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視頻]媒體-焦點二:竊聽醜聞成為英國版“水門事件”?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1日 13: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236047fe8ecd4353fa631982f1d353cf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中國新聞):主持人:《世界新聞報》的停刊並不能阻止英國竊聽醜聞持續發酵,分析人士認為,事件不斷升級,首相受到衝擊。

    1、美聯社 竊聽醜聞並不新鮮

    《世界新聞報》,這家默多克麾下的報刊屢有獨家猛料,堪稱新聞界的“堂?吉訶德”。從1968年收購《世界新聞報》開始,默多克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就控制了英國傳媒。默多克不僅僅控制著英國的媒體,他還主宰著這個國家的公共生活。包括首相在內的英國政治家都對默多克敬畏有加。一次又一次,默多克利用手中的傳媒毀掉了英國政客的政治生命。默多克甚至聲稱,他可以左右英國大選的結果。於是,儘管《世界新聞報》竊聽案數年前已經披露,卻得到了很多政客的保護。例如上次選舉之前,布萊爾讓布朗試圖説服工黨議員湯姆?沃森不要把《世界新聞報》的竊聽事件鬧大。

    2、英國《獨立報》 醜聞波及英國首相

    由於卡梅倫曾經的得力助手、現年43歲庫爾森曾任《世界新聞報》主編。他因涉嫌在那期間存在與電話竊聽有關的違法行為,已被警方逮捕。這樣的牽連讓卡梅倫處境尷尬。雖然卡梅倫不可能是《世界新聞報》竊聽事件的幕後主使,但如果他在掩蓋當年明知庫爾森所作所為仍然雇傭他的事實,有可能讓竊聽醜聞發展成為英國版的“水門事件”。因為,當年導致美國總統尼克松下臺的並不是安裝竊聽器的行為,而是後來他一系列掩蓋真相的行為。對於國家領導人來説,掩蓋真相比竊聽更令人難以容忍。因此,卡梅倫正試圖平息公眾對他處理竊聽醜聞不力的憤怒。

    3、路透社 誰葬送了《世界新聞報》?

    隨著對《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的深入調查,警方發現遭到竊聽的人數越來越多,受害者可能達4000人。英國首相卡梅倫認為,媒體的自我監管已經失效,需要設立一個獨立於媒體和政府的新機構負責監督媒體遵守行業標準。業內人士表示,多年來,英國報業市場競爭激烈,又面臨電視和網絡雙重壓力,《世界新聞報》等小報,為爭奪市場份額,不擇手段挖掘內幕故事和曝光名人隱私,大量使用暴力和色情照片,在標題和內容上也極盡煽動之能事。如今,《世界新聞報》正用它的倒閉為世界媒體提供了反面教材。

    4、新加坡《聯合早報》 非法監聽漸成業界慣例?

    在英國電話竊聽是違法的,但電話竊聽的報紙不止《世界新聞報》一家,這已經不算什麼秘密。《世界新聞報》的前編輯保羅?麥克馬倫甚至表示,非法監聽已是業界慣例。這不禁讓人們反思:新聞從業者應該如何保持職業操守?新聞機構又需要堅守哪些道德底線?或許,對於新聞從業者來説,不能傷害採訪對象權益是最起碼的要求。英國竊聽醜聞將最終導致加強新聞監管及新聞界的自我監管。

    視頻編輯:蘇志剛 文字編輯:鄧喜婷

     

責任編輯:劉一

熱詞:

  • 竊聽醜聞
  • 英國版
  • 水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