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視頻][北約空襲利比亞一個月]利比亞減産“甜油” 炒家斂財百姓受害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0日 23: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b4a5b716284b480d9fb9b4fe53e2367f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今日亞洲]>>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利比亞歷來是歐洲重要的能源供應地,在由反對派控制的東部,有不少能夠生産高質量原油的石油重鎮。不過在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日復一日的爭奪之中,佈雷加和拉斯拉努夫等石油重鎮的許多石油設施被完全摧毀,利比亞恢復石油出口顯得遙遙無期,這為國際原油市場持續炒作提供了動力。北約空襲利比亞一個月之後,國際油價高企之害已經擴散開來。

  利比亞是世界重要的産油國之一,這不僅僅是因為它擁有世界第9大的石油儲量,還因為它出産的原油質量很高。

  鑒別原油質量高低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是其含硫量的多少。為了分類方便,從業者習慣將原油分為“甜的”和“酸的”兩種。一般來説,“甜”的油,含硫量大約都在0.5%以內,超過2.5%就很“酸”了。而利比亞的原油就是標準的高質量“甜油”。

  這種高品質的石油特別適合煉油廠使用,很多歐洲、亞洲煉油廠沒有設備來精煉含硫量高的“酸油”,因此對利比亞原油的需求很大。利比亞85%的原油出口到歐洲。

  儘管沙特阿拉伯尚有每天超過400萬桶的閒置産能,但其能增産的幾乎全是“酸油”。在歐洲,柴油作為貨車燃料的使用率要遠高於美國,而一旦歐洲使用“酸油”來煉製燃油,成本將比目前高得多。有業內人士預計,如果利比亞的動蕩持續,歐洲的煉油廠只能轉而從阿爾及利亞和尼日利亞進口“甜油”,而這兩個國家目前是美國進口“甜油”的主要來源。如果出現這種競爭局面,將會導致美國的“甜油”煉廠抬價搶奪原料,美國的汽油價格也就會隨之水漲船高。

  這種情況很快被倫敦、紐約以及新加坡的交易商們注意到了,他們根據以往的經驗,開始大量買入石油期貨。中東地區自今年年初陷入動蕩之後,起初突尼斯和埃及等國的不穩定局面對原油市場的影響並不算大。但自從2月中旬利比亞發生衝突後,油價急速飆升,4月19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已經到了每桶108.15美元,倫敦市場6月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為每桶121.33美元,比兩個月前高出20多美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北約對利比亞的空襲久久不能結束,肯定會波及國際石油價格,隨著夏季的臨近,石油價格將可能會朝著每桶150美元關口上漲,破壞亞洲各新興經濟體抗通脹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