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西方軍事打擊燃起利比亞新戰火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0日 22: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利比亞局勢動蕩

  新華網北京3月20日電 “陣風”、“幻影-2000”戰機在北非上空呼嘯,“戰斧”巡航導彈撕裂地中海空氣……法國、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3月19日開始對利比亞實施軍事打擊。

  軍車被炸、建築毀壞、平民傷亡……已然動蕩的利比亞,在轟炸中面臨新的戰火與危機。

  國際社會為之震動。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和俄羅斯對這場軍事打擊表示遺憾,呼籲避免更多平民傷亡。很多國際媒體對戰爭表示擔憂。從非盟機構到美國白宮前反戰遊行人群,很多人反對外國軍事干預,呼籲“不要利比亞戰爭”。

  此次軍事打擊,距2003年3月20日美國領導的軍事同盟發動伊拉克戰爭,整整8年。

  這是繼上世紀90年代的科索沃戰爭,本世紀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後,西方國家第四次對主權國家發動大規模軍事打擊。

  對利軍事打擊從天而降

  2011年3月19日,的黎波裏時間18時45分(格林尼治時間16時45分)。

  正當利比亞人為國內動蕩和國家前途揪心之際,一架暮色中盤旋在利比亞上空的法國戰機瞄準卡扎菲軍隊的一部軍車開火。被西方國家命名為“奧德賽黎明”的軍事打擊,就此打響。

  利比亞爆炸不斷,火光沖天,黑夜映如白晝……

  幾小時內,法國“陣風”和“幻影-2000”戰機實施了四次空襲,摧毀數輛卡扎菲軍隊裝甲車。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國和英國軍艦及潛艇,向利比亞20多處防空設施發射了110多枚“戰斧”巡航導彈,打擊地對空導彈陣地、預警系統、重點通訊設施等利比亞整體防空系統的“關鍵點”。

  目睹轟炸慘狀,當地居民説,利比亞建築設施嚴重損毀,部分地區立即出現停水停電現象。利比亞政府20日宣佈,截至目前已有約64人在空襲中死亡,另有150人受傷。

  西方國家隨即宣佈此次軍事打擊的主要目標: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郊區和蘇爾特、班加西、米蘇拉塔等主要城市的軍事和民用設施。軍事打擊顯現多國分工:

  ——20多架法國空軍戰機在利比亞禁飛區執行“偵察任務”,法軍的空襲行動主要在利比亞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對峙的班加西附近展開。

  ——美國總統奧巴馬授權美軍對利比亞採取“有限軍事行動”,美軍參謀部主任戈特尼在華盛頓説,美軍打擊目標主要位於利西部沿海地區和首都的黎波裏附近,包括利比亞的“SA-5”型遠程地對空導彈陣地。戈特尼稱,摧毀這些導彈後,利領空在最大程度“洞開”,便於西方國家執行關於禁飛區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美方“全球鷹”無人偵察機也可隨之進入。

  ——英國首相卡梅倫證實英軍參與此次軍事行動,英國國防部宣佈,英國一艘潛艇向利防空目標發射多枚“戰斧”導彈。

  ——參與此次行動的還有加拿大和意大利。意大利表示將提供7個空軍和海軍基地執行利“禁飛區”計劃,這些基地現已有北約軍隊駐紮。

  ——此次多國第一波打擊由美國非洲司令部哈姆將軍指揮,但美軍參謀部主任戈特尼稱“未來幾天將把指揮權移交給盟軍”。很多分析人士認為,這很可能就是法國。

  空襲數小時後,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19日發表簡短但措辭強硬的電視講話,指責西方軍事行動是“野蠻的十字軍式殖民侵略”。他説:“現在應打開武器庫,用各種武器武裝所有民眾,以捍衛利比亞的獨立、領土完整和榮譽。”他説,入侵只能讓利比亞在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更加堅定和團結。

  空襲發生後,利比亞很多城市街頭救護車呼嘯而過,很多傷員被送往醫院救治。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對平民傷亡感到“深切擔憂”。

  利比亞總人民大會秘書長(議長)穆罕默德茲韋發表講話説,這些針對利比亞人民的野蠻攻擊是在利方已宣佈停止所有軍事行動以及承諾進行全面的政治和經濟改革之時發生的,人員傷亡證明(西方)所謂保護平民安全的説法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他説,針對利比亞的這種野蠻侵犯根本找不到任何藉口。

  的黎波裏街頭,空襲發生後,數萬利比亞民眾舉行遊行示威,強烈抗議西方對利比亞採取的軍事行動,並相繼前往卡扎菲在的黎波裏的住所阿齊齊亞兵營,表示將組成人體盾牌誓死保衛國家。

  推動用武與反對干涉緊張交織

  19日清晨,法國巴黎愛麗舍宮。薩科齊總統與21名到訪政要對利局勢舉行緊急磋商。

  出席此次峰會的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阿盟秘書長穆薩、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范龍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以及英國和德國政府首腦、美國國務卿,會議“旨在落實聯合國安理會關於利比亞決議”。

  薩科齊在會上説,若卡扎菲不立即停火,有關各方將採取軍事行動。英國首相卡梅倫會後對新聞媒體説,卡扎菲向國際社會“撒了謊”,並沒有遵守停火承諾,“因此,我們需要立即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採取行動,而卡扎菲也必須承受這一後果”。

  當天午飯後,薩科齊説,與會人員一致同意對利比亞政府軍採取軍事行動,法國戰機已在空中待命。90分鐘後,法國軍方宣佈實施第一次空襲。

  這一切似乎來得有些突然。然而,自利比亞各地上月中旬出現抗議活動引發國內動蕩和衝突,直至外國軍事力量對利實施打擊之前的一個多月裏,國際社會一直沒有停止為解決利比亞衝突而進行的外交斡旋。

  2月16日,利比亞多個城市出現抗議活動,要求政府下臺,抗議隨後波及首都的黎波裏。遊行示威者與安全部隊發生衝突。20日,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之子賽義夫伊斯蘭卡扎菲發表電視講話,警告説利比亞有發生內戰的危險。22日,阿盟決定暫停利比亞參加阿盟及其所有附屬機構會議的資格,直至其對本國人民的訴求予以回應。鋻於安全局勢動蕩,多國開始緊急撤離在利人員。

  隨著利比亞緊張局勢不斷加劇,聯合國經過多輪會議,形成旨在解決利比亞動蕩問題的決議。

  聯合國安理會2月26日一致通過第1970號決議,決定對利實行武器禁運,禁止卡扎菲及其家庭主要成員出國旅行,並凍結卡扎菲和相關人員的海外資産。3天后,聯合國大會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決議,中止利比亞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國資格,這是聯合國大會首次中止人權理事會某一成員國的資格。

  安理會3月17日舉行投票,結果以10票贊成,5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1973號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並要求有關國家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利比亞平民和平民居住區免受武裝襲擊威脅。中國、俄羅斯、印度、德國和巴西投了棄權票。利比亞政府隨後宣佈,接受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承諾立即停火和停止所有軍事行動,並強調保護平民安全和領土完整。

  安理會的會場中,為何出現這樣的投票結果?各國給出自己的解答。

  中國在解決利比亞危機中秉持一貫的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的態度。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3月17日在安理會通過有關利比亞局勢決議後的解釋性發言中説,利比亞局勢不斷惡化,中國表示嚴重關切。他説:“我們支持安理會採取適當和必要的行動,儘快穩定利比亞局勢,制止針對平民的暴力行徑。”他説,在安理會第1973號決議磋商過程中,中方和其他一些安理會成員提出了一些具體問題。但遺憾的是,不少問題沒有得到澄清和回答。因此,中國對該決議投了棄權票。他説,中方支持聯合國秘書長利比亞問題特使以及非盟、阿盟繼續致力於和平解決利比亞當前危機。

  同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重申,中方一貫主張尊重利比亞主權和領土完整,主張通過對話等和平手段解決利當前危機。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17日説,俄羅斯和其他安理會成員所關切的一系列問題都沒有獲得解答,決議所包含的條款可能會引發大規模軍事干涉。因此俄羅斯投了棄權票。

  西方國家也紛紛表態。美國總統奧巴馬18日説,美國不會派遣地面部隊進入利比亞。但他警告説,如果卡扎菲不遵守聯合國決議,美國將和其他一些國家採取軍事行動。

  在柏林,德國總理默克爾18日表示,德國僅出於不參與針對利比亞軍事行動的原因,對聯合國安理會有關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決議投了棄權票,但德國完全贊同該決議的目標。

  意大利外長弗拉蒂尼16日表示,在獲得安理會同意前,意大利反對在利比亞採取單邊軍事行動,但他表示支持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

  歐洲航空安全組織在網站上發表聲明説,“從馬耳他獲取的最新信息顯示,的黎波裏(航空控制中心)不再接受航班(進入利比亞領空)”。這意味著利比亞已關閉其領空。

  在此前後,世界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外交活動緊鑼密鼓,然而分歧明顯。

  法國總統薩科齊和英國首相卡梅倫3月10日共同致信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范龍佩,建議包括歐盟國家在內的多國採取支持利比亞反對派和實施全面武器禁運等措施,促使卡扎菲下臺。

  次日,在布魯塞爾,歐盟27國領導人討論利比亞局勢,宣佈不再視卡扎菲政府為合法政府和對話方,並敦促卡扎菲即刻下臺,但未就在利設立禁飛區達成一致。一天后,阿盟在開羅召開成員國外長緊急會議,決定促請安理會採取行動在利設立禁飛區。

  八國集團外長會議3月15日同意通過安理會繼續向利施加壓力,但未能就在利上空設立禁飛區達成一致。

  非盟專門成立了利比亞問題專門委員會。19日晚,委員會舉行會議,反對對利比亞的任何形式的外國軍事干涉。該委員會還負責與阿盟、伊斯蘭會議組織、歐盟以及聯合國等接觸,以協調解決利比亞危機。這一專門委員會成員還將於20日上午前往的黎波裏,試圖調解利比亞危機。

  針對利比亞動蕩局勢,非盟、敘利亞、烏拉圭等一些國家和組織表示反對武力干涉,呼籲有關方面通過對話解決目前的危機。

  甚至在巴黎峰會舉行當天,阿盟秘書長穆薩還表示,峰會旨在落實安理會關於利比亞的決議,確保利人民、領土和主權的安全,而不是軍事干涉。

  空襲“衝擊波”持續蔓延

  巴黎峰會剛結束,法、美、英等西方國家就迫不及待地對利比亞實施軍事打擊,國際社會一片譁然,一些國家對這種軍事行動持謹慎態度或公開批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20日表示,中方注意到利比亞局勢的最新發展,對向利進行軍事打擊表示遺憾。中方一貫不贊成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主張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以及相關國際法準則,尊重利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我們希望利局勢儘快恢復穩定,避免武裝衝突升級造成更多平民傷亡。

  在莫斯科,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盧卡舍維奇在一份聲明中説,俄羅斯對一些國家在利採取軍事行動感到遺憾。

  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韋斯表示,美國及其盟友只是希望“奪取利比亞的石油”,“從不在乎利比亞人民的生死”。

  德國總理默克爾説,她支持採取行動,但德國不會派兵參與。

  空襲行動猶如“重磅炸彈”,其“衝擊波”在各大媒體中迴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廣播公司(BBC)等新聞電視臺立即把焦點從日本核泄漏轉向利比亞,進行不間斷直播。軍事打擊利比亞的新聞高居世界很多報刊頭版頭條,各大主流新聞網站對行動進展進行滾動報道。

  一些西方媒體對空襲行動並未“一邊倒”支持,對戰爭的擔憂溢於言表。福克斯新聞電視臺的評論員就擔心美國會再次陷入一場戰爭泥潭。BBC網站通欄評論稱這是一個“精心計算的賭博”。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説,目前這些軍事行動能否最終讓卡扎菲下臺還沒有定數。此外,利有可能因此陷入無政府狀態中,沒有一個主導的力量,這將為極端分子提供生存和發展空間。該報還指出,對利動武還顯露了西方的雙重標準。

  而德國《明鏡週刊》網站評論則對美國態度進行了評點:空襲行動是奧巴馬總統的一個“轉捩點”,“一個曾經充滿和平理想的美國總統最終有了自己的戰爭”,這讓人“無法想象”其競選時的種種反戰表態。在美國,反戰聲音高漲,一些評論甚至提及朝鮮戰爭——一場讓幾代美國人心靈受傷的錯誤戰爭。

  耐人尋味的是,此次空襲是法國人打響了“第一槍”。為何8年前曾極力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法國此次居然積極“挑頭”,力主對利採取軍事行動?

  從地緣政治和石油、經濟利益看,利比亞對法國意義十分重要。而法國也是承認利比亞反對派的國家,推動反政府武裝上臺對法國有益。法國國際關係與對外交流基金會北非中東地區問題研究員米卡爾認為,“法國尋求表現出自己具有領導的能力”,近來法國外交顯示出很大的“隨意性”:當外交部長朱佩還在布魯塞爾談判時,薩科齊就宣佈承認利比亞反對派。

  有媒體認為,除了謀求在非洲的影響力以及現實利益外,尋求2012年大選連任的薩科齊多少有些賭博——一旦在利冒險行動取得成果,薩科齊將順勢取得大選優勢。不過,法國歐洲電視1台網站的網民投票顯示,52%的網民擔心軍事介入行動會演變成危險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