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新華國際時評:全球經濟的新危險究竟危在何處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6日 09: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9月5日電(記者 尚軍)正在中國訪問的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近日表示,全球經濟正在邁入“新危險區”。無獨有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清算銀行不久前也警告説,全球經濟進入了“新危險期”,如果處理不當,恐掀新一輪危機。

  新危險區也好,新危險期也罷,與三年前的金融海嘯相比,當前的新危險究竟危在何處?如何避免新危險升級為新危機?

  水面之上,新危險的突出表現便是歐美多國政府的財政信譽危機。在歐元區,多米諾式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在美國,一場提高債限之爭險些讓美國史上首次違約,主權信用評級首遭下調。歐美債務問題在這個夏天“共舞”,使得本該相對平靜的暑期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安,投資者信心一次又一次受到重創。

  究其因果,這實際上是金融危機的延續。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歐美發達國家動用鉅額資金救助岌岌可危的銀行業並出臺超常規的財政刺激措施以推動經濟復蘇,從而把風險從私人部門轉移到了公共部門,導致政府債臺高築,最終信譽受損。

  深入觀察,新危險更在於,與金融危機時相比,當前各國間的政策協調難度有增無減。歐美受制于債務困境,無力再動用財政擴張手段刺激經濟增長,於是越發依賴貨幣政策,導致負面的溢出效應。特別是美國,一再祭出量化寬鬆這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工具,結果美國經濟未見明顯好轉,大量熱錢卻涌向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和新興經濟體,令新興經濟體承受著美聯儲開閘放水所引發的嚴峻通脹壓力。

  歷史經驗表明,危機當頭自顧自,最終只會傷及自身。要重樹信心,避免新危險上升為新危機,各國自當首先從我做起,尤其是發達國家要採取切實措施鞏固財政,根除過度消費的頑症。在此過程中,各國也需加強與別國的政策協調而非相互“拆臺”,從而實現各自政策效果的最大化,避免産生負面的溢出效應。

  與此同時,各國還應摒棄成見,進一步開放市場,通過擴大經貿往來抱團取暖,共渡難關。當前,在經濟前景不佳、國內消費疲弱的情況下,歐美國家紛紛把拉動經濟增長的希望寄託在出口上,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期待外國投資以增加就業。然而,美歐長期以來一直不肯放鬆對華出口高科技産品的限制,對中國企業投資屢屢設限,這極大地阻礙了雙方經貿潛力的充分發揮。

  世界經濟正處在一個複雜、敏感、艱難的時期。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二十國集團峰會和第十四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等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將陸續舉行,為各國加強政策協調搭建了難得的平臺。新危險當頭,世界都在一條船上,人們期待各國和衷共濟,攜手克難。

責任編輯:溫風浩

熱詞:

  • 全球經濟
  • 新危險
  • 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