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班加西漸具國家主體特徵 利反對派“部長”名單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1日 15: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利比亞局勢動蕩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

  “卡扎菲軍隊將在未來一兩天內重新控制班加西。”這是3月初,《環球時報》戰地記者一進班加西時,聽到當地人説的話。從2月16日這個利比亞反對派大本營第一次喊出“卡扎菲下臺”的口號至今,剛過百天。但這百天之內,利比亞戰場上已風雲變幻,在很多人看來,雙方的較量已漸近尾聲。

  5月底,《環球時報》記者三進班加西,最明顯的感覺是,卡扎菲的影響力日益式微,而反對派武裝的外交和軍事力量明顯趨強,他們甚至已經謀劃好了未來政權各位“部長”的人事名單,而“後卡扎菲時代”也開始觸碰利比亞東部普通人的生活了。

  班加西漸具“國家主體”特徵

  3個月前,出入反對派武裝控制的利比亞東部地區易如反掌,媒體人只需告知“我是記者”便可以入境,其他人只要有足夠耐心也能等到邊界開放時入境。5月27日,當《環球時報》記者再度由埃及薩盧姆口岸入境利比亞東部時,發現這裡的邊防出入境管理已絲毫不亞於埃方:所有出入境的利比亞人和外國公民都得出示有效護照或旅行證明,詳細填寫出入境表格,並錄入電腦。

  記者入境則要比普通人麻煩。“你們需要得到班加西方面的特批才允許入境,”一位海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填好你供職媒體的背景、從業情況、到班加西住哪以及報道計劃,然後等班加西的電話批准。”這位海關人員還提醒説,“一會兒你的護照還得蓋我們東部的入境章,那就意味著你去不了卡扎菲管的西部了,如果後悔,現在回埃及還來得及。”一個半小時後,記者才被獲准入境,海關官員説:“既然我們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作為國家主體的邊防海關當然要嚴起來,希望你們能理解。”

  這幾天,在班加西穿梭的各國外交官也在增多。本報記者下榻的班加西UZU飯店留言板的最新通知是:意大利外長5月31日要與各國記者舉行見面會,意大利駐班加西領事館也于當天辦公。截至目前,已有卡塔爾、法國、塞內加爾、約旦、岡比亞、馬爾代夫、意大利、土耳其和科威特等國承認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為“合法政府”,而波蘭和俄羅斯承認其為“合法對話者”。

  相形之下,卡扎菲的外交空間不斷被壓縮。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先後要求卡扎菲下臺,代表非盟而來的南非總統祖馬也在爭取卡扎菲體面下臺的方式。不過,班加西人似乎並不介意各類調停。班加西東城秘密訓練基地的指揮官阿迪爾哈西告訴本報記者:“從政治和外交上説,卡扎菲已死,他做出何種決定現在已經不再重要。”

  6個密訓基地輸送“正規軍”

  3個月前,利比亞反對派武裝給初進班加西的《環球時報》記者最深的印像是“無組織無紀律的烏合之眾”,但3個月後他們已接近成為具有一定戰鬥力的“正規軍”。5月30日,利比亞反對派武裝對外宣佈,他們有了正式名稱“民族解放軍”。

  5月29日,本報記者抵達艾季達比耶前線,在西大門前線20公里處看到,反對派武裝的“格拉德”多管火箭炮分層次部署在十余平方公里的範圍內。艾季達比耶前線總指揮達烏德-埃薩曾是卡扎菲軍隊的少將,他向本報記者透露,自當日清晨6時起,反對派武裝的火箭炮群進行了一個月來的首次大反擊,反對派武裝有約840人參戰。在記者採訪的2個多小時裏,反對派武裝多管火箭炮群每隔5分鐘就群射一次。達烏德説:“我們現在武器彈藥充足,甚至有外國提供的秘密武器來對付卡扎菲的軍隊。”儘管他不願意透露秘密武器到底是什麼,但記者在20分鐘裏看見至少有6門“格拉德”多管火箭炮從後方駛抵前線。這一幕與記者3個月前看到反對派武裝除單兵武器外,幾乎沒有重武器的情況截然不同。

  不同的還有即將開赴米蘇拉塔前線的反對派武裝。3個月前,記者在班加西城東的秘密訓練基地裏看到的反對派武裝是清一色平民,在訓練中心接受兩三天訓練後,也就是剛剛懂得扣扳機就被送往前線,並且根本沒有任何建制,更不要説戰術戰法了。5月30日,記者再次走進這裡,注意到當天完成訓練立即開赴前線的反對派武裝幾乎是清一色的壯年男子。訓練基地指揮官阿迪爾哈西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只接收18歲以上的青年入伍,並且有身體條件與政治背景審核的要求。合格的男子留下來接受一個月輕重武器射擊和戰術訓練,考核合格後才可派往前線。雖説時間還是很倉促,但較以前好多了。”儘管本報記者獲准可以在訓練基地內拍照,但在拍攝了一名教官後還是被勒令刪除照片。哈西後來坦承:“不時有外國教官來這裡授課,他們都很職業。”顯然,記者當時拍到的就是一名西方國家的軍事教官。哈西以“軍事秘密”為由拒絕提供參訓人數,但卻承認:“這個基地每天都有像今天這麼多的受訓兵員結業開赴前線。”記者粗粗統計了一下,當天受訓的正好是一個加強連的規模,而班加西全城有約6個這樣的秘密訓練基地。

  由於每天都能得到“新鮮戰鬥力”的增援,所以卡在“的黎波裏咽喉”處的米蘇拉塔不但頂住了政府軍的輪番進攻,而且還將戰線向前推進了40公里。在的黎波裏以西,與突尼斯交界的邊境小鎮津坦也牢牢地控制在反對派的手中。

  除兵員素質明顯提升的反對派武裝外,“半島”電視臺5月30日在米蘇拉塔最前線還偶然拍到6名英軍特戰部隊士兵,他們均穿沙漠迷彩,裹著阿拉伯頭巾,全副武裝在前線協調反對派武裝與英軍武裝直升機共同攻擊政府軍行動事宜。

  紅綠燈、交警在東部重新上崗

  另一個與初進班加西時大相徑庭的感受是,這裡已初見較為正常的社會秩序。3個月前,本報記者的翻譯兼司機哈裏發總是抱怨説:“革命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大家都可以不遵守法規亂開車了。”但記者此次重返利比亞東部注意到,不僅在班加西,在利比亞東部幾乎所有的城市,紅綠燈和交警都重新上崗了。

  在班加西一家超市內,班加西洛洛亞商務公司經理、巴勒斯坦人傑瓦達特易卜拉欣告訴記者:“6顆裝的蘋果現在賣4.45第納爾(1利比亞第納爾約合5.383人民幣),這個價錢比戰前貴一些,超市裏的菜確實不新鮮,但青椒、西紅柿、土豆什麼的也都還充足。”家庭主婦弗裏婭告訴記者,她全家每天的生活開銷是50第納爾:“總體説還好,並沒有覺得特別缺什麼,不過,夜裏仍然不敢外出。”她還説,“全國過渡委員會”考慮到多數政府機構和公司均沒有正常上班,不少家庭收入面臨困難,因此現在根據家庭成員多少,發給每家200至250第納爾不等的補助:“只需要填好表格,遞交給相關機構就可以了。”

  媒體成為班加西發展最快的一個行業。戰前班加西當地報紙只有官方的《班加西日報》一家,如今卻有22家報紙和雜誌,其中高級銅版紙的《觀察與談論》還是英阿雙語的。此外,據美聯社報道,利比亞反對派5月30日晚組建了自己的首個衛星電視臺,據稱該電視臺的前身是由幾位利比亞人2月在互聯網建的一個視頻網站。

  隨著前線壓力的減緩,班加西已經著手治療戰爭創傷。《環球時報》記者在班加西醫院了解到,至少有1萬人有戰爭綜合徵,4000名兒童患有戰爭心理疾病。在班加西兒童醫院採訪時,記者恰好遇到非政府組織“利比亞光明未來”的成員。據組織者艾哈邁德介紹,他們主要通過組織孩子們繪畫,跟孩子母親和孩子交流,送他們禮品等進行心理創傷治療:“多數人都變得十分敏感,尖叫害怕。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讓他們忘記戰爭,感受平常生活。”不過,這家只有50余名成員,且從來沒社會慈善經驗的機構顯然很業餘,因此他們非常希望得到國際社會的幫助。

  強姦是這場戰爭給利比亞女性造成的最大傷害。《環球時報》記者在艾季達比耶醫院採訪外科醫生蘇萊曼拉法迪時得知,光是艾季達比耶一個城市,他知道的就有21名女性遭強姦的案例,“我們國家的宗教與文化背景讓受害者痛不欲生,她們想自殺或者想讓家人把她們殺掉以免家族蒙羞。同樣因為宗教和文化習俗,我們當醫生的雖然也想幫她們,但卻愛莫能助。”班加西兒童醫院的心理醫生謝格瓦表示,她所掌握的初步數據顯示,全國各地至少有259名女性遭強姦。

  反對派也有不少頭疼事

  在判定卡扎菲“政治死刑”之後,班加西反對派力量已緊鑼密鼓地著手“後卡扎菲利比亞”的各種安排。《環球時報》記者手中有一份“全國過渡委員會”最新人事任命名單,包括國防、財政、石油、司法、環境、內政、社會福利、衛生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部長”均已出爐。“全國過渡委員會”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委員稱:“過渡委員會的規模即將由現在的31人擴展到60多人,增加的人數來自利比亞西部和南部地區,包括卡扎菲所屬部族地區的代表。我們會在卡扎菲下臺後一年內舉行大選,而全國過渡委員會成員並不謀求未來政府的領導位置。”此外,未來“憲法”的起草也在進行中。

  無論結局如何,未來的利比亞政權都將面臨巨大挑戰,比如現在被困在利比亞與乍得邊境的4萬難民需要1000萬歐元的安置費,但迄今為止還沒有落實到位,而突尼斯與利比亞邊界的1600名利比亞難民也是頭疼事。

  最為關鍵的是,利比亞東部的原油儲備已經告罄,何時恢復生産遙遙無期。利比亞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新聞信息部經理阿卜杜拉賈裏爾馬尤夫告訴本報記者,儘管石油設施破壞並不嚴重,但考慮到油田都位於政府軍容易攻擊的地區,為保護油田員工安全,現在不能恢復生産。如果再停産一個月,那麼利比亞東部的汽油就會成大問題,最為重要的是,石油停産對於完全依賴石油出口的利比亞來説是致命打擊,而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也將“無錢可花”。(邱永崢 林美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