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環球視線]雙方酣戰蘇爾特 美媒體“吃醋”(20110916)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6日 23: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9120ed5468f441b5da7c0f8623ac5d18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主持人 水均益:

    昨天,英國首相卡梅倫和法國總統薩科齊是突訪利比亞。

    訪問期間,卡梅倫和薩科齊都表示,將繼續來這個大力支持利比亞的過渡委員會。

    就在同一天,利比亞的過渡委員會的部隊向位於首都的黎波裏以東的450公里的卡扎菲老家蘇爾特發起了進攻,但是遭到了守城的卡扎菲殘余勢力的這種抵抗。據説他們已經一部分一度進入到了蘇爾特的城中心。

    有關這個話題,我們接著來請兩位給我們分析一下。宋先生,從現在的局勢來看,當然還有點殘余的抵抗,蘇爾特算一個,然後拜尼沃裏德等等這幾塊。據説現在過渡委員會的部隊是三面,東面、南面還有海上,現在類似于也像的黎波裏一種打法嗎?

正在評論:“過渡委”三路攻入蘇 雙方激戰

宋曉軍 特約評論員:

    現在就是應該來説比的黎波裏要慘重一點,今天就是幾個小時前CN的記者在現場報道,説反對派被打死了,過渡委被打死了11個人,打傷了34個,俘虜了卡扎菲的,這是他軍官跟美國記者説的,俘虜了40個卡扎菲部隊的人,卡扎菲對於蘇爾特他有一個定義,就是他最後一次講話他呼籲北約不要打這兒。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就是説蘇爾特這些人,應該來説是卡扎菲上來以後受益的,他們得到的利益是誰的呢?是原來伊德里斯王朝裏邊的毛拉,因為我們知道70年代的時候,卡扎菲説,《古蘭經》人人都能解釋,就等於把毛拉這些地主給打了,把利益給他們了。

水均益:

    對。

宋曉軍:

    蘇爾特這些人是怕伊斯蘭這些色彩的人進去屠殺,所以卡扎菲最後一次講話警告北約,説你如果讓人進蘇爾特,由於原來這不是你把我家東西搶走,而且你又違反伊斯蘭教什麼的,這些人一旦進去,違反人權,就遭報復。

水均益:

    而且他不是也呼籲聯合國要保護他的老家蘇爾特。

宋曉軍:

    所以説他是給蘇爾特也好、塞卜哈也好,留了兩塊熱豆腐。

水均益:

    留了兩塊熱豆腐,怎麼解釋?

專家觀點:卡扎菲留下兩塊“熱豆腐”

宋曉軍:

    就是塞卜哈也是一個,塞卜哈大量的是什麼人呢?是來自馬裏和尼日爾的圖阿雷格,圖阿雷格人是當地的一個少數民族。

水均益:

    就是您的意思由於宗教,由於種性,由於這個種族的問題,這兩塊是很難的。

宋曉軍:

    就是説它這兩塊不是説簡單的它的官僚和軍隊。

水均益:

    我們今天收到了法新社的一個畫面,從這個畫面上能看得出來戰鬥的激烈或者説慘烈的程度,但是也能看到好像似乎雙方也還在試探性的,我們不妨來看一段這個畫面,這是法新社這兩天在蘇爾特周圍拍到的,大概距離蘇爾特還有一段距離,不到100公里的幾個小鎮,它們進行圍攻,號稱是三個方向,從這個畫面裏面可以看到。車上的人打得挺歡,但是邊上的人好像還不是緊張的投入到戰鬥的這樣一種狀態,我們來聽聽。

    可以注意這個畫面,這個畫面這幾面旗子還都是卡扎菲時期的綠色旗子,説明這個小鎮還是在卡扎菲支持者的控制之下。他們現在圍攻的這個鎮子,這個畫面裏面叫瓦地貝(音)。據説,打到城裏邊有了一些巷戰。

宋曉軍:

    對,從西邊進去還差點佔了機場。

水均益:

    差點佔了機場,戰鬥據説還是很激烈,但是從這種畫面上來看,似乎對蘇爾特已經形成了一種包圍的態勢,而且大兵壓制。

宋曉軍:

    但是如果説按照傷亡的話,可能是進入了比較近距離的巷戰了。當然傷亡説得不一定準,説死了11個,如果進城巷戰的話,蘇爾特確實是有卡扎菲的一些親戚,就是他得勢之後,這些人知道被抓也是死,他有可能抵抗的相對的就比較,因為他抓著也可能被這些,打得人是什麼人呢?是從米蘇拉塔去的人,就是米蘇拉塔這幫人特別能打,當時卡扎菲沒打下來,是最能打的一支部隊。

水均益:

    前兩天消息説,蘇爾特裏邊平民實際上大部分已經跑了或者説跑了將近一半,但是我算了一下,原來它的人口是10萬,跑了一半的話,在城裏邊,還應該有個五六的人。所以對平民的這種傷害,也是很大的一個關注。

    來,高先生給我們分析一下,現在蘇爾特也好,南邊的塞卜哈也好,現在剩下的這幾塊“熱豆腐”,對於過渡委員會來講,意義大嗎?

專家觀點:蘇、塞戰局結果實際意義大於象徵意義

高祖貴 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

    對於過渡委員會意義很大,因為當時打下的黎波裏的時候,可以説是標誌性的意義象徵性比較大。你把首都拿下來似乎你就可以上臺執政了,現在確實打了的黎波裏之後,現在確實臺上台下有了一個換位,現在的卡扎菲在呼籲保護蘇爾特是説,你看你不是説要保護平民嗎?現在是我被打的一方你得保護我,就像當時班加西説,我被打了,你得保護我一樣,所以已經發生一個就是因為的黎波裏有個標誌性的變化,現在南部的三個部隊或者説兩塊豆腐,確實難攻。如果你急了吃不下來,它對於整個利比亞戰事,它具有實際意義的。也就是説,如果我把這三個地方拿下來之後,確實利比亞的大局就定下來了。

水均益:

    全國解放了。

高祖貴:

    但是如果説這個地方拿不下來的話,恐怕它們還是很難以樂觀的。
水均益:

    也不排除未來會有一些後患。

高祖貴:

    但是現在對於過渡委來説,它現在難是以前它任務增加了,原來它只管打仗這一件事,我先把你打敗再説,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來要重建,重建似乎變得比打仗更重要。

正在評論:法英領導人訪利為“政治紅利”?

正在評論:美媒為何稱法英“搶功”?


水均益:

    還有一個任務,要接待外賓。你像昨天卡梅倫和法國總統薩科齊,但是我們昨天關注了英、法的領導人出訪利比亞,但是我們馬上注意到,西方媒體、華爾街媒體發聲了,我們來看一下。有點兒酸溜溜,我們來請導播切一下這個畫面。

    華爾街日報説,如果沒有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在利比亞的戰爭是很可能會失敗,而目前華盛頓不願意&&,也是使得利比亞局勢更加的脆弱。然後説,北約在軍事行動兩周之後,就幾乎用光了所有的精確制導導彈,是美國補充他們不足。也就是説,如果美國不加入的話,北約維持不了整個夏天的戰鬥。然後説,現在我們很高興看到歐洲這場戰爭中起了主要的安全責任,但是他們仍然無法真正擔負起主要的角色。

    酸溜溜?

宋曉軍:

    對。

水均益:

    於是有的媒體就説,其實看到了薩科齊和卡梅倫兩個人跑到利比亞來分果子來了,分戰爭的紅利來了,搶石油來了。美國人有點兒不太甘心了,是不是這樣?宋先生。

宋曉軍:

    是這樣,因為美國人大概在8月20日算了一筆賬,花了大概2.9億美元,其中80%的偵察情報是由美國人做的,另外40%-50%的轟炸,向塞卜哈的機場,法國的航母只是轟炸了,也是現在卡扎菲控制的那個機場,而且他們確實飛殘了,而且確實你像它的航空母艦“戴高樂”號,168天在十年當中沒這麼打過,而且中間休息了五次還到克裏特島換過一次彈射器的活塞,彈射器用了2800多次,基本飛殘了,而且英國的28架飛機,英國關於颱風的飛行員全國就50幾個,已經弄不動了,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但是現在似乎沒美國的利益。

水均益:

    對,高先生很短的時間,怎麼看現在美國和英法或者歐洲的這種不服氣?

專家觀點:西方和利“過渡委”權力利益之爭可能再凸顯

高祖貴:

    隨著現在對於過渡委的外交支持都會上來,過渡委的日子會好過,但是好過之後,接下來他面臨的是西方內部的利益統一怎麼分配?還有他們自己內部的權利分配怎麼搞?這是一個大問題,對於美國來説,他説的都是事實,確實美國在很多方面起了關鍵的作用,但是我是在想的是,利比亞的這一次其實美國和北約之間的成員國,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模式。這種模式…

水均益:

    而且它就是對於美國來講,利比亞這麼一大塊石油,它不會看不到的。

    好的,我們去一段廣告。

    看一看利比亞的這一塊石油大蛋糕,面對的眼下西方國家,為了利比亞的石油而出現的紛紛擾擾,讓我又不由得想起那句名言,“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好的,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節目,再見。

責任編輯:劉一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