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挪威爆炸槍擊案嫌犯被指性格偏執崇尚血統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31日 11: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24日,挪威市民在於特島岸邊放置鮮花,紀念槍擊事件遇難者。

挪威722血案遇難者(部分)

佈雷維克“制服照”。

  1979年2月,安德斯比赫林佈雷維克降生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西區的一個富裕之家。誰也不會想到,32年後,佈雷維克會成為製造挪威自二戰以後最大慘案的殺人惡魔。回顧這個“殺人惡魔”的成長史可以發現,佈雷維克早年的家庭生活非常不幸,對純正血統的推崇以及近乎偏執的性格,改變了佈雷維克的人生軌跡。

  童年遭遇

  父母離異童年不幸

  佈雷維克的生父詹斯佈雷維克精通英語和法語,詹斯在和佈雷維克的母親溫切比赫林結婚前,就已經有了3個孩子。1979年佈雷維克出生後,詹斯被挪威外交部派遣到倫敦大使館駐外。隨後,詹斯和溫切的感情出現變故。不到一年,他們就辦理了離婚手續。

  隨後,溫切帶著佈雷維克從倫敦返回奧斯陸,開始了他們清苦的生活。溫切沒有房子,只好和親戚一塊兒住在一所出租公寓裏,不久後便與他人結婚。佈雷維克就在這種環境里長大,他對這個新家庭裏的成員沒什麼好感。佈雷維克曾回憶,同母異父的妹妹伊麗莎白生活放蕩,不僅貪財,且流連于多名性夥伴之間;他的繼父就像一頭“禽獸”。

  和溫切離婚後,詹斯繼續在挪威駐倫敦大使館工作,並與一位名叫托弗的挪威駐英國使館工作人員結婚。再婚後不久,詹斯被調往巴黎工作,此後沒有回到奧斯陸居住和生活。在此期間,佈雷維克曾經到巴黎與生父會面,但兩人的關係並不融洽;相反,佈雷維克對托弗的印象倒是不錯,他評價這位曾為挪威駐上海副領事的女人“聰明”。

  媒體分析認為,童年的遭遇和父母失敗的婚姻,孕育了佈雷維克逆反的性格。此後,佈雷維克很少與人交往,這可能和他曾被朋友嘲笑一直與母親生活在一起有關。

  在長達1500多頁的“2083-A歐洲獨立宣言”中,佈雷維克呼籲歐洲其他國家要抑制女權主義,讓女人從屬於男人。在“宣言”中,佈雷維克自稱對母親的養育方式感到不舒服。“我不能同意她這種超級自由、女權主義的養育方式,這完全缺乏紀律,導致我在一定程度上有點女性化。”

  隨後,佈雷維克試圖重新接近父親詹斯,但詹斯的態度讓他感到失望。在“宣言”中,佈雷維克這樣描述他的父親:“自從15歲那年父親將自己與世隔絕後,我就再也沒有和他好好談過話。他對我13歲至16歲那段調皮搗蛋的歲月並不怎麼感興趣。我試圖和他重新取得聯絡,但他卻告訴我,他在心理上還沒有準備好與我團聚。”

  得知佈雷維克製造慘案後,已經76歲的詹斯説,佈雷維克小時候是個非常普通的男孩,根本就不喜歡政治。“現在我希望他自殺,而不是殺人。我再也不想見到他了。”

  學生時代

  迷戀血統極端偏執

  與父親斷絕往來後,佈雷維克開始尋找自己的信仰。佈雷維克在Twitter上的唯一留言引用了英國哲學家斯圖亞特密爾的一段話:“一個有信仰的人,敵得過數十萬隻有利益的武裝。”

  佈雷維克就讀的初中是奧斯陸郊區的一家普通學校。佈雷維克的同學米歇爾托瑪拉回憶稱,“佈雷維克是相當內向的一個人,不過是一個好學生。”托瑪拉還強調,佈雷維克的缺點是“太較真”,“他經常沉迷于自己喜歡的事物中,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極端興奮。”比如,在很多人看來普通而又遙遠的祖先出身問題,在佈雷維克眼中就是無比重大的事情。

  慘案發生前,佈雷維克在“宣言”中公開表露了對自己純正歐洲血統的“自豪”。“我非常自豪有維京海盜血統,我的名字佈雷維克就是挪威北部的一個地名,可以追溯到維京時代。”托瑪拉得知佈雷維克製造了襲擊案後,覺得不可思議。托瑪拉認為,可能是佈雷維克對自身純正血統的自豪讓他對外來移民充滿偏見,並最終策劃了襲擊。

  佈雷維克在“2083-A歐洲獨立宣言”中提到:“十六七歲時,我加入挪威進步黨。”挪威進步黨是該國第二大政黨,也是著名的右翼組織,奉行反移民和自由市場經濟政策。佈雷維克寫到:“進步黨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我看到了社會的虛偽性,我知道這是唯一一個反對多元文化的政黨。” (下轉B05版)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挪威是很多移民眼中的天堂,高福利政策和對移民相對寬容的態度,讓挪威的外來移民數目與日俱增。在這種背景下,進步黨等一些反移民團體開始獲得本土激進人士的支持。年輕的佈雷維克不僅加入了進步黨,還在該黨青年系統中擔任多個職務,並開始走上街頭抗議移民政策。一名進步黨成員透露,“佈雷維克很謙虛,著裝得體且受過良好教育。他不像那種熱衷於激烈政治討論的人。”

  在奧斯陸商學院讀書期間,佈雷維克意識到“民主鬥爭的方式已經不能取得成功”。在他看來,只要再過50至70年,歐洲大陸上像他一樣純正的歐洲人將成為少數民族,因此他決定找一種“別的方式”來反對移民。此後,佈雷維克對挪威進步黨的熱情越來越低,並因拖欠黨費被屢次警告無效後勸退。

  2002年,佈雷維克迎來了人生的又一個轉捩點。假期期間,佈雷維克來到倫敦參加了歐洲右翼團體的“秘密會議”。佈雷維克後來在“2083-A歐洲獨立宣言”中説,在會議上他受到了英國“導師”的指引,由此下決心發動襲擊。

  佈雷維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朋友説,佈雷維克20多歲成為極右翼分子後就開始到處聯絡。挪威記者裏斯格裏爾安達稱,佈雷維克試圖建立一個與英國右翼集團“保衛英格蘭聯盟”有關的組織。“保衛英格蘭聯盟”承認,在2010年3月佈雷維克曾參加了該聯盟發起的遊行示威活動,期間與“保衛英格蘭聯盟”高層會晤。“保衛英格蘭聯盟”成員透露,他們在“臉譜”上和佈雷維克討論過很多問題,並誇獎佈雷維克“口才好,面善”。

  小鎮生活

  開辦農場秘造炸彈

  佈雷維克在奧斯陸商學院獲得商業和企業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生態農場”,主要種植“蔬菜、瓜類和塊莖植物”。2009年,佈雷維克將這家農場包裝成一家企業,以支持自己的政治活動。

  佈雷維克的“生態農場”位於奧斯陸以北100多公里的小鎮萊納。這個農場被一片森林環繞,從公路上根本看不到,此外當地居民稀少,農場就像一個“世外桃源”。有媒體報道稱,正是在這個農場裏,佈雷維克打著發展農業生産的名義購進了6噸化肥,並從化肥中提取了大量用於製造爆炸的化學物質,成功實施了針對挪威政府的爆炸襲擊。

  佈雷維克的行為方式,也和萊納小居民不一樣。慘案發生後,萊納鎮22歲的理髮師特萊恩斯特坦回憶説,爆炸發生前一個月,佈雷維克曾到理髮店理髮,當時他稱自己是“農民”,“他拿著電腦包,穿的也很時髦……所以他説自己是農民我們都感到很奇怪。”在小酒吧工作的20歲女孩哈奈斯卡沃恩説,佈雷維克消費後還要收據,用信用卡付款,“這裡沒人點一扎啤酒後還會要收據。”61歲的老農民斯維恩麥蒂塞斯曾和佈雷維克的農場簽署過合作協議,為農場割草。他説,佈雷維克就是一個“城裏人”,對農業上的事情幾乎不怎麼了解。

  萊納小鎮有家名為Cuckoo‘s Nest的小酒吧,附近一座軍事基地的士兵常到這裡來聚會。佈雷維克偶爾會在這裡和士兵“交流”,他在網絡日記中寫道,“挪威最大的軍事基地坐落在這個地方,真是莫大的諷刺。如果我能從親愛的鄰居這裡‘借到’3公斤炸藥的話,就會省去很多麻煩。”

  有資料顯示,佈雷維克對極端事物的關注由來已久,並在2009年之後加快了這個進程。此外,佈雷維克還説曾在幾年前到過上海,曾和他在奧斯陸一塊炒股的中國朋友見面,但沒有提到他在上海做什麼,或者和什麼組織交流。

  (張樂)

  ■ 檔案

  佈雷維克愛玩暴力遊戲

  崇拜丘吉爾,對軍警生活充滿嚮往

  登錄佈雷維克在“臉譜”的主頁可以發現,佈雷維克單身,喜歡健身、政治立場保守,同時還是基督教原教旨主義的信仰者。

  佈雷維克喜歡制服,曾穿警服和軍裝拍照,這表明他對軍警生活充滿嚮往。不過除了正常的國家服役記錄外,佈雷維克沒有軍事背景、也沒有犯罪記錄。佈雷維克自稱是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粉絲,喜歡古典音樂,他經常向朋友分享一些政治性和帶有暴力色彩的視頻、遊戲,以及一些電視節目,比如,2006年的電影《角鬥士》以及電視劇《嗜血法醫》都在佈雷維克的觀看和推薦之列。此外,佈雷維克還對吸血鬼題材的影視感興趣。

  佈雷維克表示,自己最喜歡《現代戰爭2》和《魔獸世界》等網絡遊戲。挪威媒體在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根據警方提供的線索爆料稱,佈雷維克一直利用玩網絡暴力遊戲來“模擬殺人”,為製造恐怖襲擊做準備。

  由於長時間沉迷于暴力影視和遊戲,佈雷維克的律師認為,佈雷維克可能精神失常,一直活在自己的意識形態裏不能自拔,把一些虛幻當成現實。比如,在“2083-A歐洲獨立宣言”中佈雷維克屢次表示要當歐洲救世主,重新組織羅馬帝國時代的聖騎士團,控制歐洲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財政大權,為歐洲制定出“2083年獨立宣言”。此外,佈雷維克還表示要指導世界其他地方的反穆斯林運動。佈雷維克這些思想多多少少都能從電影或遊戲中找到蹤跡。

  但令人不解的是,佈雷維克在行兇前異常清醒,他甚至為了讓自己保持這種狀態,事先還服用了一些毒品和藥物。在“2083-A歐洲獨立宣言”中,佈雷維克提到他從中國的網站購買尼古丁的經歷。(張樂)

  ■ 鏈結

  挪威血案牽出歐洲極右隱患

  極右勢力釋放西方“民族主義”回歸信號

  “歐洲曾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如今,這裡將成為反伊斯蘭和多元文化的戰場……穆斯林激進化,國家喪失凝聚力,經濟衰退,歐洲人會站起來,不擇手段,破壞這一切。”

  ———佈雷維克“2083-A歐洲獨立宣言”

  歐洲媒體和專家認為,挪威血案看似是“獨立事件”,實則反映了全球化浪潮下,歐洲極右勢力興起,甚至釋放出西方“民族主義”回歸的信號。

  歐洲收緊文化政策

  近年來,歐洲極右勢力無論是以公開的政治角色,還是以暴力恐怖組織的形式,都顯現出崛起的端倪。

  法國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1986年首次通過選舉進入了國民議會,90年代末,該黨開始失去政治市場。但2002年的首輪總統選舉中,黨主席勒龐成功勝出,引起歐洲政壇一片譁然。金融危機爆發後,勒龐再次成為焦點,在2011年的民意調查中,她呼聲極高,國民陣線再次成為影響法國政局的重要力量。

  意大利政壇中最激進右翼政黨北方聯盟,成功加入現任總理貝盧斯科尼的執政聯盟,並成為聯盟內部的第二大黨。北方聯盟公然倡議分裂意大利,反對移民政策,高唱排外讚歌。一名北方聯盟的歐洲議會議員,曾公開表示支持挪威兇手佈雷維克的部分主張。

  2009年,奉行民粹主義的挪威進步黨,獲得23%的選票,成為國會第二大黨。2011年4月,芬蘭“正統芬蘭人黨”以19%的選票成為第三大黨。極右翼政黨丹麥人民黨,佔了國會179個席位中的25個。瑞典民主黨獲得5.7%的選票,2010年9月首度進入國會。

  此外,歐洲政治風向也發生變化,紛紛收緊文化政策。2010年10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宣佈多元文化政策破産。今年2月,英國首相卡梅倫指責多元文化政策“隔離社群”,為伊斯蘭極端主義煽風點火。法國總統薩科齊更下令禁止法國穆斯林婦女戴面紗,甚至驅趕吉卜賽人,試圖建立單一社會。

  極右更新宣傳手段

  佈雷維克不僅通過網絡發佈行動“宣言”,還曾在著名的YouTube網站上公佈了一段名為《2083聖殿騎士》的宣傳短片。在這部時長12分鐘的影片裏,他身穿潛水衣,手持武器,號召人們反對穆斯林。

  德國著名的青年保護網經過統計發現,一些團體近來通過博客、影音網站及網絡聊天室,越來越頻繁地宣傳極右派思想。在YouTube網站上,有190支宣傳片在鼓吹極右思想,號召人們參加極右團體的聚會,影片的點擊率高達17萬。

  另據俄羅斯媒體爆料,挪威血案發生後,俄羅斯一些極右翼組織視佈雷維克為“白種人的英雄”。在俄羅斯一個著名的社交網站上,竟然出現了7個右翼團體,對他的觀點和暴行表示支持。

  英國以排外著稱的“保衛英格蘭陣線”宣稱,在社交網站Facebook上,該組織擁有10萬名支持者,每天能收到數不勝數的評論和回復。《每日郵報》報道,在2011年2月的一項民意調查中,48%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極右翼組織放棄使用暴力,他們將對反移民和反伊斯蘭主義的極端政策表示支持,甚至反對修建伊斯蘭廟宇。

  歐洲政治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極右組織通過網絡宣傳反穆斯林和排外主義,營造激進的政治輿論氛圍,可能會建立種族仇恨,導致社會暴力和個人極端主義氾濫。

  移民引發排外情緒

  二戰之後,法西斯納粹遭到打壓,歐洲普遍推行“種族平等”和“多元文化”的寬鬆政策,歐洲極右勢力一時間進入低潮。

  針對近期的極右勢力“回潮”現象,反恐專家凱特爾森説,隨著中東、北非和阿拉伯世界戰亂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移民涌入歐洲,尤其是移民政策寬鬆的北歐,而新移民能在歐盟各國家間自由流動,加劇歐洲本土民眾就業困難,給國家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全球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的出現,更催化了這些效應,隨之,激起了本土的排外情緒,極右翼勢力借此得以擴張。

  此外,歐洲宗教界高喊歐洲日漸被伊斯蘭化,正在喪失傳統的歐洲文化特徵,號召歐洲人抵制伊斯蘭宗教,捍衛基督教義和文化。這些觀點為極右勢力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馮中豪)

責任編輯:陳琰

熱詞:

  • 佈雷維克
  • 1986年
  • Facebook
  • Twitter
  • 槍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