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IMF報告偏袒西方利益 壓人民幣升值有失公允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3日 14: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2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495,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改寫匯改以來新高紀錄。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已經升值逾20%。

  然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卻在21日發佈對中國的2011年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稱人民幣匯率被低估,要求中國放手允許人民幣進一步升值。

  中國駐IMF代理隨後發佈一份長達6頁的聲明,反駁關於人民幣匯率的報告。聲明稱,中國轉型消費主導經濟萎靡不振,是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全球危機與經濟不景氣對中國經濟的財政表現與支出結構造成負面影響。外部危機嚴重阻礙中國改革,特別是人民幣匯率改革。

  中國始終頂住貶值壓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這份報告稱,人民幣按均衡實際有效匯率法、外部可持續性法和宏觀經濟平衡法衡量的低估程度分別為3%、17%和23%,以此再度敦促中國讓人民幣升值。

  但這一評估結論遭到了中國的反駁。中國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發佈的聲明駁斥稱,在繼續改善匯率形成機制方面中國已取得進展,不應根據對未來經常賬戶的不確定預測來評估幣值低估程度,並強調人民幣匯率正在向均衡水平靠攏,預期這一過程在中期內將持續下去。

  中國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何建雄表示,主要先進經濟體的大規模非常規寬鬆政策不僅助長了通脹壓力,還導致投機性資本流入新興市場國家。相關報告沒有提及中國作為全球穩定和增長的重要來源所發揮的作用,在許多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匯率最近出現大幅貶值的情況下,中國始終抵住貶值壓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方面在重點關注出口份額上升的同時,卻忽略了中國進口份額的急劇上升。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對外貿易研究部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自從去年6月中國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已超過5%,由於美元在全球貿易流動中所佔的巨大份額,對美元的升值幅度最能反映人民幣在整個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情況,因此,儘管人民幣可能對其他貨幣有所貶值,但認為人民幣被低估的説法是站不住腳的。

  用升值解決通脹是南轅北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採用人民幣升值來緩解通脹和房地産泡沫等風險,因為人民幣升值可以幫助降低油價、食品價格和其他進口産品的價格。報告稱,僅靠現行匯率機制,可能僅能在應對全球經濟失衡方面發揮溫和作用,而人民幣被低估阻礙了中國內部的經濟再平衡進程。

  對此説法,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並不認同。他舉例稱,2007年美國就敦促越南盾升值來抗衡石油價格,但最後越南盾的升值速度趕不上原油的漲價速度,不但沒佔到便宜,反倒讓自己陷入了金融危機。

  中國屬於輸入型通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方法根本無濟於事。只要歐美債務危機存在,熱錢就會涌入中國,導致貨幣量繼續膨脹、消費價格繼續上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應該關注歐美的低息政策,敦促美國儘快退出寬鬆貨幣政策。”孫立堅説。

  梅新育説,我們的通脹主要是輸入性通脹,來源於美聯儲的道德風險,即通過寬鬆貨幣政策轉嫁通脹壓力的做法,人民幣升值消除不了美聯儲的道德壓力,對解決輸入通脹沒有用處。梅新育進一步分析説,輸入性通脹主要來源於價格傳導和流動性機制,從價格傳導機制來看,是國際大宗初級商品價格上漲傳導到國內的價格上漲,由於初級市場是個賣方壟斷的市場,不論人民幣如何升值,壟斷的賣方都會相應跟進抬高價格,對解決價格傳導造成的輸入性通脹無益。而從流動性通脹傳導來看,相當部分是通過資本流動形成的,一旦抬高人民幣匯率,只會更加刺激資本流入,因此通過人民幣升值的做法來解決通脹無異於南轅北轍。

  升值對中國弊多利少

  “如果匯率過快升值的話,對中國的出口貿易將産生比較大的衝擊,特別是對中國技術和資本含量比較高的産品和成套設備,由於出口週期長,相應的匯率風險也更大。”梅新育説。

  而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謝太峰則對本報記者説,升值是雙刃劍,對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人民幣升值當然是好事,對進口也是有利的,但總的來説,對中國經濟是弊大於利。人民幣升值將給外向型中小企業帶來巨大困難,這些企業一方面在國內融資難,另一方面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而這些企業能吸引大量的就業,所以人民幣升值對外向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是不利的。

  梅新育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次推出的這份報告體現了其職員構成的缺陷,由於其職員大部分是發達國家人員,越是技術性人員和高層人員中,來自發達國家的人越多,即使一些來自非發達國家人員,也是在發達國家接受教育的多,其出身和教育背景相當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眼界,無形之中更傾向於從西方國家的利益來解讀,而從發展中國家利益考慮的較少。

  “中國是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決不會屈從於外界壓力,別指望中國會犧牲産業提升等不合實際地升值人民幣。”梅新育説。本報記者 葉曉楠
責任編輯:李漢森

熱詞:

  • 人民幣升值
  • IMF
  • 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