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新聞集團首席執行官默多克面臨下臺壓力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9日 03: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瀟湘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世界新聞報》竊聽事件愈演愈烈。17日,倫敦警察局長保羅斯蒂芬森因被指責與《世界新聞報》及新聞國際公司高層交往甚密而宣佈辭職。當天,該報所屬的國際新聞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布魯克斯被倫敦警方逮捕,後於午夜被保釋。要默多克下臺走人的呼聲也隨之而起。據新華社電

  斯蒂芬森

  竊聽案調查不力,還變相受賄

  17日,倫敦警察局長保羅斯蒂芬森因被指責與《世界新聞報》及新聞國際公司高層交往甚密而宣佈辭職。

  按路透社説法,斯蒂芬森請辭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對警方調查竊聽事件不力負有責任,二是個人變相受賄。保羅斯蒂芬森是英國最高警銜警官。

  “我向王宮、內政大臣以及(倫敦)市長通報了我辭去倫敦警察局長職務的意向,”斯蒂芬森17日晚間在一份聲明中説。

  聲明中,斯蒂芬森談及兩方面失誤。一是警方未能及時發現《世界新聞報》“竊聽範圍如此之廣”,未能阻止竊聽事件的擴大蔓延;二是警方和《世界新聞報》上級主管企業新聞國際公司高層間存在關聯,特別是與該報前副主編尼爾沃利斯“有染”。

  斯蒂芬森擔任倫敦警察局長期間,沃利斯一度被任命為倫敦警察局新聞聯絡顧問。幾天前,他因捲入竊聽案遭拘留,媒體傳出斯蒂芬森曾收受他變相賄賂的消息。

  今年1月,腿骨受傷的斯蒂芬森曾前往赫特福德郡錢普尼溫泉浴場療養,費用據傳高達1.9萬美元,而這座溫泉浴場的公關顧問正是沃利斯。

  倫敦市長鮑裏斯約翰遜説,斯蒂芬森的辭職決定相當明智,特別是在倫敦警察局明年將承擔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安保“大任務”之際。他先前嚴厲責備倫敦警方處理竊聽事件的方式。

  斯蒂芬森本人也提到,“時間緊迫,我們正面臨奧運會繁重警務的挑戰。應當避免在奧運會期間警察高層換人的可能。”

  斯蒂芬森現年57歲,從事警務工作36年,2005年起任倫敦警察局副局長,擔任局長兩年有餘。

  默多克

  再次道歉,

  面臨下臺壓力

  默多克17日在英國多家主要報紙以“糾正錯誤”為標題發佈道歉公告説,新聞集團將協助警方調查竊聽案和警察受賄案,做錯事的人將“無處藏身”。

  “可能需要花些時間重塑信任和信心,”公告説,“不過,我們有決心,不辜負讀者、同事和夥伴期望。”

  這是默多克連續第二天發表類似公告。

  自新聞集團旗下《世界新聞報》曝出非法竊聽遇害女孩手機語音信箱醜聞後,新聞集團股票市值下跌13%。

  英國證券交易商德利普雷幫公司首席執行官特裏史密斯説:“默多克應該走人,因為這符合每個人的最佳利益。”

  “默多克將承受更大壓力,”史密斯説,“人們以前不敢靠近的原因之一是他在媒體圈勢力強大,於是害怕與他交鋒。現在這種擔心已經消退許多。”

  彭博社報道,多名與默多克家族和新聞集團董事會關係密切的人士上周説,默多克不妨放棄首席執行官職位,繼續充任集團董事長。

  一名與默多克家族和新聞集團董事會關係密切的人士上周説,如果默多克家族在新聞集團的地位削弱,新聞集團首席運營官蔡斯凱里將受命為臨時首席執行官。

  即使默多克辭去首席執行官,同時他兒子決定另謀高就,默多克家族仍然把持新聞集團12%的股份和39%的投票權。

  布魯克斯

  31歲任主編,終因“獨特”報道方式栽跟頭

  國際新聞公司前首席執行官麗貝卡布魯克斯17日遭英國警方逮捕,後獲保釋。3天內,43歲的她從英國最有權勢的女性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之一變為竊聽電話和腐敗行為嫌疑人。

  作為媒體大亨魯珀特默多克的得力幹將,布魯克斯20年間由一名報社普通員工晉陞為新聞集團英國分支的首席執行官,以獨家報道成名,終因“獨特”報道方式付出代價。

  2000年,31歲的布魯克斯擔任《世界新聞報》主編時,為吸引讀者的“眼球”,該報刊登更多明星醜聞和娛樂新聞,同時開始加大挖掘獨家新聞的力度。

  2009年,布魯克斯升任國際新聞公司首席執行官,進入默多克核心決策圈。她本人與知名政界人士的私人往來經常成為頭版報道的對象。

  默多克長期把布魯克斯視為心腹,甚至是“家人”。

  《世界新聞報》所涉及的部分竊聽事件發生在布魯克斯充任報社主編期間,她卻堅稱自己不知情。按多名《世界新聞報》前僱員的説法,布魯克斯的説法不可信。

  這些僱員告訴路透社記者,布魯克斯和她的繼任者安迪庫爾森經常“盤問”報社新聞組成員,以確認消息來源。另外,報社預算受嚴格控制,管理層不可能忽視雇人獲取信息的花費。

  獨家報道的壓力使報社記者和編輯獲取信息的方式極少受到內部質疑。“我不知道人們是否意識到一些手段違法,報社的文化是‘別被逮住’,”一名前僱員説。

  這名前僱員介紹,記者通常不會主動尋求私家偵探協助。不過,撰寫有價值的新聞題材時如果遇到困難,他們會爭取主管編輯“幫助”。

  [分析]

  拉扯“竊聽黑幕”之手“竊聽黑幕”之水越來越深,已不是一起簡單的偶發事件。有英國媒體評論説,這起事件動搖了公眾對警察、媒體和政界的信任。這三者交織而成的社會生態,成為拉扯“竊聽黑幕”的有形無形之手。

  《世界新聞報》能夠“順利”踐行“不惜一切代價找到新聞”的“價值理念”,背後可能有權力機構的“影子”。英國首相卡梅倫的前媒體主管庫爾森,在擔任《世界新聞報》高級編輯時,就曾宣揚“不惜一切代價找到新聞”,而以賄賂向權力尋援則用來“鋪路”。

  據英國媒體報道,倫敦警察局長斯蒂芬森曾多次接受《世界新聞報》的“美意”。如果斯蒂芬森一邊拿著納稅人的錢做局長,一邊卻收取侵犯公眾隱私等權利的機構和個人的好處,那麼他實際上也喪失了“底線”。

  《世界新聞報》一而再、再而三侵犯公民權利,政府的監管卻明顯缺失。事實上,它與英國政界也有著複雜的聯絡。據報道,因竊聽醜聞而從政府離職的庫爾森,曾在促使《太陽報》支持保守黨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政治學教授貝爾指出,竊聽事件“幾乎成為英國的治理危機”,“人們感覺事態已超出控制”。

  《世界新聞報》喪失職業倫理、越過社會底線,其所做所為並不是孤立發生的。傳統嚴肅報紙《星期日泰晤士報》曾竊聽英國前首相布朗。

責任編輯:孫繼禮

熱詞:

  • 世界新聞報
  • 默多克
  • 新聞集團
  • 庫爾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