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美國經濟已經被中國“趕超”——一個虛構的故事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8日 22: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彼得森的研究結果是不科學的、不負責任的,其目的是為人民幣升值進行蠱惑和施壓,並想讓中國承擔遠超自身能力的責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説。

  關於皮尤的民意調查結果,陳鳳英指出,鋻於絕大多數美國民眾缺乏對中國的深入了解,其調查結果只能説是反映了其在經濟危機低谷期的心態,並不能作為評價中美兩國經濟實力的參考。

  全球國際比較項目是由聯合國發起、世界銀行組織實施的一項全球性統計活動,其核心是考察各國貨幣的實際購買能力,將各國以本幣表示的國內生産總值(GDP)指標換算為以購買力平價(PPP)表示的可比性指標,從而實現國際經濟比較。

  中國已于2009年全面參加新一輪國際比較項目,並按全球統一的時間要求從2011年1月開始在全國開展相關調查,並預計到2013年才能得出研究結果。

  陳鳳英錶示,即使按世界銀行已公佈的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也僅約為10萬億美元,而非14.8萬億美元;美國則達14.6萬億美元以上,“‘中國經濟已于2010年超越美國’的研究結論只能説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她指出,很顯然,一直認為“人民幣匯率被嚴重低估”的美國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此次的研究結論是建立在“嚴重高估”人民幣購買力的基礎上炮製出的。

  所謂購買力平價(PPP),是指比較一攬子標準的商品和服務在各國的平均價格而估計出的。PPP統計的定義是:一單位基準貨幣(如1美元)所能購買的商品或服務所對應的本國貨幣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