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24小時混亂定調日本核危機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4日 09: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楊舒怡)那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地震觸發海嘯,揭開一場危機的序幕。美聯社採訪幾十名日本政府官員、核電站工人和核電專家,調閱成百上千頁文件,本月3日揭秘福島第一核電站出現險情最初24小時的事態進展。記者發現,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在應對之初準備不足、困惑忙亂、沒有坦率面對公眾、不能果斷作出決定,為後續搶險“設下基調”。

  政府無從獲知確切信息

  3月11日下午,首相菅直人在國會參議院就政治獻金問題接受質詢。14時46分,國會大樓開始晃動,會議當即中斷。大樓晃動減弱後,菅直人趕往剛剛成立的緊急救災司令部,15時37分召集多名高級顧問開會。

  強震觸發海嘯後,政府工作組得知一些沿海村莊徹底消失在海水中。大學時代主修應用物理學的菅直人隨即把注意力轉向福島第一核電站。據首相高級顧問下村健一(音譯)回憶,菅直人較早意識到這座核電站可能不妙,要求立即評估狀況。然而,東京電力公司陷入混亂,辦公室電話無人接聽,社長清水正孝身處外地。

  美聯社評論,震後最關鍵的幾個小時內,政府無從獲取電站的確切信息,處於“蒙著眼睛飛行”狀態。正如菅直人默念的,“這將是一場災難”。

  情況惡化速度以分鐘計

  地震後不到一分鐘,1號、2號和3號機組在自動保護系統作用下停止運行。15時27分,海嘯的第一波海水涌至廠房,浪高大約4米,沒有漫過10米高的防波堤。15時35分,第二波海水涌至並侵入廠區,水位標記顯示浪高15米。

  負責監控1號和2號機組的A組人員發現,電站內越來越糟糕,惡化速度以分鐘計。15時37分、1號機組 “跳閘”。緊接著停電。15時41分,2號機組失去電力供應。幾分鐘後,關鍵儀器停止讀數。

  15時50分,幾座反應堆狀況不明,A組記錄:“水位不明。”如果不及時補水,堆芯冷卻水將蒸發殆盡,燃料棒可能熔毀。15時52分,A組記錄:“應急堆芯冷卻系統無法注水。”這意味著,防止堆芯溫度過高的後備系統徹底失靈。

  海嘯後一小時,A組絕望地要求出動應急供電車。但是,供電車抵達並與機組聯機時,為時已晚。

  東電兩度猶豫貽誤時機

  截至當天傍晚,1號機組供電中斷、冷卻系統失靈,情況危急。隨著溫度升高、壓力增大,燃料棒裏的鈾丸開始熔化並滲出鋯罩。鋯罩溫度升至1200攝氏度後,與水作用生成氫氣。

  19時45分,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説:“我們宣佈進入核緊急狀態。我重申,沒有輻射泄漏,今後也不會泄漏。”

  他錯了。最新公開的東電內部文件顯示,17時30分、即那場新聞發佈會召開前兩個多小時,廠區內檢測出輻射異常。只是,直到21時以後,東電才把相關數據傳真給政府部門。

  當時東電需要做兩件事:釋放蒸氣,以緩解反應堆壓力容器內的壓力;注入海水,以有效冷卻機組。21時許、即海嘯5個多小時後,政府施壓東電,要求立即釋放蒸氣。東電猶豫不決。

  次日淩晨3時5分,經濟産業大臣海江田萬里建議東電宣佈釋放1號機組壓力容器內的蒸氣。這時,堆芯壓力已達到最大允許值的兩倍,逼近東電制訂的釋放蒸氣標準。

  將近4小時後、即6時50分,海江田萬里命令東電釋放蒸氣。由於輻射值太高,工人不得不放棄手動開啟閥門。他們嘗試遠程遙控開啟閥門,卻一再失敗。

  7時11分,菅直人抵達核電站。廠區外,一切看似正常。廠房內,一片混亂。工人或忙於作業,或過度疲倦,懶得向菅直人打招呼。菅直人朝東電管理層嚷道,為何還沒開始釋放蒸氣、注入冷卻水。8時,菅直人啟程返回東京。東電後來承認,就在那時,1號機組堆芯大部分已經熔毀,2號、3號機組接近這一狀況。

  14時30分,釋放蒸氣成功,但是,不到半小時後,冷卻水枯竭,意味著東電必須立即泵入海水降溫。

  東電管理層再度遲疑。15時36分、即海嘯來襲24小時後,1號機組發生氫氣爆炸;後來幾天內,2號、3號和4號機組氫氣爆炸……

責任編輯:陳琰

熱詞:

  • 東電
  • 菅直人
  • 地震觸發
  • 核危機
  • 核電站
  • 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