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全球瀕臨糧食危機 糧價暴漲饑餓人口可能再增加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31日 03: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月18日,孟加拉國民眾正在排隊買米。

1月23日,一名印度女孩頭頂一盆洋蔥。

1月22日,印度人抗議糧價飛漲。

不少國家糧價都在上漲。

一名印度人22日抗議糧價飛漲。

  糧食價格高漲正讓全球面臨另一場“糧食危機”

  1月1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各國政府不要在糧價上漲時限制糧食出口,警告這可能推高全球糧價。此前一天,聯合國糧農組織負責人曾警告,世界正面臨另一場“糧食危機”。

  自去年以來,因全球糧食大幅漲價,民眾生活負擔加重,多國引發抗議浪潮,甚至在某些國家引發騷亂,似乎在重演2008年的“糧食危機”。當然,目前斷言“糧食危機”即將捲土重來還為時尚早;但不容忽視的是,糧食價格上漲及其所引發的糧食安全問題,已成為各國必須高度重視的重大挑戰。

  中國古語雲,“民以食為天”。糧價不斷上漲,不僅危及普通民眾的生活乃至生存,還可能引發社會動蕩。因此,糧食安全是各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大問題。 專題文字:黨建軍

  現狀

  聯合國警告:

  全球瀕臨“糧食危機”

  1月25日,糧農組織負責人表示,世界正瀕臨另一場“糧食危機”,這也是有關“糧食危機”即將捲土重來的最新質疑,距上一次“糧食危機”還不到3年。

  糧價指數創新高

  如今,人們似乎正在遭遇與2008年“糧食危機”相似的情景:在阿爾及利亞、約旦等國的街頭示威和政治動蕩中,都可以看到糧價高漲的影子。

  2008年的“糧食危機”中,全球超30個國家爆發街頭示威或騷亂。在海地,“糧食危機”引發大規模搶掠事件;在埃及,民眾為爭奪麵包而大打出手;在亞洲的越南、南美洲的玻利維亞等國,爆發了抗議高糧價的示威活動。

  根據糧農組織1月發佈的報告,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在2010年12月達到214.7點,超過2008年5月“糧食危機”期間最高紀錄209.2點,創下1990年以來的歷史最高位。

  據統計,自去年收穫季節以來,國際市場上玉米、大豆和小麥的價格分別上漲了94%、51%和80%,三種主要糧食作物的價格已接近或超過30個月來的最高位。糧農組織總幹事迪烏夫表示,世界正處在另一場“糧食危機的邊緣”。

  漲價潮波及全球

  事實上,很多國家的民眾深切感受到糧價高漲的影響。

  在印度,糧價上漲成為通貨膨脹的主要動因,作為印度家庭的必備食材,洋蔥價格在幾個月內暴漲3倍,和一年前相比則漲了6倍,達每公斤65盧比(約合10元人民幣),以致爆發“洋蔥危機”;在印尼,烹調必備品辣椒的價格在過去一年漲5倍,漲至每公斤約10萬盾(約合70元人民幣);在阿爾及利亞,麵粉、白糖、油等基本食品的價格暴漲引發了近期的國內騷亂。

  受到糧價上漲影響的不只是發展中國家。在美國,小麥價格在去年5月~11月間上漲近90%。小麥等糧食價格的上漲引起食品價格的連鎖反應,一些食品商或明或暗地提高零售價。在英國,食品價格達到1976年來的最高水平。

  “糧價不斷上漲將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會挨餓,街頭抗議活動會增加。”世界銀行的投資機構國際金融公司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亨利説,“如果我們看看一個家庭的基本糧食籃子就會發現,目前的狀況與2008年時相比沒有多大差別。”

  上漲勢頭仍未停止

  進入2011年以來,全球糧價上漲的勢頭並未停止。近一段時期以來,澳大利亞飽受洪水襲擊,拉丁美洲多國則遭遇極熱天氣,這些都影響到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等糧食生産大國在2011年的糧食收成,增加了糧價繼續上漲的壓力。

  美國農業部1月調低了對2011年全球主要農作物産量的預期,並預計糧價會在2011年上半年繼續走高,推動食品通貨膨脹,美國2011年的食品價格通脹則會達到2%~3%。聯合國糧農組織在1月也警告説,除非全球糧食産量在2011年顯著增長,否則糧食價格將繼續居高不下,並危及全球經濟復蘇進程。

  影響

  糧價暴漲:

  窮人挨餓 社會動蕩

  不論在哪個國家,糧食問題都是一個關係到所有人,尤其是普通民眾重大而敏感的問題。糧價問題解決不好,不僅意味著大批民眾挨餓,還蘊藏著引發社會和政治動蕩的風險。

  饑餓人口或再增

  糧食價格飆漲,首先受傷最深的總是各國窮人,他們必須從本就不多的收入中拿更多的錢購買生存所必須的食物。在2008年“糧食危機”中,糧食計劃署官員表示,糧價上漲如同一場“無聲海嘯”,迫使1億多人口退回到挨餓境地。當時,在海地,大米等主要食物價格暴漲,導致許多民眾食不果腹,一些窮人甚至靠吃泥土製成的餅乾填飽肚子,還有人到垃圾堆裏找吃的。

  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08年的“糧食危機”期間,全球約有8億人挨餓;到了2009年,這一數字超過了10億。2010年9月,糧農組織和糧食計劃署稱,全球饑餓人口到2010年年底預計為9.25億人,比2009年減少9800萬人。但糧農組織同時警告,如果糧價上漲勢頭持續下去,全世界饑餓人口的減少將受到影響。

  雖然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但可以預計,當前不斷上漲的糧價已經迫使,並將繼續迫使很多窮苦民眾再度挨餓,而全世界饑餓人口在經歷大幅減少之後可能再度增加。

  高糧價引民眾抗議

  當普通民眾連基本生存都無法保證時,將不得不走上街頭抗議,社會動蕩等局面就無法避免。就此,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高官以及法國總統薩科齊均發出警告。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表示:“鋻於食品支出在最貧困國民眾的家庭開支中佔據相當分量,因此,糧價大幅上漲再度成為危及全球經濟增長與社會穩定的因素。”

  糧農組織總幹事長迪烏夫則在24日警告説:“糧食不安全對世界最貧困人口的影響最大,將在一些國家引發政治動蕩,危及世界和平與安全。”

  就目前看,高糧價引發的抗議活動僅限于阿爾及利亞等少數幾個國家,還沒有出現2008年時超過30個國家爆發糧食抗議的局面。就亞洲國家來説,目前尚未出現糧價高漲引發的抗議,這主要是因為亞洲多國的主食大米價格在過去一年中保持了相對穩定。

  但如果糧價上漲的勢頭未得到及時遏制,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窮人生計受到影響,並進一步引發社會動蕩。對此,亞洲各國已經提高警惕,開始廣積糧。

  幕後

  糧價暴漲

  四大原因

  引發新一輪糧價大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極端天氣因素,也有限制糧食出口的因素;既有糧食期貨市場的投機因素,也有生物燃料與窮人爭搶糧食的因素。

  極端天氣:

  導致糧食歉收

  2008年的糧食危機期間,澳大利亞的糧食歉收是危機起點。而目前糧食漲價潮的起點,則是2010年夏季俄羅斯的糧食歉收。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2008年的糧食歉收,還是2010年俄羅斯的糧食歉收,主要原因都是極端天氣。

  去年夏季,作為全球第三大小麥出口國的俄羅斯遭遇近40年來最嚴重乾旱,導致其近20%的耕地絕收,小麥産量減少2成以上,直接導致俄羅斯政府出臺穀物出口禁令,推動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大幅上漲,一度引發世界對新一輪糧食危機的恐慌。該事件再次凸顯了極端天氣對糧食價格的影響力。

  如今,澳大利亞和阿根廷等糧食生産大國再次遭遇極端天氣,勢必對糧食價格的走勢産生負面影響。在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國、第三大大豆出口國阿根廷,拉尼娜現象導致天氣持續炎熱,引發嚴重旱情,玉米及大豆的産量也不容樂觀。

  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已經警告説:“如果阿根廷的乾燥天氣演化成乾旱,或者北半球小麥大規模凍死,全球糧食價格可能繼續上漲。”

  限制出口:

  擴大危機規模

  如果説極端天氣是推動糧價上漲的“天災”因素,那麼,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的政策則是“人禍”因素。

  2008年糧食危機期間,阿根廷、俄羅斯等糧食生産大國就通過凍結糧價、削減以及禁糧出口保證國內糧食供應;越南、泰國、印度等主要大米出産國也為保證國內供應而限制大米出口,導致大米價格大幅上漲,引發多國爆發抗議活動。

  今年1月,為控制國內食品通脹,印度宣佈將停止出口大部分食物産品。作為世界第二大大米産國、第三大小麥産國和第七大玉米産國,印度的糧食出口限制政策勢必對國際糧價産生負面影響,引起了各方關注。在如今的糧價大幅上漲的大背景下,糧食出口大國是否能夠克制其限制出口的衝動,再度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拉米24日表示,對糧食的出口限制惡化了全球糧食問題。

  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26日就呼籲各國政府不要在糧價上漲時限制糧食出口,稱“在某些情況下,各國政府為消除糧價危機影響而倉促出臺的措施事實上擴大了危機規模,加劇危機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生物燃料:

  與窮人搶飯碗

  談及當前的糧食價格上漲問題時,很多人還談到了生物燃料的因素。

  在一段時期內,油價的長期高位運行,讓生物燃料成為多國的寵兒,但沒有多久,世界就發現,看似環保的生物燃料,實際上是在搶奪窮苦人的飯碗,是一個消耗主要糧食作物的無底黑洞。

  2008年的糧食危機期間,世界銀行公佈的報告稱,美國與歐盟大力開發的生物燃料,對當時糧價上漲“貢獻”最大,相當於推動糧價同期上漲了75%。這份報告使生物燃料備受爭議,但美歐仍然利用其豐富的糧食資源,繼續大力發展生物燃料。

  對於富裕國家來説,生物燃料會使其能源供應實現多元化,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但對窮國和糧食進口國來説,卻意味著他們的糧食來源可能被蠶食。從長遠看,生物燃料的發展會成為推高糧價的一大因素。

  投機資本:

  助推糧價上漲

  當然,糧價的上漲背後,往往有資本市場的投機性炒作。

  2010年夏季,俄出臺限制糧食出口政策後,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大幅上漲。對此,世界銀行曾指出,投機者可能是糧食價格波動的短期推動者。還有專家明確表示,2010年夏季小麥期貨價格的瘋狂漲跌背後,最大推手就是投機資本。回顧2008年糧食危機,國際資本的投機性炒作,同樣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就此,糧農組織總幹事近日呼籲制定規則,採取新的透明監管措施,遏制糧食價格上漲背後的投機行為。

  法國總統薩科齊也在24日表示,全球正在攜手監管國際金融市場,但對於糧食期貨市場的監管仍是空白。

  應對

  改革糧食體系

  加強國際合作

  從全球角度看,解決糧食問題不僅需要各國、尤其是窮國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國際社會的通力合作。

  糧食安全:長期性大問題

  從2008年的“糧食危機”到最近的糧價高漲,時隔僅僅3年。這也意味著,2008年以來國際社會為化解糧食危機所採取的對策雖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效果卻是暫時的。換個角度來説,對任何國家來説,僅為化解一時的糧食危機或糧價上漲而採取臨時的對策是不夠的。因為,糧食安全是一個長期性的大問題,必須從長遠角度考慮長遠對策。

  1月24日,英國官方研究機構報告説,全球糧食系統在今後40年裏將面臨人口增長等因素帶來的巨大壓力。報告稱,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90億,這將導致巨大的糧食需求;按實值計算,一些主要糧食的價格在未來40年內將上漲50%~100%。糧農組織則預計,未來40年,全球糧食産量需要增加70%,在發展中國家需要增長100%,才能滿足人口增長的需要。

  這些數字表明,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巨大的人口數量將使全球糧食需求一直面臨巨大的壓力,也使得糧食安全問題一直都需要高度關注。

  政治意願:化解危機的動力

  為了解決糧價上漲問題,各國已紛紛採取對策。在印尼,政府宣佈從今年1月開始,取消大米、麵粉、玉米和飼料的進口稅。在阿爾及利亞,為了平息民眾抗議和騷亂,政府臨時取消對糖和食用油的進口關稅。考慮到極端天氣、限制出口、生物燃料等推高糧價的主要因素,要解決糧價上漲問題,還需國際社會的密切合作。

  根據糧農組織的預計,在未來40年內,為了提供人口增長所需要的糧食産量,發達國家需要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440億美元的官方農業援助資金,另外,每年還需要增加600億美元~2000億美元的私人資本。

  對此,英國官方研究報告也指出,要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最需要的不是科學或研究,而是政治意願。報告稱,當前的糧食生産體系“基本上是不可持續的”,存在過度利用土地資源和化學燃料的問題,無法滿足世界人口需要;因此,須對糧食生産體系進行重大變革,即使在環境遭到破壞的情況下,也可用現有耕地生産可滿足世界人口需求的糧食。

  全球應對:G20首議糧食

  法國總統薩科齊近日表示,在今年的G20峰會上,糧食安全問題將首次列入會議議程,G20成員國農業部長將召開一次特別會議,就如何遏制糧價上漲向各國領導人提出建議。

  薩科齊表示,法國將與其他成員國共同努力,制訂統一規章以加強對國際糧食期貨市場秩序的監管,並將國際糧食期貨市場的數據公開化、透明化,抑制糧食價格過度波動,平息有關投機者正在操作世界基本糧食産品價格的擔憂。G20會議還可能討論建立更大規模的糧食儲備,推動發達國家削減農業補助。

  對G20峰會來説,糧食安全問題既是一個重大機遇,也是一個重大挑戰。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走上世界舞台中心的G20曾經密切合作,走出危機低谷,但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好轉,各國的合作意願也開始減弱。在此背景下,糧食安全問題可能會成為團結G20的黏合劑,使G20獲得新的前進動力。就化解目前的糧價上漲問題而言,G20不失為一個有益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