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美國紀念“911”事件十週年活動啟幕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1日 06: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九月九日,兩名美軍士兵在美國紐約大中央車站外警戒。當日,紐約市的主要交通樞紐和一些著名景點附近都能看到警力顯著增加。

  新華社發

  本報北京9月10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紀念“911”十週年活動啟幕,美國總統奧巴馬10日就此發表每週全國講話,安理會9日發表重申加強國際反恐合作的主席聲明。同時,針對“911”十週年之際可能發生的恐怖襲擊,美國全面加強防衛。

  奧巴馬稱,美國面臨頑敵,但拒絕惶惶度日

  奧巴馬在全國講話中説,現在的美國變得更強大,“基地”組織正逐漸走向潰敗。在反思這一艱難十年時,美國“必須向前看”。他説,作為美國人,我們拒絕惶惶度日。然而,美國仍面臨頑敵,他們還會對我們發起襲擊。美國將依舊保持警覺。

  美國國土安全部8日晚宣佈,已經收到“可信、具體但是未經證實的信息”,表明有人試圖利用“911”事件十週年之際發動恐怖襲擊,具體目標可能是紐約和首都華盛頓。此後,美方全面加強防衛。紐約華爾街等地警力大增,華盛頓地鐵內增多了可以嗅出爆炸物的警犬。

  據悉,美國情報部門已從“線人”那裏得知,兩名從阿富汗出發的阿拉伯裔美國公民已于上周輾轉抵達美國。美國副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克林頓都在公開場合提及這一安全威脅。拜登在接受採訪時説,此事已有具體細節但“並非必然”。

  美國國務卿克林頓9日在紐約就“911”事件十週年發表講話稱,美國反恐任務的近期挑戰是繼續對“基地”組織及其網絡施加壓力,遠期挑戰是挫敗引致全球恐怖暴力行為的意識形態。

  舉辦活動,撫慰巨大傷痛,梳理反恐思路

  自稱為美國“精神家園”的華盛頓國家大教堂9日晚在肯尼迪藝術中心舉行紀念“911”事件十週年活動,宗教與音樂仍被用來撫慰美國因“911”事件帶來的巨大傷痛。

  美國進步中心舉行的相關研討會關注“911”事件對美國“千年一代”的影響。“千年一代”指出生於1978年至2000年的美國孩子,“911”事件帶給他們的共同反應是恐懼和困惑,影響了他們的世界觀。調查顯示,85%的“千年一代”相信終其一生恐怖襲擊都是威脅。

  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8日舉行的研討會上,馬裏蘭大學“國際政策態度項目”就“911”事件十年來的影響發佈最新民意調查結果。民調顯示,3/5的美國人認為美國對“911”事件的反應“花費過多”,因此削弱了美國經濟;2/3的美國人認為自“911”事件以來,美國的實力和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下降。這項對957名美國人的調查還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911”事件並不代表伊斯蘭世界的主流思維,西方與伊斯蘭世界之間可以找到共同點。

  日前,美國國會兩院相關委員會接連就“911”事件十週年舉行聽證會。美國國土安全與政府事務委員會主席利伯曼在參議院國土安全與政府事務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911”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即開始著手改革體制,以預防下一場恐怖襲擊。國土安全部副部長盧特認為,美國面臨的恐怖威脅仍在不斷演變之中,除了來自“基地”組織的直接威脅,與“基地”有聯絡的外國恐怖組織和一些個別的暴力極端主義分子正尋求招募或鼓勵美國本土的個人進行恐怖襲擊。她稱暴力極端主義威脅不限于國家邊界,也不限于任何一種意識形態,被各種宗教、政治或其他意識形態信念激勵的團體或個人正尋求攻擊美國,而恐怖分子對互聯網、主流及社交媒體、信息科技的運用更增添了反恐的複雜性。反暴力極端主義需要依靠地方社區的努力。

  國際反應,強調反恐合作,擔憂世界安全

  聯合國紐約總部9日舉行儀式,紀念“911”恐怖襲擊事件十週年。安理會當天發表主席聲明,重申加強國際合作、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第六十五屆聯大主席戴斯指出,聯合國目前已經有18項打擊恐怖主義的國際法律文書,並且在2006年通過了全球反恐戰略。鋻於恐怖主義威脅與行動的擴散,必須毫不延遲地加強努力。

  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9日發表聯合聲明,向“911”恐怖襲擊死難者致哀,並向在事件中以及其他所有在恐怖襲擊中失去親友的人表示同情。聲明説,歐洲將和美國及其他國家一道,致力於消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遏止恐怖主義的蔓延。比如,必須反對激進化,阻止恐怖主義組織吸納新成員。

  北約總部定於11日舉行儀式紀念“911”事件十週年。北約7日發表一份報告稱,“911”事件發生後,北約歷史上第一次啟用“集體防務”條款。歐洲盟友和加拿大都將對美國的襲擊視為自己國家遭受的襲擊。加拿大總理哈珀8日表示,加拿大仍面臨恐怖主義的威脅,將立法以強化反恐措施。

  阿爾及利亞《消息報》日前評論説,還不能為全球範圍的打擊恐怖主義行動吹響“終結號”。阿聯酋《聲明報》日前撰文指出,“911”在國際事務中是一個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事件,一方面, “基地”等恐怖組織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變得更加碎片化和隱蔽化;但另一方面,今天的世界尤其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依然處於忐忑不安之中,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説,世界反倒不安全了,個中緣由耐人深思。

  巴基斯坦《黎明報》10日發表評論認為,美國十年反恐戰爭一方面沉重打擊了“基地”組織和阿富汗塔利班,另一方面美國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同時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進行兩場戰爭損耗了美國的國力,債臺高築讓當前的美國經濟已經“面無血色”。而且,反恐戰爭擴大了伊斯蘭世界與西方的隔閡。巴基斯坦資深記者伊莫提亞茲古爾對本報記者表示,與十年前相比,“911”事件使得巴基斯坦的經濟和政治環境不斷惡化,巴基斯坦人不得不承受恐怖襲擊的恐慌壓力。

  (本報駐外記者溫憲、馬小寧、王恬、張旸、席來旺、吳雲、孫天仁、李學江、黃培昭、牟宗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