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紐約自由職業者“共享辦公室” 網絡上成紅人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4日 15: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週末視窗

  美國紐約一群自由職業者,從事不同行業,卻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自稱“工作室室友”。

  這群特殊“室友”在網上擁有數以十萬計“粉絲”,堪稱網絡時代“弄潮兒”。他們選擇“共享辦公室”,不僅為降低辦公成本而“精打細算”,更因為各界從業者的面對面交流有助掌握時尚資訊、激發創意靈感,在電子通訊手段盛行的今天尤顯珍貴。

  做個資訊達人

  這間辦公室名為“工作室室友”,位於紐約布魯克林區曼哈頓大橋附近。

  《紐約時報》記者戴維霍克曼今年4月走進這間辦公室(上圖)時,看到一幅忙碌而輕鬆的場面。長方形的工作室四面墻全部刷白。在辦公室最裏頭,網名為“瑞士小姐”的博客寫手蒂娜羅思艾森伯格正與幾名創意策劃專家交流創作心得。房間另一頭,文化策展人瑪麗亞波波娃正在網上發佈文章《關於幸福的藝術與科學的必讀書》。她旁邊是相互打趣的兩名網頁開發員,其他人則在忙碌間隙填寫和傳遞午餐訂單。工作室內瀰漫著美國搖滾樂隊ZZ Top的音樂,在音樂聲和電腦鍵盤敲擊聲中,兩隻小狗打著瞌睡……

  共有26人在這裡辦公,他們中有作家、網頁設計師、插圖畫家和媒體工作者等等。5年前,這群自由職業者互不相識,各自尋覓提供無線網絡信號的咖啡館作為工作場所。如今,他們每月支付500美元,在同一間工作室中租用辦公桌,成為“室友”。

  談及加入“工作室室友”的原因,艾森伯格説:“我們固然可以在家辦公,但為什麼要那樣做呢?我就喜歡整天待在癡迷工作、富有創意的人身邊。這有助我們理解撲面而來的信息。”

  北美地區類似的辦公室數量今年2月達到342間,比去年10月增加16%。

  紐約市擁有數十間“共享辦公室”。這些辦公室各具特色,面向不同人群。例如,位於布魯克林區北部的“比薩島”辦公室專供女性漫畫家使用,而位於曼哈頓下城的“新辦公城”則向所有人開放,但租用者必須遵守3條“室規”,即出勤、帶工作來做以及不搗亂。

  “工作室室友”租戶看似忙於互不關聯的工作,卻擁有一個共同點,即對時尚資訊的敏銳把握。用霍克曼的話來説,他們是一個“特別受資訊影響、同時也別具影響力的群體”。

  這些“室友”在微博客網站“推特”上擁有數十萬“粉絲”,在地理定位服務網站Foursquare、社交網站“臉譜”和他們各自博客上的擁躉則更多。

  另一名“室友”波波娃在“推特”擁有6萬“粉絲”。她還創建了一個探討藝術創意的博客,吸引了從喜劇演員到大學教授的各界人士。在追蹤“推特”用戶情況的研究機構Twitalyzer的評選中,波波娃名列最具影響力用戶之一,在“推特”上的風頭蓋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主播安德森庫珀、美國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薩拉佩林和影視明星賈斯汀廷伯萊克等名人。

  尋求“面對面”互動

  作家蕾切爾波茨曼倡導網絡時代合作消費。她認為,從原先“各自為戰”到如今結成“工作室室友”,自由職業者文化正處於轉型期,從“我的文化”變為“我們的文化”。這種轉變緣於人們交流和表達方式的改變。

  “人們尋求表達個人觀點,但希望通過一種更為社交化的方式,”波茨曼説,“他們嘗試了‘推特’和‘臉譜’等虛擬方式,如今尋求面對面的互動。”

  這種互動,以及由此引發的智慧交鋒和靈感迸發,在“工作室室友”的午餐時間得到充分體現。

  午飯時,“室友”們端著外賣餐盒圍坐一桌,有時邀來一些媒體和設計公司同仁,天南地北侃談,話題的轉移和思維的跳躍讓旁人“難以插進一句話”。

  與其他“室友”的自由職業者身份不同,波波娃在全球性廣告公司TBWAT擁有一份全職工作,但公司允許她在這間“共享工作室”辦公。談及原因,波波娃説,公司發現,“我在這個能夠把握創意文化和技術脈搏的環境中工作更有價值”。

  匯聚人脈可創收

  如果説“工作室室友”引人之處在於能夠激發創意靈感,那麼位於曼哈頓的另一間共享辦公室“大會”則著眼于讓成員“賺錢”。

  這間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辦公室設有100個辦公位,擁有配備在線電話系統Skype的演示室、寬大的會議桌,以及一個由多名各行業資深人士組成的經紀團隊。分享這間辦公室的“室友”不乏名人,如電子商務網站Etsy創辦人克裏斯馬圭爾、原《紐約時報》美食專欄作家阿曼達赫瑟和“臉譜”網站創辦人之一克裏斯休斯等等。

  更具吸引力的是,這裡每週舉辦數十場向公眾開放的課程和講座,邀請各界專家為年輕創業者介紹行業動態。

  “這讓我感覺回到校園,”新興藝術網站Art.sy創辦人卡特克利夫蘭説。

  克利夫蘭每週在“大會”辦公7天,常常幹到深夜。他認為,在這裡辦公,自己與“有智慧、人脈和激情且希望改變世界的人”在一起,這“十分激勵人心”。

  人脈匯聚為“駐紮”這裡的創業者帶來切實利益。一家名為“盈利”的新興企業借助“大會”成員人脈,成功融資110萬美元。

  大概因為如此的人脈優勢,“大會”創辦3個月來所有的辦公位租訂一空。

  (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