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9-11”事件十週年:反恐合作需要全方位推進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9日 05: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9月5日, 為紀念“911”恐怖襲擊10週年,數百人參加了當天在美國尼克松圖書館舉行的紀念儀式。圖為軍官學校的學生站在來自世界貿易中心遺址“零地帶”的20噸鋼鐵前。

  新華社發

  “911”事件後,美國一超獨霸時代象徵性地終結。過去10年中,新興大國群體性崛起,世界多極化趨勢深入發展。

  “911”事件也使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宗教、種族、文化等相互包容的重要性。

  新興大國群體崛起

  非傳統安全領域博弈更加複雜

  塞米納托爾:“911”事件對世界産生重大、系統的影響,世界因此向由相對大國組成的多極體系演變,而演變過程則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01年至2011年,其特徵為單極主義在能力與權力方面逐漸衰落,西方出現地緣政治非決定論,試圖根據自身的政治與軍事秩序設想,在塑造國際環境中起主導作用。

  第二階段是2011年至2015年,目前的形勢顯而易見,西方暫時失去了在國際體系重組、全球治理、長期戰略等領域的霸權。金磚國家在社會經濟甚至政治上的崛起,極大影響了貿易關係乃至戰略關係。其主要特徵為:兩極世界時期建立的核均勢逐漸消失,核擴散正在一些地區蔓延;由於精疲力盡以及在地緣政治與戰略上的過度擴張,美國一超獨霸時代象徵性地終結;一些國際組織內部出現分化;歐美、亞洲、地中海、大中東、海灣等陣營中,分裂與反對傾向越來越嚴重;不對稱衝突、種族戰爭、文化戰爭、分裂戰爭等日益增多;反恐戰爭前途難料;西方文化的支配優勢正在被弱化。

  第三階段是2015年至2025/2030年,預計將出現大洲之間、跨大西洋間、歐亞之間、跨太平洋間的相互作用,其特徵是相對大國之間建立了緊密的平衡關係,由此將導致全面的政治與戰略調整。

  俞曉秋:不同於冷戰時代美蘇全球競爭對抗主導地區事務的局面,現在沒有一個大國或地區強國能夠對南亞、西亞、北非地區起到決定性影響和全面發揮主導性作用。

  馬裏奧泰洛:“911”事件後,恐怖主義相對變弱,與此相反的是,小布什時期則“越反越恐”。“911”事件對世界的影響是,美國逐漸回到多極化世界中的國際合作,中國等新興大國在多極化世界中崛起,並準備在全球及地區範圍就重大挑戰展開闔作,如脫貧、氣候變化、反恐等領域。

  劉志軍:“911”事件後,國際戰略力量結構正發生著變化。半個多世紀來,軍事力量博弈決定各大戰略力量國際地位的單調局面發生了改變,在某種程度上,更加看重非傳統安全領域博弈的複雜新局面已經出現。

  文明互鑒重要性凸顯

  以暴制暴無力解決反恐問題

  馬裏奧泰洛:“911”事件後,對安全的憂慮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如加強機場安檢措施等,這些措施有助於避免恐怖襲擊。然而有些國家做過頭了:如美國的關塔那摩監獄,不經審判強行關押恐怖嫌犯;有些國家則以反恐為由侵犯人權。西方許多人中産生了一種“恐怖心理”,這也是為何眼下一些歐洲排外的極右政黨大受選民追捧的原因,因為這些政黨將外來移民與犯罪及恐怖主義聯絡起來。

  路易斯戈麥斯:“911”事件後,美國社會暴露出對“過度開放”的隱憂,“911”事件成為美政府其後10年間實施更為強硬的移民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大規模削減外國人入境的簽證數量、無限期推遲或廢止無證移民改革議程以及加大構築墨美安全邊界防線等,這嚴重刺痛了佔據美非法移民80%、經濟上嚴重依賴僑匯收入的許多拉美國家。

  黃靖:“911”事件使亞洲各國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宗教、種族、文化相互包容的重要性。中國和亞洲各國在道義上支持美國反恐鬥爭的同時,積極促進國內各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和諧與發展,協調亞洲各國之間的關係。因此,儘管亞洲是多種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地區,但並沒有使宗教和種族衝突成為嚴重的政治社會問題。10年來,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也出現過恐怖主義襲擊,但基本都是突發事件,並不是整體趨勢。總體上,亞洲各國互相合作、爭取雙贏、和諧共處。宗教、文化和種族的多元並沒有成為不可逾越的發展障礙,反而成為促進多元文化和睦、和諧共同發展的動力。

  道烏達:“911”事件已經過去10年,但世界依然面對嚴峻的安全問題和危險。許多國家一直在強化安全政策應對恐怖襲擊的威脅,但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安全。“911”事件發生後,種族和文化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為了彌合各種差異,國家之間在涉及價值觀和理念問題上需要彼此和平接觸。

  亞馬多阿塞夫:美國推行的“反恐戰爭”並沒有徹底消除恐怖活動,也無法解決,因為恐怖活動不是單純的暴力反抗,它涉及民族情感、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和社會環境等眾多的複雜因素,當然也就不可能通過以暴制暴手段來徹底解決。

  巴西對外來文化持寬容和開放的態度,主張多元文化和睦相處。巴西支持聯合國和多邊機構譴責恐怖活動的決議,反對利用恐怖主義手段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也反對採取軍事干預或是經濟制裁的方式來打擊恐怖活動和處理國際衝突。消除恐怖活動應當以和平的方式通過談判解決,通過多邊機構合作來共同維護國際安全。

  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亞等地的事件説明,關於國際安全戰略的新觀念還沒有成為國際社會的主導意識,但越來越普遍地被國際社會所接受,並得到金磚國家和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支持。現在,美國遇到財政金融困難,無法獨自承擔鉅額戰爭費用,歐洲同樣遇到經濟和金融問題。因此,美歐需要與新興市場國家開展反恐合作。否則,反恐戰爭沒有出路。相信巴西等國所倡導的國際安全新觀念將來會替代美歐以暴制暴的傳統安全觀,成為國際社會新的主流意識。

  相關國家攜手

  反恐合作更有針對性

  俞曉秋:10年來美國圍剿和打擊恐怖主義分子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也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産生恐怖主義的根源。多數反恐措施都是“軍事性”和“反應型”的,而不具有綜合性與戰略性。美主導的全球反恐合作的局面,似乎正悄悄地轉變為以地區內相關國家攜手更有針對性的反恐合作為主,如上海合作組織、海灣合作組織。

  路易斯戈麥斯:拉美歷來被視為美國的“後院”,“911”事件後美國的一些戰略調整不可避免地會直接或間接地給拉美地區帶來一些微妙的變化。為強化安全合作,美國以掃毒和反恐為由,不斷擴大對拉美地區的軍事滲透。美國全力支持哥倫比亞右翼政府肅清國內被定性為“恐怖組織”的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等反政府武裝,並於2009年10月與哥政府簽署軍事合作協定,派兵駐守哥7個軍事基地,打破南美地區軍事平衡,極大刺激南美諸國擴大武器採購,甚至引發地區出現軍備競賽苗頭。而為防範墨西哥販毒勢力危及美國本土安全,“911”事件後美國積極在資金、技術和人員援助上擴大與墨政府的掃毒合作,在實施“梅裏達計劃”合作中,美國轉而採取派遣無人機、中情局情報人員和軍事人員直接參與緝毒作戰行動的趨勢正在強化。

  彭達克:“911”事件後世界到底是更危險了還是更安全了,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10年前,“基地”組織有能力對美國發動規模如此大的襲擊。目前,它已喪失了這樣的能力,變得更加弱小、更加碎片化、隱蔽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世界變得安全了。“911”事件使全世界意識到了恐怖主義的危害,在恐怖主義面前,世界主要國家組成了反恐聯盟,一致對恐怖主義宣戰。但是,就如同人們能夠結成反恐聯盟一樣,一些對“基地”組織極端思想懷有同情者也結成了“恐怖聯盟”,而且這些人分佈廣泛、行蹤隱秘,更不易防範。  

  韓旭東:“911”事件後,各大國際戰略力量以“反恐”為由頭,展開了針對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的非戰爭軍事行動。如針對傳統安全威脅的聯合軍事演習、聯合軍事訓練等軍事行動日益頻繁;針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打擊海盜、打擊跨國犯罪等軍事行動不斷上演。各大國際戰略力量在這種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博弈中比拼著力量。非軍事性質集團日益發揮越來越大的國際影響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各國之間聯絡得越來越緊密。軍事實力博弈在決定國際地位方面的作用下降,其他因素作用上升。這使得非軍事性質的集團所發揮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彰顯出來。如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就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

  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擺脫恐怖主義的侵襲,這就促使各國安全機構進行合作。未來反恐戰爭將繼續,但它將由各國在同自己的盟友與夥伴協調的情況下進行。

  亞洲被“重新發現”

  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

  貝哲民:恐怖襲擊、反恐戰爭以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使全球市場增加了許多不穩定因素,波動加劇。每當中東地區出現局勢緊張,全球金融市場都會承受很大壓力,避險情緒上升,國際油價跟著走高。這會直接或者間接干擾正常的經濟活動,導致投資減少,消費下降,世界經濟發展遭受負面影響。對遭受恐怖襲擊的擔憂,使得在美國開展商業活動變得更加困難。與此同時,亞洲以及其他地區新興市場的商業機會大量涌現。

  在過去10年裏,世界經濟的重心逐步從西方轉移到東方。世界經濟已經變得更加一體化,而且更容易受一些不確定因素衝擊的影響。反恐戰爭讓中東地區重新思考它們與美國和歐洲的關係,令他們“重新發現”了亞洲,過去10年來,中東與亞洲的關係得到了加強。

  黃靖:“911”事件後美國和西方國家把主要注意力和戰略重點轉移到了反恐上。亞洲各國抓住這個機遇,積極發展經濟,使亞洲的經濟成長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最重要成果。同時,亞洲各國經濟也在迅速發展中日益連為一體。

  亞洲國家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更展現了亞洲各國和平發展、爭取雙贏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使得亞洲經濟在迅速發展中日益連為一體,為整個區域的和平穩定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促進了亞洲各民族文化的和平共存,中國在維護地區和平,尤其是調解東北亞的紛爭中起到了更大作用。總的發展趨勢是亞洲各國開始在自己的地區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取得更多進展,導致更良好的安全局面和經濟發展。

  由於美國在反恐中消耗了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本可以借機擴展自己的勢力。但中國不僅在反恐問題上積極與美國合作,而且堅持與亞洲各國合作發展、互利共贏的發展方針,凸顯了中國和平發展的主旨。

  博思沃斯: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濟意義上,世界正變得日趨多極化。我相信亞洲的崛起是一件好事,即使這意味著美國經濟優勢的相對減弱,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崛起對美國並非壞事。

  俞曉秋:中國不是“世外桃源”,本身也是“東突”等恐怖活動的受害國。中國反恐是全球反恐合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周邊國家在反恐維穩上利益休戚與共。應對恐怖襲擊和遏制消滅恐怖主義,必須進一步提高預警能力,做好重點防範、實現高效協調和給予嚴厲打擊,深化與周邊國家和全球反恐組織的合作,還要加大反恐宣傳力度,讓民眾了解如何發現可疑跡象、如何進行防範和應急,使民眾提高對恐怖主義的認識,增強應對恐怖襲擊的自我防範意識和自助能力。

  (本報記者李永群、馬小寧、吳成良、暨佩娟、吳志華、鄒志鵬、苑基榮、黃培昭、張夢旭、崔寅、牛瑞飛採訪整理)

  塞米納托爾(歐洲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俞曉秋(中國國際問題專家)

  馬裏奧泰洛(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所長)

  劉志軍(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

  路易斯戈麥斯(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政治係教授)

  黃靖(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

  道烏達(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亞馬多阿塞夫(巴西利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彭達克(以色列佩雷斯和平中心主任)

  韓旭東(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

  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貝哲民(原蘇格蘭皇家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絲路”顧問公司總裁)

  博思沃斯(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經濟學家)

  >>國際回聲

  “911”事件發生以來,世界變化之大以及它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當西方國家在“911”事件的陰影中膽戰心驚地生活時,阿拉伯國家的日子其實也不好過,雖然恐怖分子多來自中東地區,但這一地區的人民也是恐怖主義的無辜受害者,一些國家不遺餘力地反恐、打恐,也正是出於消除這一危害的戰略考慮,而並非一味呼應甚至追隨西方的要求和倡議。今天的世界並不太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恐怖主義仍然是人類公敵,剷除和消滅這一公敵需要全世界共同的努力。

  ——埃及《消息報》

  猖獗的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公敵,其對文明社會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打擊恐怖主義無可厚非。不過,在對待恐怖主義問題時,國際社會還應該充分考慮到滋生和孕育恐怖主義的環境、土壤等因素,要在剷除這些土壤和環境上下功夫、做文章,只有標本兼治,才能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

  ——約旦《憲章報》

  10年時間足可以證明,與“911”事件有關的小説有市場。一些小説家描繪了當天的場景,其他則以篇章為支點,描寫了自滿的西方社會所受的衝擊。對小説家來説,“911”事件在其他領域將繼續成為市場的賣點。

  有些人説世界已經改變,然而西方世界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直到那些飛機撞上世貿中心和其他目標。但這一覺醒是個漸進的過程,正如政客、政策制定者至今還因為那些事件爭吵、發動反恐戰爭,所以小説家也會繼續發掘這些殘骸。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

  雙子塔倒塌1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生活在“911”時代。10年間,物是人非、白宮易主,美國國家關注點也從遠方戰爭轉移到國內經濟危機。我們認識世界的角度徹底被“911”事件改變了。

  ——美國《紐約時報》

  “911”事件之前,美國的國際地位完全是無可爭議的。在世紀之交,美國政府自我感覺無所不能,甚至出兵伊拉克,而絲毫不擔心此舉會給中東以及美國的國際地位造成多麼嚴重的破壞性影響。10年後的今天,美國幾乎變得面目全非。

  ——英國《今日世界》雜誌

  美國的“全球反恐戰爭”擾亂了國際法和美國自己提出並維護的條約,侵犯了世界各國無數民眾的人權和自由……美國在自己挑起的反恐戰爭中一敗塗地。

  ——俄羅斯《莫斯科時報》

  (黃培昭、張夢旭、王雲娜、曾育雯)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911
  • 反恐
  • 反恐戰爭
  • 反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