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李光耀退出新加坡內閣 擁美制中曾令國人驚詫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8日 12: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早前大選促使李光耀引退。圖為他上月現身大選提名中心。

  據香港《文匯報》15日報道,帶領新加坡獨立並走向繁榮、87歲的內閣資政李光耀14日宣佈,將與國務資政吳作棟一同離開內閣。消息震動新加坡政壇,分析認為與較早前大選執政人民行動黨得票率創新低有關。這也是自1959年以來,李光耀首次不在新加坡內閣,有人認為,這標誌着橫跨半個多世紀的"李光耀時代"的終結。

  李光耀和吳作棟兩人表示,明白到年輕一代除了希望政府任人唯賢、不腐敗,以及享有更高生活水平,也要求更多參與影響他們的政策決定,故決定讓一支全新的年輕管治團隊與年輕一代新加坡人聯絡,以塑造新加坡的前途。但兩人強調,年輕團隊一定要關注老一代所關心的問題,稱老一代已為新加坡作出貢獻,應當好好受到照顧。

  李光耀其人:現代新加坡締造者

  李光耀(Lee Kuan Yew)1923年9月16日生於新加坡。祖籍中國廣東省大埔縣黨溪鄉。新加坡萊佛士學院畢業。1940至1950年在倫敦經濟學院、劍橋大學和中殿律師學院學習,1950年獲中殿律師學院律師資格。1950年回新加坡後,曾擔任律師和幾個工會的法律顧問。1954年11月參與創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並任秘書長。1955年當選為立法議會(1965年12月改稱國會)議員。1959年6月任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總理。

  1963年9月,新加坡同馬來亞、沙撈越和沙巴組成馬來西亞聯邦,他繼續任新加坡總理。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共和國,李光耀擔任共和國總理,至1990年11月。1991年9月任總理公署高級部長。1994年10月當選為新成立的國際儒學聯合會名譽理事長。1997年1月任內閣資政(總理公署),2001年11月連任。

  自首次當選總理以來,李光耀一直是新加坡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從1959年開始擔任新加坡第一任總理直至1990年,執政30年間帶領新加坡走向政治獨立和經濟繁榮,使之成為經濟發展水平位於發展中國家前列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他用30年時間將新加坡建成了如自己那般堅定而又理性的國家。他所發展起來的"新加坡模式",即保持經濟增長和實行嚴格的社會控制,使他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之一。他的治國效率和廉潔執政備受讚譽,可同時也遭到人權組織的指責,批評他限制政治自由,通過起訴反對者誹謗對他們施加恐嚇。

  李光耀曾説過,他從不在乎民調結果和民眾支持率。他説:"我認為,太在意民眾支持率的領導人是軟弱無能的領導人。"他説:"在受人愛戴和令人畏懼這兩者之間,我始終認為馬基雅弗利的思想是對的。如果誰都不怕你,那就毫無意義了。"

  在他漫長的政治生涯中,李光耀排擠政敵,對西方的批評置之不理,牢牢掌握政權,把一個缺乏生機的城市國家變成了一個全球貿易和金融中心。膽敢反對李光耀的人往往都吃上了官司,被控犯有誹謗罪或其他罪名,而一些異見者往往被扣上威脅國家安全的罪名而關入大牢。

  擁戴李光耀的人堅持認為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新加坡現在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富國,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學習其經濟發展模式。

  據香港《文匯報》15日報道,帶領新加坡獨立並走向繁榮、87歲的內閣資政李光耀14日宣佈,將與國務資政吳作棟一同離開內閣。消息震動新加坡政壇,分析認為與較早前大選執政人民行動黨得票率創新低有關。這也是自1959年以來,李光耀首次不在新加坡內閣,有人認為,這標誌着橫跨半個多世紀的"李光耀時代"的終結。

  李光耀和吳作棟兩人表示,明白到年輕一代除了希望政府任人唯賢、不腐敗,以及享有更高生活水平,也要求更多參與影響他們的政策決定,故決定讓一支全新的年輕管治團隊與年輕一代新加坡人聯絡,以塑造新加坡的前途。但兩人強調,年輕團隊一定要關注老一代所關心的問題,稱老一代已為新加坡作出貢獻,應當好好受到照顧。

  李光耀其人:現代新加坡締造者

  李光耀(Lee Kuan Yew)1923年9月16日生於新加坡。祖籍中國廣東省大埔縣黨溪鄉。新加坡萊佛士學院畢業。1940至1950年在倫敦經濟學院、劍橋大學和中殿律師學院學習,1950年獲中殿律師學院律師資格。1950年回新加坡後,曾擔任律師和幾個工會的法律顧問。1954年11月參與創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並任秘書長。1955年當選為立法議會(1965年12月改稱國會)議員。1959年6月任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總理。

  1963年9月,新加坡同馬來亞、沙撈越和沙巴組成馬來西亞聯邦,他繼續任新加坡總理。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共和國,李光耀擔任共和國總理,至1990年11月。1991年9月任總理公署高級部長。1994年10月當選為新成立的國際儒學聯合會名譽理事長。1997年1月任內閣資政(總理公署),2001年11月連任。

  自首次當選總理以來,李光耀一直是新加坡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從1959年開始擔任新加坡第一任總理直至1990年,執政30年間帶領新加坡走向政治獨立和經濟繁榮,使之成為經濟發展水平位於發展中國家前列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他用30年時間將新加坡建成了如自己那般堅定而又理性的國家。他所發展起來的"新加坡模式",即保持經濟增長和實行嚴格的社會控制,使他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之一。他的治國效率和廉潔執政備受讚譽,可同時也遭到人權組織的指責,批評他限制政治自由,通過起訴反對者誹謗對他們施加恐嚇。

  李光耀曾説過,他從不在乎民調結果和民眾支持率。他説:"我認為,太在意民眾支持率的領導人是軟弱無能的領導人。"他説:"在受人愛戴和令人畏懼這兩者之間,我始終認為馬基雅弗利的思想是對的。如果誰都不怕你,那就毫無意義了。"

  在他漫長的政治生涯中,李光耀排擠政敵,對西方的批評置之不理,牢牢掌握政權,把一個缺乏生機的城市國家變成了一個全球貿易和金融中心。膽敢反對李光耀的人往往都吃上了官司,被控犯有誹謗罪或其他罪名,而一些異見者往往被扣上威脅國家安全的罪名而關入大牢。

  擁戴李光耀的人堅持認為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新加坡現在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富國,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學習其經濟發展模式。

  對新加坡經濟影響不大

  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5月16日報道,儘管新加坡商界很多人對內閣資政李光耀和國務資政吳作棟決定從內閣退休感到驚愕,但經濟學家確信,此事對經濟的影響微不足道。

  大多數人表示,由於有李顯龍總理掌舵,新加坡經濟發展前景無虞。正如新加坡發展銀行經濟學家歐文謝(音)指出的那樣,自1984年以來他在管理經濟轉型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謝先生説,政府不大可能放棄親商立場,因為"這是我們取得經濟成就的基礎"。

  儘管如此,新加坡商界領袖都談到了李光耀和吳作棟在為新加坡公司向海外發展敞開大門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新加坡中小型企業公會會長廖振興説:"這將是新加坡的損失,因為他們知識淵博,經驗豐富,更不要説他們的影響力了。"

  自李光耀和吳作棟分別於1990年和2004年辭去總理職務以來,兩位領導人一直在不知疲倦地工作並周游列國,以促進與各國的雙邊經貿關係。

  李光耀談中國

  李光耀從70年代末開始與中國大陸交往,雙方都放棄了60年代時敵對的政策,他先後會晤過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多位中國大陸領導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制定方面有重要影響。一直以來,李光耀持續關注中國發展,經常就中國各方面情況發表看法。其關於中國的最近言論梳理如下:

  中國政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10年7月報道,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12日表示,中國能人輩出,對中國的領導層無論個人素質還是整體分析國際格局與國內局勢的能力,都深具信心。

  李光耀12日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首屆慧眼中國環球論壇。談到中國所面對的最大挑戰,李光耀認為,貧富差距、滿足年輕人抱負等問題挑戰不小之外,更對貪腐問題最為嚴重的説法表示同意。他指出,這個幾千年來就存在的貪污問題,對中國共産黨而言是"生死攸關"的。

  李光耀對中國的領導層無論是個人的素質,還是整體分析國際格局與國內局勢的能力,都深具信心。 據他觀察,中國本就能人輩出,在他多年來訪問中國同中央到省、市級的領導人接觸時,都意識到各級領導人的能力勿庸置疑。

  對新加坡經濟影響不大

  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5月16日報道,儘管新加坡商界很多人對內閣資政李光耀和國務資政吳作棟決定從內閣退休感到驚愕,但經濟學家確信,此事對經濟的影響微不足道。

  大多數人表示,由於有李顯龍總理掌舵,新加坡經濟發展前景無虞。正如新加坡發展銀行經濟學家歐文謝(音)指出的那樣,自1984年以來他在管理經濟轉型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謝先生説,政府不大可能放棄親商立場,因為"這是我們取得經濟成就的基礎"。

  儘管如此,新加坡商界領袖都談到了李光耀和吳作棟在為新加坡公司向海外發展敞開大門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新加坡中小型企業公會會長廖振興説:"這將是新加坡的損失,因為他們知識淵博,經驗豐富,更不要説他們的影響力了。"

  自李光耀和吳作棟分別於1990年和2004年辭去總理職務以來,兩位領導人一直在不知疲倦地工作並周游列國,以促進與各國的雙邊經貿關係。

  李光耀談中國

  李光耀從70年代末開始與中國大陸交往,雙方都放棄了60年代時敵對的政策,他先後會晤過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多位中國大陸領導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制定方面有重要影響。一直以來,李光耀持續關注中國發展,經常就中國各方面情況發表看法。其關於中國的最近言論梳理如下:

  中國政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10年7月報道,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12日表示,中國能人輩出,對中國的領導層無論個人素質還是整體分析國際格局與國內局勢的能力,都深具信心。

  李光耀12日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首屆慧眼中國環球論壇。談到中國所面對的最大挑戰,李光耀認為,貧富差距、滿足年輕人抱負等問題挑戰不小之外,更對貪腐問題最為嚴重的説法表示同意。他指出,這個幾千年來就存在的貪污問題,對中國共産黨而言是"生死攸關"的。

  李光耀對中國的領導層無論是個人的素質,還是整體分析國際格局與國內局勢的能力,都深具信心。 據他觀察,中國本就能人輩出,在他多年來訪問中國同中央到省、市級的領導人接觸時,都意識到各級領導人的能力勿庸置疑。

  中國經濟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3月9日發表李光耀文章《中國日益增強的實力及其帶來的影響》。文章稱,看看中國在過去30年中的經濟增長,並據此來推斷,中國的GDP似乎定會在今後10到20年的時間內超過美國。

  中國打算成為世界頭號強國。所有國家的對華政策,特別是中國的鄰國,都已經考慮到這一點。中國擁有13億人口,中國人的收入和購買力不斷增加。中國只要不開放這個龐大的市場,就能對別國實施經濟制裁。

  中國會成為友好、和平、遵守國際法和國際公約規定的國家,還是會利用其影響一意孤行?我認為中國必須在今後幾十年與美國保持友好關係。中國的經濟增長有賴於對美國的出口以及從美國的技術進口。

  即使當中國的GDP總量超過美國時,中國也無法恢復漢朝時的支配地位。那時,漢朝和羅馬是世界上兩個大國,但它們天各一方。它們之間的交流和商業往來稀少而且困難,雙方都無法把影響擴展到對方的周邊地區。如今,人員和貨物通過飛機和高速船往來,信息在互聯網上以光速傳播。此外,世界上存在數個權力中心,每個都擁有核武器。

  中國科技

  美國《商業周刊》4月10日發表記者查利 羅斯專訪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的文章。李光耀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成為世界強國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20年內他們不可能成為世界技術強國。他們仍然落後於美國。他們還得讓隱形飛機上天,還得完成載人航天飛行。他們還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

  中國崛起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24日報道,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認為,與美國比較起來,中國崛起後,未必是一個柔和的霸權。李光耀在新出版的書中回答記者提問時,直率地發表了他對中國的看法。

  針對如果中國崛起,他如何看待由中國主導的世界格局,他説:"目前以美國主導的世界格局對新加坡來説,是最好的局面。"他解釋説:"他們(中國)説"不稱霸"。如果你不準備稱霸,為什麼老告訴全世界自己不要成為霸權?"他認為,美國雖然是一個霸權,但它是柔和的,因此他希望世界政治格局保持現狀。

  這並非李光耀第一次公開表示希望美國在世界保持主導地位。在2009年,當他訪問美國的時候,也曾經發表演講,勸請美國在維護地區平衡上發揮更大作用,否則它將會失去全球的領導地位。雖然不認為中國崛起後將會是友善的霸權,但李光耀也不認為,中國會以武力侵略他國,因為"他們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他們只要從經濟上擠壓我們就行了"。

  中美關係

  據2009年11月2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日前訪問美國時所説的一番話引起了中國網民的強烈不滿,他在講話中提醒美國應參與亞洲事務,以制衡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力量,還説中國"有了航空母艦的藍海艦隊不只是要阻止外國介入臺海衝突"。

  李光耀引發中國網民氣憤的這番話是當年10月27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和東盟商業理事會成立25周年晚宴上講的。新加坡《南洋郵報》稱,"這次晚宴上政商界領袖雲集"。該報題為"李光耀吁美國參與亞洲事務,制衡中國"的報道説,李光耀警告,美國如不繼續參與亞洲事務,以制衡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可能失去全球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