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日本大地震半年:福島核事故處理依然看不見盡頭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2日 0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9月11日電 日本“3-11”大地震已經過去半年,各方仍在全力搶修在地震和海嘯中失去冷卻功能、變得千瘡百孔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但直到現在,事故核電站內的污水不減反增,搶險人員健康受損,福島縣部分地區輻射量依然嚴重超標。核事故何時能夠平息,現在依然看不到盡頭。

  注水、漏水、積水……與水的戰鬥貫穿這半年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搶險工作。冷卻系統是防止核燃料升溫熔毀的關鍵,在核電站反應堆喪失冷卻功能後,日方只能不斷向反應堆注水,期待能將安全殼注滿水以冷卻燃料。但由於反應堆的安全殼破損,這種“水棺”方式産生了大量高放射性污水,部分污水蓄積在渦輪機房地下室等建築中,還有部分泄漏到機組附近地下隧道、豎井甚至海中,污染了核電站及其周邊的土壤、地下水和附近海域。

  曾被寄予厚望的“水棺”方式失敗後,東京電力公司于5月中旬開始採用“循環注水冷卻”法,即將反應堆渦輪機房等處積存的大量污水進行處理後,注入反應堆用於冷卻。

  實現循環注水冷卻的關鍵是一套由美國庫裏永公司和法國阿海琺公司的相關設備組成的污水凈化系統,以及東芝公司製造的銫吸附清除設備。但它們自啟動後小故障不斷,至8月中旬,共發生設備暫停工作、水龍帶漏水等故障30多次。東京電力公司9月7日説,在過去的一週內,這套系統的運轉率為90%,達到該系統啟動以來的最高水平。但其每小時的污水處理能力還不足40噸,而東電公司最初的設想是每天處理1200噸污水。

  由於污水處理不順利,核電站內的污水不減反增。6月下旬,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污水總量約有11萬噸。到8月底,污水總量上升到11.3萬噸。雖然東電公司預計9月中旬水位將下降至污水不再泄漏到廠房外的水平,但實際情況如何還有待觀察。

  核電站搶險已持續半年,長期在高輻射環境中作業、高強度的工作和恐懼心理都在影響搶險人員的健康。

  參與搶險的東電公司及合作企業的員工合計已超過1.2萬人。截至8月末,已有6人遭受的輻射量累積超過250毫希沃特,其中最高者達678毫希沃特,另有97人的累積輻射量超過100毫希沃特。而日本規定在緊急狀況下每名搶險人員累積承受的輻射量安全上限為100毫希沃特。

  除高劑量輻射外,全套防輻射服裝相當厚重,加上盛夏酷暑,超過40名員工出現中暑症狀。員工休息處沒有淋浴,食物多半是餅乾和罐頭之類,在嚴酷環境下,許多工作人員即使很疲勞也難以睡好。

  東電公司8月30日承認,一名參與搶險的合作企業員工突發急性白血病死亡。雖然醫院診斷證明顯示該員工的死亡與其在核電站的作業項目“無關”,但搶險人員健康狀況惡化卻是不爭的事實。

  經過半年夜以繼日的“降溫”和“堵漏”,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銳減。東電公司8月17日説,在最近兩周,事故核電站1至3號機組泄漏的放射物最高活度為每小時約兩億貝克勒爾,已下降到事故剛發生後的千萬分之一。照此推算,福島第一核電站與外部交界處的輻射量最高為每年0.4毫希沃特。核電站外最高輻射量每年1毫希沃特被認為是判斷反應堆停止運行並冷卻至常溫安全狀態的條件之一。

  另據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組成的聯合對策室介紹,自7月以來,事故核電站1至4號機組的所有乏燃料池陸續啟用正式冷卻系統。對策室認為在這一點上已經提前實現了搶險第二階段的部分目標。

  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彥9月2日組閣後在當晚的記者會上説,當務之急是儘快平息核電站事故,實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反應堆穩定及清除核電站周邊地區的放射物。9月8日,野田佳彥又在視察福島縣時表示,將舉全國之力平息核事故,實現福島地區的“復興”。

  不過,核事故善後註定是一場持久戰。文部科學省8月底首次公佈了圍繞福島第一核電站、半徑100公里範圍的土壤放射性銫濃度地圖。這份幾乎涵蓋福島縣全境,並包括茨城、宮城等縣部分地區的地圖表明,多個地點放射性銫濃度嚴重超標。9月1日,內閣府和文部科學省公佈的核電站周邊警戒區和計劃疏散區詳細輻射量分佈圖顯示,部分地區輻射水平依然嚴重超標。

  另外,日本政府8月底表示,因核事故而遭放射物污染的部分地區,每年的輻射量達200毫希沃特,可能需要20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清除核污染,此後當地災民才可能回家。

  新華社記者錢錚

責任編輯:郭思宇

熱詞:

  • 核電站
  • 核事故
  • 污水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