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環球要聞 >

倫敦奧運會遭遇“赤字困局” 政府可能縮減預算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0日 02: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倫敦奧運會遭遇“赤字困局”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談佳隆|上海報道

  金融危機烏雲尚未散去,歐洲債務危機還在發酵,英國倫敦正經歷著一場艱巨的考驗:兩年之後的7月27日,2012年倫敦奧運會將開幕,英國政府不得不為了這一目標“勒緊褲腰帶”。

  英國體育大臣休羅伯遜表示:“即使是籌辦2012年奧運會,也必須遵循新政府擬定的各種厲行節儉的措施。當全國上下都在過緊日子時,舉辦奧運也應該量力而為。”

  英國首相卡梅倫的“艱苦樸素”政策能否讓倫敦奧運會實現收支平衡?7月27日,倫敦發展署業務支持及推廣部總監羅貝德在上海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坦言:“從政治角度來看,我相信倫敦奧運會能夠實現收支平衡,但不可否認的是,政府將會為奧運會揹債。這究竟值不值,需要用5年、10年、20年甚至50年去衡量。”

  有可能縮減預算

  “人們對於歡慶勝利總是在行的,但對於巨大工程的精打細算和將它們按時完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參與倫敦奧運會相關項目的大倫敦集團主管東尼特拉維斯對倫敦奧運會籌備工作作出了這樣的評價。

  奧運會的燒錢是眾所週知的,而“蒙特利爾陷阱”更是赫赫有名。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留給這座加拿大城市10多億美元的鉅額虧空,為了還清這筆債務,蒙特利爾花了20多年。

  “倫敦不希望成為蒙特利爾那樣”,倫敦發展署設計、開發與環境部總監兼副首席執行官畢書德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由於英國財政赤字的原因,倫敦奧運會只有縮減預算的可能,而不太可能超過原有預算,這將避免希臘雅典深陷後奧運財政困局之苦。”2004年雅典奧運會耗資105億美元,超過預算兩倍。

  “為錢發愁”的英國文化部負責奧運事務的國務大臣特莎喬韋爾甚至表示:“如果當初政府知道經濟即將陷入衰退,英國就不會申辦2012年奧運會了。”

  無論是奧運會還是世界盃,主辦地無一例外需要大興土木,耗費甚巨。剛剛結束的南非世界盃便是歷屆世界盃中花費最多的一屆,高達43億美元。南非貿易和工業部部長羅布戴維斯向《中國經濟週刊》表示:“現在來評價南非世界盃是否盈利還為時尚早,但從‘長期’的效益來看,能夠實現收支平衡。”

  然而與其他國家相比,英國的處境可以説更為艱難,不僅是負債經營,而是債滾債的嚴重赤字經營。

  嚴重赤字下的鉅額投入

  據新華社報道,截至今年3月的上一財政年度,英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達到創紀錄的1454億英鎊,成為英國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財政赤字,這樣的財政赤字水平已經相當於英國國內生産總值的11%,遠超歐盟國家規定的3%上限。

  申辦成功後,英國計劃將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投入93億英鎊,而在2005年倫敦獲得奧運承辦權時,其提交的預算不過是34億英鎊。按照英國政府的計劃,這93億英鎊中的20億需要從私營企業中籌集,18.35億將通過英國國家彩票的方式籌集,其餘的都需要通過財政支出或政府借貸來完成。93億的預算中,有27.47億為應急預算,如今只剩下了12億英鎊。

  畢書德向《中國經濟週刊》透露:“除了奧運預算之外,英國全國範圍內預計還會有60億英鎊的配套投資。”

  羅貝德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目前,由英國新任首相卡梅倫領導的新一屆政府已經制訂出了大力削減開支計劃,其中也包括奧運投入。這正如英國體育與奧運會部長羅伯遜所言,‘奧運會將在英國經歷和平時期最大規模的預算赤字時舉行,所以奧運會也必須為償還國家債務盡一份力。’”

  據畢書德透露,在新一屆政府的削減開支計劃中,93億英鎊的預算縮減了8.39億英鎊。

  不過,有人認為,即便有了勤儉之心,能夠減下的預算也不過杯水車薪。

  目前,奧運會主要場館、奧運會村以及國際廣播和媒體中心的建設進度已經超前或正與計劃同步,但由於私人資金枯竭,奧運交付管理局還是動用了2.70億英鎊的應急資金作為總體預算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耗資10億英鎊打造的擁有2800套公寓的奧運村原本希望能夠由社會資金修建,但目前不得不動用3.24億英鎊財政資金來補足窟窿,並將貸款之手伸向了不少歐洲的銀行。

  除了這些預算之外,通貨膨脹在內的各種不可控因素也影響著倫敦奧運會的計劃支出,現在還沒有官員能夠保證原有預算是“足夠的”。那麼,英國倫敦這樣的大肆舉債辦奧運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倫敦期望重振“商業之都”

  與北京奧運全民高度支持不同,倫敦申報、籌辦2012年奧運會的整個過程都充滿著各種“爭論”,甚至許多民眾已經開始懷疑,倫敦再次申辦奧運會是不是一個巨大的錯誤,畢竟倫敦這是第三次舉辦奧運會。民眾將矛頭直指那些“華而不實”但又“宏偉無比”的體育場館。

  對此,畢書德表示:“倫敦奧運會主體育場能容納8萬人,等奧運會結束之後,我們將把它變成容納2.5萬人的體育場。我們力求在奧運結束之後所有場館設施都能夠物盡其用,比如説奧運村能夠成為商業住宅區,媒體中心會變身為創意産業園區。”

  據英國當地媒體披露,早在布萊爾時代,英國政府曾制定過一份倫敦奧運戰略文件,針對英國是否應申辦奧運會、世界盃這樣的大型體育賽事提供戰略性指導意見。特別對奧運會可能帶來的預期——城市改造、體育遺産、旅遊、慶典和文化、廣泛的經濟提升五大方面進行了評估,最後得出結論:申辦2012年倫敦奧運會對英國既缺乏社會價值,也無經濟利益可言。

  不過,針對倫敦申辦奧運會值不值的問題,羅貝德卻有另外一份認識,他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倫敦舉辦奧運會,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就是:通過奧運展現和重振倫敦這一商業之都、世界金融服務業之都的姿態,對於倫敦整個城市的未來影響,是不可以用簡單的商業利益來衡量的。我們在奧運上的投資應該著眼于未來,倫敦作為世界商業之都的地位越鞏固,其可能産生的商機就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