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諾貝爾醫學獎首次頒給逝者 加拿大獲獎者4日前逝世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4日 03: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a2a49b098914bd7d50a09a1aa01f2e5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博伊特勒

  1957年出生,現任美國斯克裏普斯研究所基因學和免疫學教授。他與免疫系統相關的研究,以實驗鼠為對象。他説在獲悉得獎時感覺“非常好”,非常高興與霍夫曼和斯坦曼分享該榮譽。他説:“我認為他們獲獎實至名歸。”

霍夫曼

  1941年出生於盧森堡,現在法國斯特拉斯堡主持一家實驗室,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還曾擔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的主席。他當初的研究,以果蠅為對象。

斯坦曼

  1943年出生,為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免疫學教授,同時主持免疫學和免疫疾病中心。他出生在蒙特利爾,曾先後在美加多所頂級大學深造,包括大名鼎鼎的哈佛醫學院。他的獲獎研究,涉及細胞類型。他于上月30日逝世。

  美國人布魯斯博伊特勒、法國人朱爾斯霍夫曼和加拿大人拉爾夫斯坦曼以免疫系統研究贏得2011年度諾貝爾醫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審委員會3日認定,本年度3名獲獎者“發現免疫系統激活的關鍵原理,革命性地改變我們大家對免疫系統的理解”。但遺憾的是,斯坦曼9月30日剛剛去世。

  諾獎結果

  發現人體“兩道防線”的秘密

  三人分享獎金

  諾獎委員會發表書面聲明稱,3位獲獎者“通過對免疫激活關鍵原理的發現,徹底改變對免疫系統的理解”。

  人體的“健康防禦系統”共有兩道防線,首先是先天性免疫,又叫自然免疫。先天性免疫反應會在人體被病毒、細菌、寄生蟲感染後迅速啟動,主要作用是在“入侵者”進入人體時作出第一反應,通過發炎等手段消滅入侵微生物,防止它們做出進一步的侵害。

  一旦這道防線被攻破,人體防禦系統的第二道防線立即“進入戰鬥狀態”,這就是適應性免疫,又叫獲得性免疫。這道防線會“集中火力”消滅已被感染的細胞,消除它們對人體健康的威脅。

  雖然人體免疫系統的構造在20世紀已經被逐步揭示,比如抗體的結構、T細胞識別外來雜質的原理等。然而,先天性免疫是如何激活的,它與獲得性免疫之間的“互動”又是如何調節的,這些卻一直是未解之謎。

  博伊特勒和霍夫曼發現,人體許多細胞中都有一種重要蛋白質,這就是“toll樣受體(TLR)”。這種蛋白質可識別不同病原體,並在細菌入侵時快速激活先天免疫反應,從而啟動第一道防線。

  斯坦曼則發現了免疫系統的樹突細胞,這些細胞有著激活並調節適應性免疫系統的本領。它們會激發T淋巴細胞,從而啟動適應性免疫系統,引起一系列反應,如製造出抗體和“殺手”細胞等“武器”,殺死被感染的細胞以及“入侵者”。

  三名科學家沒有在一起共事,而依相關論文發表先後,斯坦曼最先,1973年;霍夫曼其次,1996年;博伊特勒最後,1998年。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説,這三位科學家的研究揭示了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的啟動原理,從而為研究疾病傳染的機制提供了新視角,併為傳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開闢了新的道路。

  三人獎金不一樣

  儘管3人分享榮譽,但3人所獲獎金不相同。當地時間3日11時30分(北京時間17時30分),評審委員會在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宣佈,博伊特勒和霍夫曼獲二分之一獎金,而斯坦曼獲另外二分之一獎金。

  獎金總計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6萬美元)。

  3人所為構成“合力”,對開發新型疫苗以及增強疫苗作用至關重要,不僅針對傳染病,而且針對癌症。傳統意義上,疫苗的作用,在於預防。

  而以3人所獲研究成果為基礎,新型疫苗著眼於以新穎手段治療癌症,獲稱“治療性疫苗”,旨在調動人體免疫系統對腫瘤發起“攻擊”。

  另外,他們的成果有助於治療一些炎症類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

  諾獎遺憾

  斯坦曼4天前去世

  所在大學也剛得知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審委員會3日確認,2011年度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之一拉爾夫斯坦曼9月30日因胰腺癌去世,終年68歲。

  確認離世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審委員會官員安娜杜曼斯基説:“我確認,斯坦曼已經去世。”

  斯坦曼執教的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在一份聲明中説,斯坦曼4年前確診罹患胰腺癌,9月30日去世。他接受免疫療法治療,涉及“樹突細胞”,生命得以延續。而這種療法,正是以他自己的研究成果為依據。評審委員會認定,斯坦曼所作貢獻,是發現免疫系統中“樹突細胞”及其在適應性免疫反應、即以自身調控方式適應並清除體內微生物過程中的作用。

  斯坦曼1943年在加拿大城市蒙特利爾出生,生前在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任免疫學教授,同時主持免疫學和免疫疾病中心。

  洛克菲勒大學校長馬克泰西耶拉維涅説,諾貝爾基金會認可拉爾夫斯坦曼在免疫反應領域的研究成果,讓洛克菲勒大學欣慰。“不過,這是悲喜交加的消息。鋻於我們今天上午從拉爾夫家人那裏獲知,經歷與癌症長期搏鬥,他幾天前離世。”

  斯坦曼的女兒亞歷克西斯説:“父親獲得諾貝爾獎認可,我們感動不已。他把一生獻給工作和家人,將獲得真正的尊重。”她説父親臨終時不知道自己即將獲得諾獎。

  情況特殊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審委員會3日説,宣佈本年度諾獎獲獎者名單時,不知道斯坦曼已經去世。評審委員會主席戈蘭漢松説,根據規定,諾貝爾獎不授予已經離世的科學家。不過,委員會剛獲知斯坦曼去世的消息,不打算提名新的獲獎者。

  依照規定,諾獎得主如果在評審委員會宣佈獲獎名單之後去世,獎項有效;在宣佈名單之前去世,尚沒有先例。漢松接受瑞典通訊社採訪時説,評審委員會面臨“特殊情形”,因為斯坦曼在評審委員會“作出決定前數小時內離世”。“我們剛得到消息。現在能做的,是為他不能感受這份喜悅而遺憾。” 新華社 中新

  專家解讀

  獲獎者膽子非常大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表示,這個結果是眾望所歸,一點兒都不奇怪,應該是在今年最有希望能獲獎的前三個項目之中。王曉東與這三位科學家當中來自美國的博伊特勒共事過,他説這位科學家當時曾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博伊特勒的膽子非常大,當時為了研究這個項目,把實驗室其他項目全部停掉,這個項目非常有風險,但他看中了這個課題就全力以赴地做這個課題。非常執著,有冒險精神。

  王曉東認為,三位科學家獲獎的項目解釋了在免疫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説這些細菌、病毒如果是感染了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是怎麼樣在第一時間能夠把它們識別。它的部分概念已經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諾獎原則

  諾貝爾獎曾經兩次頒發給已經去世的人。1931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瑞典詩人埃裏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他是于當年4月8日去世。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達格哈馬舍爾1961年9月18日在剛果因飛機失事殉難,當年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74年,諾貝爾委員會決定,諾獎不再頒發給已經去世的人,除非獲獎者在頒獎決定發佈後去世。

  斯坦曼顯然死於本屆諾貝爾醫學獎結果發佈之前,如果諾貝爾委員會在公佈獲獎名單之前獲知他的死亡,斯坦曼肯定無緣諾貝爾獎。但不知道為什麼,斯坦曼的死訊竟然連他供職的洛克菲勒大學也不知道。宋世鋒

  其他各項揭曉時間

  (北京時間)

  依照傳統,諾貝爾系列獎項中,生理學或醫學獎率先發佈,隨後將是物理學獎、化學獎以及其他非科學類獎項。

  ●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4日17時45分

  ●化學獎:

  北京時間5日17時45分

  ●和平獎:

  北京時間7日17時

  ●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10日19時

  ●文學獎:尚未確定

  諾獎中國

  屠呦呦獲臨床拉斯克獎

  結緣諾獎比例低

  上月下旬,美國拉斯克獎將臨床醫學獎授予了青蒿素的發現者、中國藥理學家屠呦呦,引發了人們對於屠呦呦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諸多猜測。

  不過,湯森路透不久前公佈的年度“引文桂冠獎”並沒有將屠呦呦名列在內。自2002年起,共有21位引文桂冠獎得主贏得諾貝爾獎。

  另外,1998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斐裏德穆拉德表示,屠呦呦獲得的是臨床醫學獎。從過去的情況來看,獲得拉斯克獎基礎醫學獎的人,近50%的人獲得了諾貝爾獎,而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一般與諾貝爾獎無緣。

  諾獎花絮

  獲得諾貝爾獎

  還能延年益壽

  根據數份研究顯示,權威的諾貝爾科學獎的價值要遠遠高於146萬美元獎金,它可以使該獎得主所屬的公司和機構增值2400萬美元,甚至使得獎人的壽命增加2年。

  根據科學期刊在5月公佈的研究顯示,對一個試圖上市的新興生物科技公司而言,沒有什麼比公司裏有一個諾貝爾獲獎者更能加分。佐治亞州立大學的史蒂芬説:“在這種起步階段,他們沒有太多專利或臨床實驗等實際資産,(公司相關人士)獲頒諾貝爾獎能讓他們募資多達2400萬美元。”

  更有趣的是,另一份研究顯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和化學獎的人能比沒獲獎的同事多活一到兩年。研究者説:“我們不認為金錢是(讓他們活得更久的)原因。我們認為是榮譽感,改變了人的心靈。”

責任編輯:李丹

熱詞:

  • 諾獎
  • 斯坦曼
  • 拉斯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