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環球要聞 >

美國高調參與中國周邊軍演 對華構“C形包圍圈”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4日 05: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8月10日,美國“麥凱恩號”驅逐艦抵達越南峴港。越南方面打出標語和兩國國旗,歡迎“麥凱恩號”的到訪。

8月12日,韓國特種部隊在靠近朝鮮的“北方界線”附近舉行登陸演習。

  美韓、美越軍演 對華形成“南北夾擊”

  核心提示

  在奧巴馬政府看來,目前亞太力量正在失衡,中國的影響力日趨突顯,美國將被“邊緣化”。因此美國希望重啟“東亞平衡”,以期在日趨重要的東亞發揮更大影響力。

  ——陶文釗(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對中國周邊構築“C形包圍圈”不是聳人聽聞,有媒體對此形象地稱“亞洲版北約”正在形成。

  某些人曾預期中美關係“日趨成熟”,這其中卻蘊含著潛在的軍事危機。

  ——倪樂雄(上海政法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新聞由頭

  近期以來,中美關係鬧得“滿城風雨”。借助“天安號”事件、美越建交15週年,美國在中國周邊地區連續軍演的確可謂“兩舉多得”:借助韓美軍演鞏固韓美同盟;抑制了日本美軍基地搬遷;借助美越軍演“攪局”南海問題,進而形成“南北圍堵”中國之態勢。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輿論對華聲音似乎日趨強硬。比如,美國前常駐聯合國代表約翰博爾頓近日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措辭極為強硬的《對抗中國的怒吼》的文章。

  至此,中美關係被認為有日趨走入對抗的跡象。美國是否在調整對華政策?中美近期“劍拔弩張”到底源於什麼?美越軍演幕後有何目的?本週圓桌會議我們特邀兩位中美問題研究專家,從不同角度探討這個話題。

  本報記者 毛玉西

  軍演目的

  美國對華C形包圍

  “亞洲版北約”正形成

  從黃海,再到南海,美國航母正耀武揚威地高調參與中國周邊的各種軍演。

  倪樂雄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從當前態勢看,美越兩國閃電聯手,更驗證了美國在中國周邊構築“C形包圍圈”是真實的,而非聳人聽聞,有媒體對此形象地稱“亞洲版北約”正在形成。

  他憂慮地表示,在某些人中美關係“日趨成熟”的預期中,其實蘊含著潛在的軍事危機。

  倪樂雄指出:“儘管近期中美大規模衝突不會出現,但任何衝突在跨入戰爭前都會有一個明確的假想敵。我還是堅決主張中國要有強大的海軍,在南海保持威懾,才能改變中美軍事不均衡的戰略態勢,鞏固中國海疆。”

  對於美方頻頻“亮劍”的目的,倪樂雄形象地指出,中國武俠小説常用類似場面:正式決鬥前,各方都會不接觸地來幾個亮相,擺幾個Pose。中美尚處於擺Pose階段。

  他解釋説,在中美軍事衝突受到抑制的背景下,從奧巴馬政府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軍演就成為謀利的工具——比如謀取亞太影響力、美國經濟利益、取得謀求中國妥協的籌碼等。

  解密幕後

  中國觸動美國神經

  不滿亞太格局改變

  在陶文釗看來,除了“天安”號事件等直接原因外,中美關係的緊張態勢,充分體現了美國試圖改變東亞“力量失衡”的訴求。

  陶文釗表示,在奧巴馬政府看來,目前東亞力量失衡,美國希望重啟“東亞平衡”,以期在日趨重要的東亞發揮更大影響力。

  從東北亞來説,中韓貿易發展迅猛,中國已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日本此前提出的“東亞共同體”開始甚至未包括美國,這些都讓美國感到不安。最近幾年美國學術界都持“朝鮮半島重新進入中國勢力範圍”的看法,無疑也推動了美國對東亞的重視。

  從東南亞來説,1973年越戰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美國對東南亞提不起興趣,長時間忽略了東南亞。相反,中國與東盟經貿一體化合作卻取得了實質突破。在美國看來,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日趨突顯,美國則日益被“邊緣化”。

  陶文釗指出,從奧巴馬上臺以來,美國的“戰略天平”一直在向東亞傾斜,奧巴馬甚至還自稱“太平洋總統”。如今,美日韓同盟鞏固、美越軍事合作、美國與東盟強化合作等行為,都表明美國正在推進“重返東亞”戰略。如此一來,美國重返東亞的行動,就不可避免地與中國利益發生“碰撞”,從而也實現了美國對中國“防範、牽制、平衡”的戰略目標。

  未來走向

  還是會“相互妥協”

  沒必要過於悲觀

  對於美國對華政策趨於強硬、試圖改變對華政策的説法,陶文釗指出,奧巴馬外交團隊目前沒有出現人員調整,美國對華政策並未出現變化。

  另外,陶文釗認為,美國媒體的聲音歷來都是“多元的”,不能因某時期媒體聲音的強弱與否判斷政府決策,除非這種聲音是發自官方。

  高層互訪可化解分歧

  陶文釗指出:“很多人喜歡使用的‘遏制’描述對華政策,實際上這有濃厚的冷戰色彩,我個人認為美國對華政策用‘防範、牽制與平衡’描述更恰當。”

  在他看來,一方面,我們必須承認兩國關係的複雜性,但也必須同時看到中美相互依賴、相互需要、相互制約的事實。

  對於中美當前的緊張狀態,陶文釗研究員認為,經過一系列鬥爭後,中美最終會“相互妥協”,通過機制化的對話平臺(如高層互訪、軍方交流、戰略與經濟對話等)化解或淡化分歧。

  對抗不符合真實現狀

  陶文釗指出,“妥協”本身就是中美外交的一種藝術,那些認為中美走向對抗,或走向“代理人戰爭”的看法過於悲觀,不符合中美關係的真實現狀。

  在談到中美關係的未來發展時,倪樂雄教授指出,美國對華政策的兩手“遏制與接觸”並未發生根本變化,只是運用手段出現了“階段性變化”(如美國近期頻頻展示軍力),這種變化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美國更大或更高利益的合作做鋪墊。

  歷史教訓

  大國應真正負責任

  制止盟國輕舉妄動

  對於目前的“南北夾擊”態勢,倪樂雄認為,一連串事件的源頭,要追溯到韓朝突發的“天安”號事件。

  “天安”號事件發生後,儘管到底是誰導致了韓國護衛艦沉沒還存有爭議,但韓國卻認為找到了“元兇”,為了彰顯國威高調拉攏美國加入軍演。

  從歷史來看,一戰爆發前,奧匈皇太子菲迪南1914年6月28日在薩拉熱窩被刺殺,然後事件失控最終演變為戰爭。

  雖然目前形勢不太可能引發戰爭,也不能完全類比,但有同盟關係的小國之間頻繁的偶然事件的失控,從敵對關係結構互動的性質看,與“菲迪南事件”類似。

  從歷史經驗看,大國若想真正負起和平的責任,應該警惕類似“天安”號事件失控的發生,必須設法制止結盟小國的“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