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日本避難所災民缺乏食物 每天一瓢水一兩個飯糰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4日 04: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

在岩手縣一避難所,一男子閱讀留言板上的字條。新華社發

▲3月13日,災民被安置在日本東北岩手縣宮古市一處臨時避難中心。新華社發

  日本宮城縣仙臺市是距離這次強烈地震震中最近的城市,人口約百萬。新華社記者13日在仙臺市區採訪時看到,當地居民嚴重缺乏食品和飲水等物資,不少避難所每天僅為每人提供一瓢水(約250毫升)以及一兩個飯糰,目前正面臨愈加嚴重的生活困難。

  ■目擊

  飲食優先供應老人兒童

  此次地震中,仙臺市靠近海邊的若林區受災較為嚴重,有數百名居民遇難。記者在仙臺車站、宮城縣政府大樓等市內主要地段看到,這裡的建築普遍完好無損,只是不少建築一樓店面內的物品仍保持震後的混亂景象。

  市內大部分地區的水電供應仍未恢復。據電力和燃氣公司宣佈,在確認設施安全以前,不會輕易恢復供應。但是,在目前強烈余震仍時有發生的情況下,這意味著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通電、通氣尚無指望。同時,仙臺市內手機通信仍然不暢,而固定電話服務也時有時無。

  目前,仙臺市有相當部分居民仍在體育館等避難場所居住,也有部分居民“投親靠友”,到有水電供應的區域居住,街上時常可見攜帶大包小包臥具的市民。對大部分居民而言,相對於頻繁發生的余震,更大的困難是物資匱乏,特別是食品、飲水和各類生活用品。

  記者在避難所了解到,當地政府雖然提供避難設施,但所能提供的生活物資很少,主要靠避難者自行解決飲食,不少避難所每天僅為每人提供一瓢水(約250毫升)以及一兩個飯糰,而這也是臨時從周邊超市購買而來的。

  隨著存貨用罄,大部分避難所的飲食供應將難以為繼。自13日起,市內避難所已將剩餘物資優先供應70歲以上老人和12歲以下兒童。

  此外,寒冷也是很多避難者面臨的問題。日本東北部地區正處於冬末初春之際,夜間氣溫較低且有霜凍。不少避難場所是沒有取暖設備的教學樓和體育館,夜間市內溫度在零攝氏度左右,不少居民缺乏足夠的禦寒衣被。

  目前,當地政府雖然在竭力組織物資供應,但由於貨源緊張,運輸不暢,仙臺市內的物資供應短期內無望改善。

  ■講述

  剛剛貸款修了房子……這就是命

  “海水從小店的背後衝過來,沿著小店的兩側衝過去,然後,我就看見許多汽車被沖走,”便利店主人普島和喜男説。

  在仙臺距離海岸5公里的地方,這家便利店勉強開著,店裏的瓶裝水和速食麵已經不多,門外卻排著超過庫存的隊伍。人們有序地等待,沒有哄搶,沒有爭執。

  一些人在門外排隊。他們打破死寂,開始交流著不願交流的話題,然後有人開始哭泣,緊接著又是一片死寂。

  湯澤聰子69歲,地震和海嘯時她剛好外出去朋友家做客。她説,兒子剛剛貸了一大筆款給自己修了一棟房子,今年2月11日全家人剛剛喜遷新家,“昨天回來時,我們找不到房子了,連房子的位置都找不到了”。

  “這就是命,”湯澤説。

  我叔叔家靠近那片發現死者的海

  仙臺受災最嚴重的是臨海的碼頭區。海嘯過後,碼頭已不見蹤影,一條濱海路扭曲得像麻花一樣,一艘原本停泊在碼頭的集裝箱貨輪被海嘯掀到距海岸線兩公里的內陸。

  一艘韓國船被掀翻在碼頭上,不知什麼地方卡住了船身。

  轎車、卡車滿城到處都是。“到處”,包括屋頂、樓梯、大樹杈……

  退去的海水,留下千溝萬壑的泥漿,在原本精巧的城市地圖上,塗鴉。

  但物質上的瘡痍,也許不及心靈上的憂慮和悲哀。

  手機銷售員石澤尚美今年24歲,她的家距離海岸好幾公里遠。她告訴記者,巨浪在奔襲數公里後,在到達她家的墻角時緩緩退去,她與父母安然無恙。不過,他叔叔一家人,已經聯絡不上。

  “我叔叔一家,住在海邊,靠近那片發現許多死者的海岸,”石澤説,“我們到現在還聯絡不上他們。”

  ■曆險

  抱住屋頂殘骸海中漂浮兩天

  日本一名男子遭海嘯捲入大海後漂浮兩天,13日獲救。信川弘光現年60歲,13日中午由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艘驅逐艦救起。

  搜救人員説,信川當時神志清醒,身體狀況良好,隨後由直升機送往醫院。

  信川告訴搜救人員,他得知海嘯來臨時跑開,第一波浪退去後回家取物品,不料遭另一波浪襲擊。

  海嘯把他連同屋子一起卷到15公里外,信川抱住屋頂殘骸在海中漂浮兩天。

  救援者穿過齊腿深淤泥

  宮城縣仙臺市若林區三本塚地區是地震的重災區之一。當日,駐在多賀城的日本自衛隊接到任務,三本塚的一家老人院有200多名老人和50多名工作人員被困,部分人員急需轉移救助。自衛隊、警察和消防員等救援人員隨即趕往現場。

  在現場,樹木被連根拔起,田野被垃圾覆蓋,淤泥散發著惡臭,陷在泥濘裏的車輛東倒西歪,房屋要麼被沖走,要麼只剩下隱約可見的屋頂,需要救援的老人院,一棟4層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孤零零地立在幾百米之外。

  救援人員需要從堆積如山的淤泥和垃圾地帶穿過,部分地段淤泥齊腿深。由於救援還處於初始階段,挖掘車輛暫時無法進入,轉移被困者只能主要依靠人力。將被困者從低窪地帶轉移到安全的高處最為困難。救援人員用手頭簡單的工具,用倒下的大樹做“梯子”,將受災者轉移到高處,被轉移群眾迅速被救護車輛送往醫院。

  ■網言

  我們可能已經暴露在核輻射中

  民眾借助網絡發泄不滿

  日本11日遭遇強震、海嘯,部分地區電話通信中斷。數以千計日本民眾“涌向”互聯網,尋找親友,互報平安,乃至表達對核泄漏等問題的看法。

  一些互聯網搜索引擎和社交網站開始充當“尋人仲介”。不少網友登錄社交網站,聯絡親友。一些網友幸運地與親友重新建立聯絡,但也有人還在焦急地等待親人的音信。“海嘯過後,我一直沒有與家人和朋友聯絡上,”東京索菲亞大學的一名女學生留言道,“我急需消息。”

  除充當“尋人仲介”,互聯網還成為一些網民表達憂慮的重要渠道。12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泄漏的消息傳出後,一些民眾表達對核泄漏的擔憂。

  “經過令人沮喪的一夜,我早上8點回家,”東京一名23歲女性白領在一家社交網站上説,“現在又出現核泄漏,我們可能已經暴露在核輻射環境中。”她説:“我真實不知道該怎麼辦,之後還會發生什麼,明天是否還能活著。”

  “輻射在增加,他們在準備(防輻射用)碘。如果風很大,會把放射性物質吹向……”有人在網上寫道。

  伴隨憂慮,一些日本民眾開始質疑政府的應災能力。同時,有人借助網絡發泄對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的不滿。

  “我沒法相信東京電力公司,”一個署名合志田貫的網友在日本“米克西”社交網站上説。

  名為帕帕的網友認為,即便這次事故不會演變為切爾諾貝利核泄漏那樣的大事件,能源運營商也應當極盡一切努力將事故對民眾的傷害控制在最低水平。

  路透社解讀,民眾對東京電力公司表達強烈不滿與公司有“前科”不無關聯。2002年,這家日本最大電力供應商的總裁及其他4名主要負責人因偽造核電站維修數據引咎辭職;2007年,這家公司再曝篡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醜聞。

  本版均據新華社電記者劉華 馬傑淩 朔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