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視頻]日本核泄漏危機:中國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監測未現異常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5日 23: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今日亞洲]>>

    中國網絡電視臺(今日亞洲):截至4月5日,中國內地31個省份和部分海域的空氣中檢測出了日本核事故釋放的極微量放射物,但中國海域的海水中至今沒有檢測到放射性物質。那麼,為何大氣中有微量放射性物質,而海水各項指標是正常的呢?我們來聽專家的分析。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專家介紹説,核物質在空氣中的擴散主要靠大氣運動,而在海水中則是跟隨著洋流。目前中國已經在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都進行了水體放射性污染檢測,監測結果都沒有異常。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有黑潮這個相對穩定的“天然屏障”,這支強大的北太平洋西邊界暖流,使中國海域受到日本核污染的影響十分有限。

    據國家海洋局消息,在東海海域和廈門海域近岸的大氣中發現極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碘131,其輻射劑量小于天然本底的十萬分之一。

    門武介紹説,海面大氣中的極微量碘131未影響海水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碘131的半衰期非常短只有八天,一個是海水有稀釋作用,極微量放射性物質即使擴散到海水,經過稀釋其濃度也會大大降低。

    雖然如此,近期國家海洋局仍然加強了對相關海域的監測,並啟動應急監測。同時還要求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對所轄海域海水、海洋生物進行放射性監測,要求各分局在渤黃海、東海和南海北部海域確保每天1到2艘船執行海上監測任務,並在海洋站增加氣溶膠監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