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今日關注]中國殲-20來了!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3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今日關注]>>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今日關注):中國新一代隱形戰機殲-20今日首飛成功,引發廣泛關注。與此同時,美國日前在韓國部署F-22戰鬥機中隊。隱形戰機究竟有何威力?為何世界大國爭相研發?現役的隱形戰機都部署在何處?隱形戰機又將如何影響國際政治格局?稍後請看《今日關注》。 【查看當日節目完整視頻

    主持人:

    應該説今天中國新一代隱形戰機的試飛成功,引起了國際社會廣泛的高度關注,這同時也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一個現實例證。二位覺得,尤其我們看到網友包括在世界範圍之內,為什麼對於中國殲-20的研製這麼關注?

    宋曉軍:

    我覺得是這樣,隱性戰鬥機原來的壟斷,或者説擁有服役的隱性戰鬥機就美國一家——F-22,當然去年1月份的時候,俄羅斯試飛了它的隱形戰鬥機,俄羅斯管它叫“第五代”,後來美國也管它叫第五代。當時人們按照一種冷戰思維的慣性,冷戰雙雄,美俄覺得這種結果很自然。突然傳來中國開始首飛這樣一個消息,大家當然就會覺得中國怎麼會走得這麼快?是引起軍事愛好者,甚至有人跑到成都去看,還有很多的海外媒體蜂擁而至報道這個事情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是對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就像我們剛才關注的外辦副主任關友飛説的,這是中國新軍事變革和裝備發展,以及中國國防工業、工業基礎正常發展的一個必然的邏輯結果。

    主持人:

    這個新型武器的出現,也是中國隨著它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的提升,而在軍事領域的一種體現。徐先生,應該説您對於戰鬥機的試飛有親身的感受和體驗,所以今天很多話題還要從您親身的感受設身處地地跟大家説一説,整個戰鬥機的試飛,您能不能跟我們説一下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整個戰機研製到什麼程度就可以進行試飛?

    徐勇淩(國際級功勳試飛員、軍事專家):

    作為空軍武器裝備的研製過程,它有研發、試驗包括首飛和工程試飛,最後是定型。這個過程,其實首飛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飛機在地面要做大量的試驗,但是這些試驗的結果僅僅是驗證地面的這種工作狀況,空中飛行的情況是什麼樣,應該説只有首飛才能給予回答,所以作為我們的同行,我也向我們研製團隊和試飛員表示祝賀。首飛的風險是巨大的,同時作為首飛來講,它也是工程對研製過程的一個部分,它首飛的結點如果往後推的話,那麼整個一個型號定型的週期要往後推。所以在今年開春這個時間的首飛,我想是早就計劃好的。

    主持人:

    您剛才也提到首飛,首飛是具有很多的危險性,具體怎麼説呢?

    徐勇淩:

    首飛的風險在於雖然工程在地面做大量的試驗,但是會遇到三種情況:第一,系統本身彼此這種偶合是否正常,地面哪怕10000次試驗是好的,空中也可能會出現干擾或者矛盾;第二,它本身的氣動特性,雖然地面也做過試驗,但是只有離陸以後才能進行真正的考核;第三,有些系統可能會在空中出現故障,這也是地面無法預知的。當然首飛作為一個高風險的項目,無論是研製團隊、監控團隊還是試飛團隊,都會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因此從全球的裝備領域來看,首飛出現重大事故的可能性都是比較低的。

    主持人:

    今天我們第一代隱形戰機試飛成功了,是不是説我們中國在這個隱形戰機的設計研發上,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水平?

    宋曉軍:

    對,應該説前面它整個製造設計這一塊兒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因為殲-10我們知道是1998年首飛,這中間包括它最後定型,裝備部隊大概經過了12年。我們過去管殲-10叫第三代,美國第三代飛機實際上是70年代開始,它的首飛,比如説F-22在1997年首飛,裝備部隊是2005年4月,這個拉的時間將近30年。中國原來的殲-10到現在的所謂殲-20,這個過程是非常短的,應該説這個進步是非常快的。但是我們可以對比,比如説美國二代機到三代機之間也很短。比如説F-18和F-15,它首飛到裝備部隊就兩年的時間,雖然試飛的時間有1700多次,就F-16試飛的架次,F-18也試飛了將近3000次,但是它時間很短。當時美國處在製造業還比較強大的時候,而且航空團隊人員的工資還是很高,但是後來到了F-22和F-35的時候,它航空産業的人員減少了將近一半,原來100多萬,後來變成40萬。

    再一個就是它的工資,從事航空工業人的工資下降了,下降到每小時20多美元,但是從事銀行業、金融業的是37美元,整個基礎發生了變化之後,它就不一樣。但是我們知道中國從2005年之後,或者2002年之後,中國處在一個高速的工業化發展時期,特別是我們的裝備製造業,它的産業升級、技術創新是層出不窮。應該説從這個角度上來説,航空工業的成果,其實標誌了中國整個工業的發展。下一步我們當然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産業升級、技術創新,它是整個面上當中的一個點而已,一個代表。

    製片人:戰麗萍

    策 劃:王冬妮

    編 輯:桑瑞嚴 寇 春

    監 制:王世林

    E-mail:chinanews@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