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首個艾滋病治愈病例出現 移植骨髓後獲抗體(圖)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20: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羊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終結艾滋還有多遠?

  抗艾30年,全球首例艾滋病患者治愈

世界第一個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蒂莫西雷布朗 資料圖片

  對於醫生胡特而言,病人蒂莫西雷布朗就像漆黑抗艾研究道路上的一道亮光。這名被冠以“柏林病人”的特殊病患同時兼有白血病和艾滋病。在醫學界看來,布朗已經是即將踏入墳墓的人,然而在接受骨髓移植後,布朗竟然奇跡般得以重生。這一事件震驚了整個醫學界,醫生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醫學界的奇跡:終結艾滋。

  從1981年6月5日人類發現HIV病毒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30年。就在HIV30歲之際,世界醫療科技領域已吹響消滅號角,將全力把這種可怕的病毒從世界上消除。這種動力的來源,一是科學的進步;二是金錢壓力的迫使。據悉,僅在全球發展中國家,每年用於艾滋病治療的費用就已高達13億美元。如果繼續下去,到2031年這一數字將會變為現在的三倍。諾貝爾獎得主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表示:“艾滋病患者長期用藥會帶來大量的花費,我們必須要找到治愈他們的方法,我們會不斷地努力,直至找到。”

  無心插柳

  ———發現骨髓移植法是巧合

  蒂莫西雷布朗是一名美國白血病患者,並同時患有艾滋病。2007年他來到柏林找到了胡特醫生。胡特醫生是一名腫瘤病和血液病專家,現工作于德國西南部的海德堡大學。胡特説:“當時布朗的狀態非常不好,病情正在惡化,幾乎已經到了死亡的邊緣。”隨即,胡特做出一個決定:進行骨髓移植,先治白血病。結果卻出人意料,經過3年來的臨床觀察,這次移植同時治愈了布朗的艾滋病。原來,骨髓捐獻者的配型不僅非常吻合,而且骨髓中還有一種能天然抵禦艾滋病病毒的變異基因。據以往研究發現,這種變異基因只在少數北歐人體內存在。

  “真的不敢相信,我們治愈艾滋病的新方法竟然是這樣開始的。”6月2日胡特對路透社記者説,“因為布朗患有艾滋病,本以為做完骨髓移植手術他依然會離開這個世界。真的沒有想到,他竟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還成為世界第一個被治愈的艾滋病病人。現在,他體內已經沒有艾滋病病毒了,已經不再吃藥。”

  對於這種骨髓移植方法,大多數科學家則表示,不可能用於其他艾滋病患者。骨髓移植方法費用高昂、複雜、充滿風險,而且在這個方法中,需要找到特殊的捐獻者———體內具有抵禦艾滋病病毒基因的人。據目前研究所知,北歐人的後裔具有這一特徵。因此,要找到準確的骨髓捐獻者很難,這一部分捐獻者只佔所有捐獻者的一小部分。

  去年,馬裏蘭大學的博士羅伯特加洛直率地表達了他的反對意見:“這個方法不具有實踐性,會害死很多人。”

  面對這項新成果,諾貝爾獎得主西諾西則表示:“雖然這種方法花費巨大、風險也很大,但是從科研人員的角度來看,我不得不説這是一項進步,起碼它告訴我們艾滋病是可以治愈的。”

  美國國家衛生局日前提出一項資助艾滋病治愈方法研究計劃,這項計劃共分為四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將投入8.5億美元。

  研究動力

  ———迫於全球抗艾資金壓力

  1981年6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週刊》上介紹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5個年輕的艾滋病病人,全部都是同性戀者。”在資料中這樣記載著。據聯合國所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天仍有7100多人感染艾滋病。

  在不發達國家,一個艾滋病患者每年花費在醫藥費上的開銷大約為150美元;在發達國家,例如美國,一個患者大約則要花費20000美元。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不發達國家,當這些開銷加在一起,這個數字無疑是巨大的。

  據一項由非政府組織發起的名為AIDS2031的活動顯示,到2031年不發達國家每年需要花費35億美元在防艾和抗艾行動上,而這一數字目前為每年13億美元。對於發達國家而言,20年後,每年將要花費50億到60億美元。

  “很清楚,我們現在需要找到一個可行性的方法去治愈艾滋病,而不是僅僅應對艾滋病患者的發熱症狀。”澳大利亞墨爾本的莫納什大學艾滋病問題專家莎倫盧恩説。

  取得成就

  ———基因療法和抗艾新藥等

  治療艾滋病的終極目標是讓病人停止用藥,這將減少每年大約12億美元的抗艾藥物需求。這一消息或許對於制藥商例如輝瑞、葛蘭素史克、默克等公司不是一個好消息。雖然要得到能夠普遍推廣的治療艾滋病方法還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布朗的新發現,為艾滋病科研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布朗的發現告訴我們,我們可以讓一個人的細胞變得能夠抵禦HIV病毒,然後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最終攻克病魔。”盧因説。

  目前一些科學家正在模擬“柏林病人”案例的做法,並且已經取得初步的進展。關於研究原理,簡單地説主要是採用基因治療法從病人體內取出一些細胞,然後在實驗室中將其培養成具有抗HIV病毒的細胞,最後再放回病人體內,並期望這些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細胞能夠在病人體內成活進而不斷繁殖。

  今年早些時候在柏林舉行的HIV研討會上,美國科學家提供了一系列的研究資料:從6個艾滋病病人的體內取出血細胞,然後去除其中的CCR5基因,再放回病人體內。這個工作就像是用剪刀剪掉細胞DNA中有問題的部分,然後再將它縫合,放回病人體內。這個母細胞就可以通過在人體內不斷地繁殖産生新的健康細胞,從而抵禦艾滋。

  在研討會上,科學家們還提出了喚醒體內HIV細胞並殺死的方法。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期,人們發現HIV病毒可以把自己隱藏在免疫系統內的T細胞中,然後“沉睡”下去。如果HIV病毒躲避起來的話,就會使藥物無法消滅它們。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抗艾藥物無法治愈艾滋病的一個原因。

  “如果當它在一個細胞中‘睡去’,它將會永遠地待在那裏,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藥物無法把它們徹底消滅的原因。”盧恩説。盧恩和她的科研團隊已經研製出一種新的藥物名為SAHA,據信這種藥可喚醒那些沉睡的HIV細胞。接下來盧恩和她的團隊將對SAHA做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本期編譯 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