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國際觀察:IMF新總裁“亂戰” 英雄何須問出處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6日 19: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IMF總裁卡恩涉嫌性侵犯被捕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題:

  IMF新總裁“亂戰” 英雄何須問出處

  中新社記者 肖欣

  卡恩因“性醜聞”意外退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新總裁之爭23日甫一拉開便陷入亂戰:法國財長拉加德25日在巴黎宣佈參選,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隨後表示“全力支持”;但金磚國家公開聲明反對歐洲人執掌IMF的不成文傳統;土耳其、南非、韓國、墨西哥等各國則紛紛推出自己的候選人……

  “亂戰”之中,金磚5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聯合發聲挑戰“潛規則”一直以來,美國人當世界銀行行長,歐洲人當IMF總裁,已經被輿論稱為“公開的政治交易”。金磚5國IMF執行董事在24日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説,遴選新任IMF總裁應當考察候選人的能力,而非國籍。此間專家接受記者採訪也指出,比國籍更重要的,是新總裁將帶領IMF走向何方。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幾天前也表示,IMF高層管理機構應更好地反映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變化和新興市場的代表性。用中國的話説,就是充分考慮德、能、勤、績來選拔。美國財長蓋特納説,IMF新總裁須獲得“最廣泛的支持”。

  輿論紛紛猜測,誰能把歐洲人“挑下馬”?是南非前財長曼努埃爾?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滕斯?中國央行前副行長、IMF總裁特別助理朱民?還是仍在推舉中的印度候選人?新興經濟體高調挑戰IMF由歐洲人掌門的潛規則,但在短時間內共同推舉出候選人似乎也並非易事。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高海紅認為,IMF總裁之爭,最後還是人和人的競爭。目前候選人情況看,拉加德有可能當選。她的歐洲國籍、女性身份、以及她曾表態支持全球市場的改革,這些都將成為她的競選籌碼。但拉加德曾長期在美國工作,其“美式思維方式”也是新興市場所擔心的。

  高海紅指出,比IMF新掌門國籍更重要的,是他(她)將帶領IMF走向何方:IMF是否願意擁抱新興市場,特別是亞洲市場?卡恩的改革之路能否延續?

  IMF的在金融危機中的疲軟表現一直為人詬病,並暴露出各種結構性缺陷,歐美主導的傳統導致其長期忽略亞洲市場,也導致其危機前預測不到位,危機發生後援助不到位。金融危機後,卡恩領導下的IMF艱難邁上“增資、放寬貸款條件、強化監督職能和調整治理結構”的改革之路。

  高海紅強調,IMF在2010年底完成份額改革後,投票權緊隨美國之後的是日本和中國兩個亞洲國家,這表明了世界金融版圖的根本性改變。比之尋找代言人,“用國家實力説話”更為務實。

  一邊是歐洲深陷債務危機難以自拔,一邊是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新興經濟體躍躍欲試,正像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裏亞説的,“傳統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規則,是可以改變的”。世界經濟格局的傳統和由誰執掌IMF的傳統都在改變,對IMF新總裁而言,“能力和經驗比國籍更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