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德國研究人員建議為歐洲腸疫致病菌更名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6日 14: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德國亥姆霍茨感染研究中心提供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顯微照片。 新華社發

  新華網柏林6月15日電(記者 班瑋)一個月來在德國等歐洲國家造成大範圍腸病疫情的致病菌一直被稱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但德國哥廷根大學的研究人員15日提出,應該將這種病菌更名為“腸聚集黏附性大腸桿菌”,以反映它的特性。

  哥廷根大學研究人員説,他們對從德國漢堡兩名患者身上分離出的致病菌進行了基因測序,發現它有超過96%的遺傳物質與一種腸聚集性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相同。所不同的是前者借助噬菌體的幫助,從其他大腸桿菌那裏獲得了一個能産生志賀樣毒素的基因。

  志賀樣毒素是一種蛋白質毒素,由某些種類的大腸桿菌分泌,能導致腹瀉、出血性結腸炎和溶血性尿毒綜合徵。上述基因組合造就了新菌株的特殊危險性:它的細胞通過黏附和聚集可在腸道內形成一大塊感染灶,同時釋放出危害性很強的毒素。此外,這種病菌細胞內的耐藥遺傳因子還使它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

  此前已有科研小組通過基因測序發現,這次疫情的致病菌與常見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有很大不同。由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中方研究機構和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組認為,本次疫情的致病菌是一種新型大腸桿菌,混合了腸聚集性大腸桿菌和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基因成分。

  德國明斯特大學的研究組也確認了致病菌在基因上的雜合特性,但認為它並非全新病菌,而是一種曾導致少數感染病例的罕見大腸桿菌的變種。

  資料圖片:這是5月30日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提供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新華社/法新

責任編輯:黃田園

熱詞:

  • 德國
  • 研究人員
  • 歐洲腸疫
  • 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