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菅直人投書美國報紙就福島核泄漏事件致歉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8日 02: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

  17日,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身穿防護服在福島核泄漏疏散區內視察。圖東方/IC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7日公佈了福島第一核電站搶險工作日程表,顯示核電站反應堆進入安全的“低溫停止”狀態需要6至9個月時間。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攔截設施內海水中的放射物質含量大幅上升,表明攔截設施成功遏制放射物質擴散。但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官員認為,這可能意味著核電站出現新的裂縫,致使放射性積水泄漏。

  ■焦點

  控制泄漏需9個月

  東京電力公司會長勝俁恒久在當天下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根據日程表,今後的主要工作是冷卻反應堆和乏燃料池,阻止放射性物質泄漏,對環境進行監控並清除放射性物質。

  勝俁恒久表示,感到自己對東電運行負有責任,正考慮是否辭職。

  他説,反應堆只有進入“低溫停止”狀態,即反應堆核燃料溫度處於100攝氏度以下,才能控制住放射性物質的泄漏。東京電力公司將分兩個階段完成上述任務,第一階段目標是實現1號至4號機組放射性物質泄漏切實減少,需要3個月左右;第二階段目標是基本阻止放射性物質泄漏,需要3至6個月。兩個階段合計6至9個月時間。

  東電副社長武藤榮表示,在今後6至9個月時間內,將採取措施,把損毀嚴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3號和4號機組所在建築罩起來。

  政府督察落實方案

  當天下午3時30分,經濟産業大臣兼核問題處理擔當大臣海江田萬里説,政府將督察東京電力嚴格依照現有日程安排落實搶險方案。

  海江田説,東電發佈日程表是處理輻射泄漏的重要一步,政府將指定原子能安全與保安院嚴格督察。政府要求東電確保各類技術人員投入作業,充分供應設備,同時保障人員安全。

  談及災民回家,他告訴媒體記者,政府將要求國家原子能委員會作出判斷。今後6至9個月內,福島第一核電站方圓20公里外的避險居民能否回家,可視國家原子能委員會的放射物質監測結果決定。

  日本新聞網援引海江田的話報道,經濟産業省將派遣專家前往災區,提供必要援助,幫助中小企業恢復重建。

  遙控機器人測輻射

  為避免作業人員遭過量輻射,東電當天啟用美國製造的兩台機器人,探測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所在建築內的放射劑量、溫度和氧氣濃度等數據。

  機器人高70厘米、寬53厘米,可行走,帶機械臂,遠程遙控操作。

  除了收集信息,用以判斷作業人員是否能進入3號機組,機器人將探測廠房內濕度並就內部狀況攝取畫面。

  作業人員先前曾針對3月11日地震和海嘯時處於停運狀態的5號機組試驗使用機器人。

  另外,東電將考慮是否針對1號和2號機組使用機器人。

  核電站或現新裂縫

  東京電力發佈的數據顯示,16日上午,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取水口附近海水中放射性碘-131的活度從前一天每毫升42貝克勒爾升至每毫升260貝克勒爾,是法律規定上限的6500倍。海水中的放射性銫活度是前一天的4倍。

  水樣取自東京電力先前所設攔截設施範圍內。東京電力説,放射性活度大幅上升表明,攔截設施成功遏制放射性積水擴散。

  不過,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發言人西山英彥告訴媒體記者,鋻於碘-131的半衰期為8天,相對較短,這種放射物含量增加可能意味著核電站出現新的裂縫。

  “我們希望確定(放射物)來源並控制泄漏,”他説,“但我必須承認不容易查出來源。”

  3月11日地震後,2號機組取水口附近一座豎井內部墻體出現裂縫,放射性積水經由裂縫流入海裏。東京電力5日向裂縫注入硅酸鈉等化學製劑,止住漏水。16日測得放射水平遠低於止漏前的數值。

  ■動態

  震災死者逾半為老人

  日本媒體17日報道,3月11日地震和海嘯遇難者中,超過半數為65歲及65歲以上老年人。

  共同社依據警察廳數據統計,9122名已確認年齡的遇難者中,這一年齡段人數為4990人,佔54.8%。據推斷,多數遇難者死於海嘯。

  在受災嚴重的岩手、宮城、福島三個縣,這一比例分別為55.4%、54.3%和56.4%,明顯高於當地居民老齡人口比例。2010年居民登記冊顯示,三地老齡人口比例分別為26.8%、22.2%和24.5%。

  日本東北大學海嘯工學教授今村文彥説:“相比年輕人,老年人跑不快、體力弱,可能由於來不及轉移而在海嘯中遇難。”

  枝野赴福島安撫民眾

  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7日前往福島縣政府大樓,與福島縣知事佐藤雄平會面。這是枝野“311”地震後首次踏上承受核電站輻射污染風險的災區。共同社報道,鋻於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災民日益不滿于中央政府應對不利,枝野有意爭取民眾諒解。

  談及核電站方圓20公里內居民暫時回家一次的可能,枝野和佐藤説,現在沒有到細化具體步驟的時候。政府將以居民安全為最優先考慮,對他們今後的生活和賠償“負責任地加以處理”。

  枝野與新劃入“計劃疏散區”的3個市町村行政長官單獨談話,説明中央政府將為疏散這些區域的民眾提供支持。

  枝野稍後説:“只要核電站情況不再惡化,就不會研究再進一步擴大疏散範圍。”枝野隨後巡視疏散區內遺體搜尋現場。

  監管機構未派專家赴事故現場

  多名日本核安全專家16日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日本核安全監管機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沒有按規定派指定專家赴現場調查。

  這一機構由大學教授、相關機構高級官員等40名核事故專家和緊急技術顧問委員會5名成員組成。日本《防災基本計劃》規定,一旦發生事故,必須召集全體成員。然而,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只召集了一部分成員。

  原子能安全委員會稱,委員會當時“派秘書處職員赴事故現場收集信息”。但根據《防災基本計劃》,一旦接到事故報告,委員會應當“立即召集緊急技術顧問委員會”,“派事先指定的原子能安全委員和緊急事態應急對策調查委員前往現場”。

  一名調查委員告訴日本共同社記者,自己“當時已經做好馬上出發的準備,事故發生後立刻向安全委員會詢問,卻得到‘沒有召集計劃’的答覆”。

  日本政府和執政黨內部對原子能安全委員會提出批評。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政府官員説:“看來安全委員會事發後沒有派任何指定專家前往福島縣。事故解決後,責任追究工作應當調查這一事件。”

  ■鏈結

  菅直人投書美報紙致歉

  日本首相菅直人16日至17日投書多家英文報紙,就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物泄漏引發的核危局遲遲得不到解決“深表歉意”。

  菅直人這篇文章題為《日本恢復與重生之路》,發表在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報紙週末版專欄。

  日本共同社報道沒有提及菅直人是否向其他國家、尤其是鄰國的英文報紙投稿。

  菅直人在文中説:“我為發生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事故表示非常嚴肅和深深的歉意……儘早控制核電站形勢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他承諾繼續盡最大努力解決放射性污水排放入海等問題,保持信息透明度。

  菅直人還承諾“立即查明核事故原因”,“與世界其他國家共享信息和教訓,以利於防止今後發生類似事故”。

  希拉裏訪日承諾將支持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17日到訪日本,會面首相菅直人和外務大臣松本剛明,承諾全力支持日本災後重建,走出危機、重振經濟。

  希拉裏會面松本時説,經歷地震和海嘯,日本民眾顯現韌性,相信能走出困境,“今後數月會展現與身處危機期間同樣的復原力。”

  松本感謝美方給予的“支持和鼓舞”,菅直人則向美方再次致謝。

  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隨後面見希拉裏。媒體記者注意到,希拉裏沒有鞠躬,先與明仁握手,隨後親吻美智子面頰。

  相比之下,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2009年訪日時向天皇鞠躬行禮。希拉裏告訴天皇夫婦,對日本所遭遇的一切,她“深表同情”。

  法新社評論,克林頓並非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卻以國務卿身份受邀與天皇夫婦飲茶,“清晰展現”日本現階段抵禦自然災害之際對美國所持態度。

  共同社報道,美軍為救災出動飛機160架次,艦船20艘,人員超過2萬人次。日本媒體和政治分析師認為,包括美軍駐日部隊向福島第一核電站運送淡水協助降溫,美方一系列舉措有助改善自身形象,減少日美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