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意大利高官稱法國對利比亞採取新帝國主義政策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30日 1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利比亞局勢動蕩

  據《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25日報道:歐洲多國形成統一、協調戰線的傳統在此次針對利比亞的軍事干預行動並未發揚出來;特別是在美國將“首領”地位拱手讓給歐洲之後,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報道稱,英法兩國大力遊説其他國家對卡扎菲“動武”,最終克服了來自美國政府,特別是美國軍方的阻力;而現在,奧巴馬政府讓歐洲挑起這次軍事行動和外交上的“大梁”。與美國不同,利比亞對於歐洲來説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至少這次戰爭會給歐洲“送去”一大批移民。

  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一個最重要的外交政策問題就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歐洲三大力量(英、法、德)對於軍事授權行動難以達成共識。英法于上周與北約組織會談,法國不同意向北約移交指揮權;而其餘27個聯合國家認為,建立統一指揮權是絕對有必要的。外交家的軍事建議認為,統一的指揮可以確保聯軍的安危,能夠避免誤傷友軍。

  法國稱,當前多國之間協調的還不錯。但其他國家官員表示,若沒有統一指揮,這次軍事行動很難讓人們記住;上一次沒有統一指揮的西方軍事行動要追溯到1983年的黎巴嫩戰爭。缺乏統一指揮的黎巴嫩戰爭收場並不漂亮,特別是在美國退出之後,法國因自殺式炸彈損失慘重。

  在20世紀90年代的波黑戰爭中,在統一指揮下,北約甚至絞盡腦汁不與俄合作、不參與到多國行動之中,而是將其報告直接交給美國指揮官。

  前美國駐北約大使羅伯特-亨特(Robert Hunter)表示,聯軍或許能夠找到在統一指揮下共同作戰的途徑;但聯軍的分歧“正中卡扎菲下懷,並且使他們看起來一團糟”。

  意大利一位高官本週指出,法國對利比亞採取的是“新帝國主義政策”。他暗示,法國並不想聯軍參與進來。法國並不是聯軍眼中唯一“製造麻煩”的國家,身為北約成員國而非歐盟成員的土耳其則是另一個“麻煩”。儘管,土耳其對“禁飛區”不再持有異議,但它又強調此次軍事行動必須是北約單獨的軍事行動,明顯是要除去聯軍中的非北約國家。另外,土耳其還一直反對對利比亞進行地面進攻,這也使聯軍陷入僵局。北約現任最高軍事長官詹姆斯-斯塔夫裏迪斯(James Stavridis)日前到訪土耳其及多次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談,就是試圖解決該問題。

  日後,更嚴重的問題或許在於歐洲多國空中軍事行動的終極目標仍然不明確。雖然,聯合國通過了內容為設立“禁飛區”保護平民,及“會員國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平民安全”的1973號決議。但歷史上,僅靠空中力量而不“踏足”戰地就打敗敵軍的情況十分罕見。如果,卡扎菲死守的黎波裏,而反對派又控制著利比亞的其餘地區,那麼雙方中任一方都不可能對對方造成致命打擊。如此的話,聯軍的戰機就不知道要在利比亞上空盤旋多少年了。

  這種情況下,歐洲聯合的前途又該何去何從?或許,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筆下文學作品裏最不幸的“樂天派”米考伯(Micawber)先生説過的一句話恰巧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在我們找到答案之前,總有一些事情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