利比亞將在一年內舉行大選,屆時臨時政府將向民選政府移交權力。

  據悉,歐盟在的黎波裏設立的辦公室即將升格為歐盟駐利比亞代表團。在利比亞的重建過程中,歐盟將在利比亞的邊界管理、公民社會建設、加強婦女權利和媒體作用等方面起主要作用。此外,歐盟將逐漸解除針對利比亞經濟實體的制裁,並與利比亞新政府重啟簽署雙邊關係框架協議的談判。

  美國許多共和黨議員近日紛紛向政府施加壓力,要求政府“打開錢包”,向利比亞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這些議員認為,儘管美國目前失業率高企,財政緊張,但利比亞作為一個能源輸出國,美國的資金投入一定會得到高額回報。

  據了解,美國官方已著手為美國企業重返利比亞做準備。美國財政部9月解除了部分對利比亞的制裁,以便利美國企業及個人與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及其他企業的合作。

  無法回避的幾大課題

  有分析認為,利比亞人民建設新國家的進程不會一帆風順,利比亞面臨“不確定的新時代”。

  中東媒體指出,伊拉克在薩達姆政權倒臺之初也曾保持了幾個月的平靜,但其後卻陷入了嚴重的教派衝突和恐怖襲擊中。利比亞的情況雖與伊拉克有區別,但消除地域和部落矛盾、防止極端勢力乘虛而入、儘快恢復經濟、平穩推進權力過渡等都是新利比亞面臨的巨大考驗。

  首先,如何整合“過渡委”武裝並維護社會穩定是一大難題。所謂的“過渡委”武裝其實就是各個城鎮的民眾揭竿而起後的民兵組織。在卡扎菲倒臺後,他們是否願意放下武器接受整編是一大問題。此外,在長達8個月的內戰中,許多武器散落民間,使得在利比亞幾乎人手一槍,成為危害社會治安的一大隱患。

  其次,如何妥善解決部落和地域矛盾考驗未來政府。早在內戰結束前,一些地區就要求根據在內戰中自身貢獻大小來重新分配國家資源,尤其是班加西和米蘇拉塔。班加西是反對派的大本營,而米蘇拉塔的民兵則是解放的黎波裏和蘇爾特的主力軍,兩者都要求加大自身在新政府中的分量。此外,卡扎菲過去對其家鄉蘇爾特和祖籍地薩卜哈關愛有加,將來這兩地居民是否會遭遇報復也是一個問題。

  第三,重建經濟也是一大課題。賈布裏勒指出,利比亞已消耗了62%的石油儲備,因此必須開發其它經濟來源,以取代日益減少的石油收入。

  此外,卡扎菲生前具有強烈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他拒絕建立各級政府機構,而是以各級人民委員會來代替政府職能,導致利比亞在政治機制化和法治化的建設上嚴重不足。利比亞人民要在這樣的境況下建立起民主、自由、法治的新國家必定會面臨重重困難。

  卡扎菲之死帶走了很多秘密

  卡扎菲及其兒子穆塔西姆的屍體目前仍被放置在米蘇拉塔市一家商場的冷藏室。卡扎菲的家人及所屬部落要求“過渡委”將其屍體移交給該部落。但是“過渡委”內部就如何處理該問題仍未達成一致。據報道,比較有可能的做法是將卡扎菲埋葬在一處秘密地點,避免日後其支持者前往悼念。

  賈布裏勒22日在接受採訪時説,在個人層面,他希望卡扎菲還活著,並站在法庭上接受人民的審判。但黎巴嫩《每日星報》的分析文章認為,卡扎菲之死避免了其站在法庭上“慷慨陳詞”,因為這等於在利比亞人民的舊傷口上撒鹽並影響新政府施政。

  中東輿論普遍認為,卡扎菲之死帶走了很多秘密,這對於利比亞人民在新起點上建立民主國家未嘗不是件好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論説,近幾年來,卡扎菲和西方過從甚密: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的石油公司都從利比亞的石油開採中獲利匪淺,卡扎菲與西方國家在反恐上也保持著合作,卡扎菲之死使得他與西方的交易細節被永遠帶走了。

  埃及未來研究中心主任薩迪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卡扎菲的下場並不出乎人們的意料,他能堅持這麼長時間卻出乎西方國家的意料。阿拉伯國家的亂局現在仍看不到盡頭,可能還會持續很久。薩迪克認為,由於遭受此輪衝擊波的沉重打擊,未來一段時間阿拉伯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將進一步降低。

  (本報記者 黃培昭 張夢旭 馬小寧 孫天仁)

  點評

  利比亞人民在經歷了一場殘酷的戰爭之後,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期盼能儘早享受到這場戰爭勝利的成果穩定的社會與生活。一位利比亞人説得好,“我們並不希望打仗,只是想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些,穩定一些。”這是利比亞人民的心聲,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期望。

  利比亞的政治翻開了新的一頁。無論這一頁被描繪成什麼顏色,比喻為何種植物,只有穩定才是原色,才是根之所繫。

  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打垮了卡扎菲,但這個委員會是由一些派別聯合組成的,在推翻卡扎菲的戰爭中,他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現在,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他們能不能為穩定與秩序而團結在一起,這是一個問題。

  拿起槍來打一仗比安下心來搞建設更容易。而分享戰爭勝利的成果,構建國家穩定和秩序的基礎,確定國家發展的方向,歷來都不是容易之事。它牽扯到各派對發展路徑選擇、利益分配以及政治制度設計的不同,在這個過程中,原有的一些矛盾分歧可能會更突出地暴露出來。

  目前,利比亞各派最需要做的是,先把國家的基本秩序建立起來,讓社會儘快穩定下來,管理好散落民間的武器,儘快恢復包括石油開採在內的國家經濟建設。這符合利比亞所有普通百姓的利益,也理應符合各派的共同利益。

  社會要穩定,首先要內部協調一致,各派應儘早實現政治妥協和包容。包容不僅有助於減少國內各派別之間的分歧矛盾,推動大家攜起手來共同解決最緊要的發展問題,同樣也有助於未來的新政府在國際社會贏得信任和更廣泛的支持。

  一些西方媒體和學者傾向於將西亞北非發生的一連串變局,形容為追求民主的勝利。他們向來喜歡用這種貼標簽的方式來按意識形態分門別類。事實上,無論這一地區的國家已經和將會作出怎樣的選擇,最後衡量這些變局是否勝利只有一個標準,即老百姓能不能過上穩定的生活。

  (丁 剛)

責任編輯:劉禛

熱詞:

  • 新政府
  • 卡扎菲
  • 內戰
  • 雙邊關係
  • 機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