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利比亞現狀酷似當年伊拉克 美軍一時難以脫身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6日 05: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利比亞局勢動蕩

  以“保護利比亞平民”為開戰旗號,幾度變換説法後落實為“推翻卡扎菲政權”的清晰目標,奧巴馬開打的這第一仗必然令人聯想起8年前打響的那場伊拉克戰爭。

  小布什2003年3月悍然動武之初,打的是“解除伊拉克核武器威脅”的旗號,隨後迅速演變為以“推翻薩達姆政權”為目標。

  前線已經開火 總統仍表猶豫

  上周在關於美國對利比亞政策的講話中,奧巴馬重申“推翻卡扎菲政權”的目標,但又強調 “擴大軍事行動以謀求利比亞政權更迭是一個錯誤”。

  這番講話實在讓美國公眾疑惑,因為近幾天來利比亞的局勢發展表明,僅靠聯軍的有限空襲無法很快推翻卡扎菲政權。

  在下決心軍事干預利比亞之後,奧巴馬為什麼仍然講話如此含混、態度如此猶豫而謹慎?

  有專家指出,奧巴馬的潛臺詞其實很清楚:我不是小布什,卡扎菲不是薩達姆,的黎波裏不是巴格達。在美國預算危機和民眾反戰情緒瀰漫的背景下,奧巴馬不得不為自己2012年總統大選競選連任而三思。

  錢是個大問題

  過去10年來,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的消耗,不算上萬的人員傷亡,光美元就實實在在地支出了1萬億美元,有人甚至説花費已超過3萬億。而即使考慮通貨膨脹因素,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花費了4萬億美元。

  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如今已高達到1.3萬億美元,公共債務規模更是直逼14.3萬億美元的法定上限。在“高赤字”和“高債務”這“雙高”背景下,國會共和、民主兩黨正在為下一財年的預算僵持不下。

  如果重走伊拉克戰爭老路,輕啟“第三場戰爭”,國會不答應,承受著高失業率的選民不答應,民主黨政府內部也會出現分裂,奧巴馬連任的期望因此將成泡影。

  利比亞之戰酷肖伊拉克之戰

  但是,奧巴馬真能避免重走伊拉克戰爭老路,擺脫“利比亞困局”嗎?

  前總統布什的副國家安全顧問歐蘇裏文日前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伊拉克戰爭的教訓表明,利比亞局勢並非奧巴馬想象的那麼簡單,二者有很多相似之處。

  首先,兩次戰爭行動的政策目標基本一致。

  伊拉克戰爭中,小布什開戰的藉口是“發現和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後來過渡為“推翻薩達姆,建立民主政權”。但在如何建立民主政權、怎麼才算完成這一目標等問題上,政府高層有很多分歧,結果陷入了一項模糊、複雜的“使命”,卻沒有相應的資源和計劃與之相配。

  現在,奧巴馬的目標明確,但政策模糊,將可能導致混亂和冗長,而目標遠大和有限介入又使美國在阿盟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其次,不要向公眾兜售“理想狀況”。

  對伊拉克開戰初期,小布什政府對公眾宣稱,美國征服薩達姆的時間不會很長,任務相對簡單,花費不會太高。結果,推翻薩達姆確實很快,但“後薩達姆時代”曠日持久的戰爭和巨大的消耗,使“理想狀況”的説法被證明是虛妄的。

  奧巴馬面臨同樣問題。他承諾把戰爭指揮權完全移交給北約,而且不願使軍事打擊擴大化,但他忽略了軍事行動的後果,以及“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也可能是個政治、軍事流沙。利比亞目前的現狀表明,事情遠非卡扎菲下臺、利比亞一變而為“民主政權”那麼簡單。利比亞可能陷入內戰,而且是長期的、多頭的、混亂的。因此,歐蘇裏文建議奧巴馬要做“最壞的打算”。

  第三,單靠武力解決不了問題。

  無論是伊拉克戰爭,還是阿富汗戰爭,美國的軍事行動都能很快就大見成效,但遲遲不能在這兩國實現安全和民主,而且美國難以輕易撒手、脫身。美國未來還要繼續投入更多政治和經濟資源,來填補薩達姆和塔利班政權倒臺後的權力真空與安全秩序,無法輕鬆享受戰爭勝利後的成果。

  在利比亞也會同樣。聯軍的支持和對卡扎菲軍隊的空中打擊,只是延緩了反政府武裝的戰場、政治頹勢,目前的狀況既不理想,也不可持續。無論聯軍武力干預行動的結果如何,是國家分裂還是卡扎菲政權結束,利比亞未來都將需要注入巨大的政治資本和金融資源。

  第四,不要指望當地政權能夠快速掌控局面。

  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剛開始時,美軍的計劃是完成任務後就迅速抽身,儘快實現政權交接。但事實是,美國扶持的兩個政權至今仍無法有效控制國家、確保安全。

  歐蘇裏文説,在經受數十年獨裁壓迫的社會,當獨裁突然消失後,這個社會也很難很快恢復發展。一些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對新建政府而言可能卻是極端複雜和痛苦——最新的例子就是伊拉克選擇國旗。

  現在,奧巴馬承諾將儘快把政權交到“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合法政府”手裏。但實際情況是,利比亞反對派、反政府武裝更像是一群烏合之眾,缺乏核心。美國方面既不知道反對派的組織情況,更不清楚其中有多少人具有恐怖主義背景。利比亞重建如果順利則罷,但如果事實證明這一過程日漸複雜、成本高於預期,奧巴馬的誠信與能力將會受到更大挑戰。

  誠然,美國在利比亞完全可以抽身而退,讓歐洲盟友來“頭痛”,但果真如此,未來在處理中東、北非“失敗國家”的任務中,美國的意志、誠信和能力都將受到阿拉伯盟友和歐洲盟友的強烈質疑。

  第五,美國無法真正從聯軍中抽身。

  維持一個由北約協調但沒有美國領導的軍事同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雖然加拿大、丹麥和英國等國為阿富汗做出了“貢獻”,但美國仍是其中的主導力量。2006年美國將在阿領導權移交給北約,被證明是形式多於實質。

  美國尼克森中心的地區戰略項目主任肯普表示,他壓根兒不會相信“美軍發射導彈後就抽身”的説法,“如果美軍不再發射導彈了,那僅意味著美軍將開始掃射!”

  眼下,中央情報局的5個小組已經“落地”利比亞,雖然藉口是“為了評估利比亞反對派及其實力”,但據美國政府官員透露,中情局的任務也包括為盟軍提供情報以精確打擊卡扎菲政府軍。

  幫腔的盟友還不如伊戰時多

  奧巴馬一直強調此次軍事干預利比亞“獲得廣泛的國際支持”,不僅歐洲盟國參加行動,阿盟成員國也將做出貢獻。但分析人士指出,大部分北約成員國僅是在利比亞周邊持觀望態度,而阿盟只有卡塔爾等3個國家提供了有限的軍事支援。

  另有一些美國分析人士的批評聲音則更為尖銳。他們指出,小布什在發動伊拉克戰爭時就曾因聲稱“召集了廣泛國際聯盟”的支持而受到嘲笑。即便如此,伊拉克戰爭最多時也還是得到了30多個國家的軍事援助——遠多於目前響應對利比亞軍事行動的國家。

  本報華盛頓4月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