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世界週刊]巨頭鯨之“仇”(20110904)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4日 23: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0a12778e0684449fb63af787e29fa8ae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世界週刊):托爾斯海灣,位於丹麥自治領法羅群島首府。一群驚慌失措的巨頭鯨在漁船的驅趕下,向岸邊逃竄。守候在岸上的漁夫,手持鐵鉤和利刃,刺中巨頭鯨的脊骨。鯨瞬間斃命,噴涌的鮮血染紅了四週的海水,“紅海灣”由此得名。數百年來,每到夏季,這種被稱為“男人成年禮”的血腥殺鯨場面就在法羅的23個“紅海灣”上演。事後,捕鯨者按貢獻大小分割魚肉,圍觀者也人手一份。個個喜笑顏開,仿佛過節一般。

  剛才我們看到的是位於北歐法羅群島的“紅海灣”。他們獵殺巨頭鯨的場景,讓我想起了獲獎紀錄片《海豚灣》。一個在丹麥,一個在日本,都是物質生活非常優裕的發達國家,可是二者屠殺野生動物的做法卻極其殘忍,令人仿佛置身原始部落,而不是現代文明社會。

  巨頭鯨屬於海豚科,性情溫和,喜歡與人接近。可是,也正因為如此,巨頭鯨淪為了法羅人的獵物。近年來,反對法羅人捕鯨的呼聲越來越高。而今年夏天,隨著環保船隻的到來和一部電影的首映,法羅人的捕鯨問題更為引人矚目。本台記者就此實地探訪了法羅群島。

  有血腥的味道,沒有鮮紅的海水。站在草皮屋頂的小屋下,記者看到的托爾斯灣猶如世外桃源。但這裡,就是法羅人每年夏天捕殺鯨群的海灣。

  捕鯨者 延斯?拉姆森:捕鯨有很長的歷史了,有記錄的捕鯨活動可以追溯到很遠,幾百年了,所以我們知道很多年前鯨的捕殺數量,平均每年可能有800到1000頭,但有時會一頭都不殺

  36歲的延斯已經殺死過上百頭巨頭鯨。捕鯨時他負責用大鐵鉤鉤住鯨,或是用捕鯨刀把鯨殺死。

  捕鯨者 延斯?拉姆森:捕鯨時就用這種刀,這把刀非常漂亮,刀鞘上部有巨頭鯨     材料很特別,用的是藍鯨的牙齒,我殺鯨用這把刀,我們殺鯨的時候,要先割它的脊索,這只需幾秒鐘,鯨就死翹翹啦

  鯨肉曾經是法羅人最重要的肉食來源。位於大西洋西北部的法羅群島氣候條件惡劣,土地貧瘠,日照時間短,除了土豆和紅薯,無法生長其他糧食作物,畜牧業也無法大規模進行。於是,每年夏天路經此地的巨頭鯨就成了法羅人的盤中餐。

  巨頭鯨肉厚膽小,喜歡成群結隊地出行,又願意在船隻前面游動,因此又被稱為“領航鯨”。但這些習性也讓它們淪為了輕而易舉的獵物。漁民們發現鯨群路過,就把鯨趕進港灣,一旦領頭的鯨中招,幾十上百頭鯨就一併落入了陷阱。

  捕鯨和吃鯨肉成為法羅人生活中的重要傳統,甚至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和身份認同的標識。

  這是鯨肉乾。

  記者:怎麼做肉乾啊?

  儲藏室裏的那些木棍,從這裡穿過去,然後像這樣挂起來。

  記者:要多長時間才能風乾?
  六個星期。然後就變成這樣,非常硬。通常鯨肉乾和肥肉一起吃。這是小塊肉乾,就這麼吃。

  記者品嘗的鯨肉並不如想像中的美味,感覺又腥又鹹,但當地人吃得津津有味。

  這樣一隻桶可以儲存,20公斤鯨的肥肉,放上四五年都沒問題,即便我們一整年捕不到鯨,也還有肥肉吃,當然瘦肉就會吃光啦

  我們也在機場附近的,瓦格納一帶捕鯨,要是有小孩參加捕鯨,我們會教他們,鯨身上哪些地方不能吃,他那把刀子非常不好用,碰到魚骨頭之類的東西,就會割到手指

  與日本不同,法羅人捕鯨只是自己食用,並不上市銷售,餐館裏也不提供鯨肉菜肴。可是,今年,反捕鯨風暴也刮到了法羅群島。

  “海洋守護者”成員 彼得:每年在這裡的海岸,數以百計的巨頭鯨,有時是整個鯨魚群落都被屠殺,我們的目的就是,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海洋守護者”,1977年在美國成立的一個海洋動物保護組織。他們每年都前往南極海域,阻止日本捕鯨船所謂的“科研捕鯨”。在他們的阻撓下,日本的捕鯨變得越來越困難。今年,日本政府首次表示,將考慮中止在南極海域捕鯨。

  在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後,“海洋守護者”將目光轉到了法羅群島,派出了“碧姬?芭鐸”和“史蒂夫?歐文”兩艘船阻止法羅人的捕鯨活動。彼得就是以影星“碧姬?芭鐸”名字命名的反捕鯨船的負責人。

  “海洋守護者”成員 彼得:法羅人大多都很友好熱情,當然我不是巨頭鯨,不會被人趕到海灘上,割斷脊梁骨,但也有人對我們心存疑慮,不歡迎我們

  讓彼得高興的是,他和同伴們初戰告捷。他們駐留期間,法羅人沒有捕過一頭鯨。不過,如果你認為法羅人就此輕易認輸,那就錯了。

  我們不敢肯定,如果我們捕殺鯨時,“海洋守護者”來了,會發生什麼情況,我還有其他的殺鯨者,都覺得怪怪的,因為我們工作時,用的是武器,是大刀,我們祈禱,在用刀的時候不要傷到人

  作為丹麥的屬地,人均收入達到歐洲中上水平的法羅人早已擺脫了對鯨肉的依賴,任何食品都可進口。可是,延斯認為,傳統比什麼都重要。對環保組織的一些説法,當地人也拒絕認同。

  分歧一 捕鯨=虐殺嗎

  “海洋守護者”等環保組織認為,法羅人切斷頸部,刨腸拋肚是對巨頭鯨的虐殺。但法羅人認為,他們快速切斷巨頭鯨的脊柱和通往頭部的血管 ,5秒鐘鯨就死亡,並不痛苦。

  分歧二 巨頭鯨是瀕危物種嗎?

  捕鯨者 延斯: 它不是瀕危物種,巨頭鯨的數量,有人估計最多得有200萬頭……而我們每年只殺死一千頭。

  但“海洋守護者”組織認為巨頭鯨已經是瀕危動物,保守估計只有30萬頭。

  分歧三 殺鯨是濫殺嗎?

  “海洋守護者”成員  彼得:去年我們發現了一個巨頭鯨的墓場,在威斯馬納和萊恩那之間,有的整條鯨都被扔掉

  捕鯨者 延斯: 我知道“海洋守護者”説我們濫殺,還在海底拍到了帶著肉的鯨屍體,原因是這樣的,有些我們殺死的鯨,是有病的鯨,  有的身上有傷,或是傷口附近的肉都壞掉了,這樣的鯨我們就會扔掉

  分歧四:捕鯨是否合法?

  法羅人認為,對小型鯨類,國際捕鯨委員會並無保護條款,因此他們對巨頭鯨的捕殺合理合法。但環保組織認為,歐洲地區應該遵守更高的標準。

  “海洋守護者”成員 彼得: 根據歐洲保護野生動物的《伯爾尼條約》,巨頭鯨被列入瀕危物種,所以在歐洲地區捕殺巨頭鯨,是非法行為

  面對種種爭議,法羅人內部開始出現動搖。年輕人對傳統已經不那麼在意。而日益嚴重的海洋污染,也使得鯨肉中汞等重金屬的含量越來越高。2008年,法羅群島衛生官員明令孕婦和兒童禁食鯨肉,並建議公眾在一個月內食用鯨肉不超過兩次。當地環保組織還邀請一部環保電影登陸法羅。

  8月20號,紀錄影片《鯨》在法羅首映。環保界人士驚訝于法羅人的開明與覺醒,但導演蘇珊-克裏斯霍姆(Suzanne Chisholm)認為,這部電影之所以在捕鯨之島受到歡迎,因為它講述了鯨與人之間的友情,這是心與心的交流,而不是言辭激烈的是非判斷和身體對抗。

  其實,法羅島的大多數人都願意把鯨當成朋友,而不只是食物。--紀錄片《鯨》的導演蘇珊-克裏斯霍姆

  延斯: 當然如果以後説捕殺鯨是非法的,我們法羅人就會停止

  “海洋守護者”成員 彼得:我們在這裡需要待多久就待多久,通常七八九三個月,是巨頭鯨在法羅出沒最多的月份,也是最血腥的月份

  8月底,由於經費短缺,“海洋守護者”的反捕鯨船隊提前離開法羅群島。9月2日,在法羅群島的維斯馬納海灣,數十頭巨頭鯨被捕殺,其中包括很多幼鯨。

  傳統和文化的改變的確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法羅人對捕鯨傳統的這種堅持和一意孤行在外人眼裏也許顯得過於固執和血腥,也讓這個像世外桃源一樣美麗的地方擔上了“嗜血、野蠻”的惡名。在保持傳統與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之間,法羅人何去何從,我想這不單單是法羅人需要反思、需要做出選擇,也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畢竟正如彼得所説,傳統是可以改變的,捕鯨真的不應該屬於我們現在生活的二十一世紀。

  編輯:張雯

責任編輯:劉岩

熱詞:

  • 世界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