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趙磊:破解中國形象之謎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5日 15: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趙磊 中央黨校臺港澳與國際關係研究室副主任

  去年2—3月份,我去加拿大進行有關中國形象的國際調研。今年1—4月份,我又赴英國、比利時、科索沃進行相關問題的學術考察。從北美到歐洲,使我深切感受到中國形象的複雜性以及提升中國形象的迫切性。

  國家形象本身就是國家安全的核心內容,特別是對世界大國而言。有外國學者統計,國家之間發生衝突或戰爭的原因很多情況下是為“面子”,即為尊嚴、聲譽、形象,而直接為爭奪人口、資源的戰爭數量則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形象不僅具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政治或外交功能外,還具有商業功能,即影響別國的投資與採購。對中國而言,中國經濟與世界依存的主要特點是兩頭在外——“資源在外,銷售市場在外”,而且兩頭都不由我們控制,這就決定了在外很多情況下我們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外國是否願意購買中國的商品或者是否願意把資源賣給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中國的看法。如果他們把中國當作威脅的話,顯然就會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的國家形象十分複雜,很難用簡單的好與壞來評價。目前,中國國家形象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第一,中國與世界的認識鴻溝。首先,中國人對自己的看法和世界對中國的看法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很多情況下,中國認為是在做好事,而國際社會卻認為中國在搞破壞。例如,在非洲我們幫助一些國家修建大型水電工程,卻遭到了當地和國際環境組織的強烈反對。其次,中國對世界的看法與別國對世界的看法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我們認為日本的國家形象在國際社會一定不好,認為國際社會像中國一樣不喜歡日本,因為日本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但殊不知在多次國際民調中,日本的國際形象要遠遠好于中國。

  第二,國際社會對中國依然比較陌生(unknown),由此導致了對中國的誤解(misunderstood)甚至擔憂(worry)。曾經有一位加拿大官員主動問我,中國有多少人口?當我告訴他有13億人的時候,他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反應,因為對人口只有3300萬的加拿大而言,他們是無論如何想象不到13億人是個什麼概念。另一方面,有很多外國人用“謎”、“神秘”(enigmatic)等詞彙來描述中國,他們感覺“越試圖了解中國,就越不了解中國”,從而放棄了對中國持久學習的興趣。所以,一些西方國家總是將中國描述為“一個陌生、奇妙的世界”,並用他們的想象來界定中國。

  就此,如何針對性地做工作、切實提升國家形象,就成為關乎中國復興的大事,因為歷史上沒有一個大國是在“千夫所指”的環境下崛起的,反而在多數情況下都是“眾望所歸”。為此,我們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三點:

  第一,刷新國家形象、為中國“解密”。長期以來,我們在對外宣傳上,過於強調中國的歷史久遠、博大精深、神秘古老。這會給外國人造成中國“難解之謎”的印象。神秘化就意味著會被邊緣化。因此,我們要為中國“解密”。在這方面英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在英國訪問期間,英國外交部官員告訴我,他們希望將“傲慢”(arrogant)、“呆板”(stuffy)、“過時”(old fashioned)、“冷漠”(cold)的老英國,轉變為“開放”(open)、“緊密聯絡”(connected)、“創造性”(creative)、“充滿活力”(dynamic)的新英國。他們認為,如果總是強調英國的傳統形象——歷史主題公園,那麼英國企業就不能從英國形象中獲得促銷資本。因此,中國也應該將一個開放現代的、朝氣蓬勃的國家呈現在世人面前。

  第二,在宣傳國家大事的同時,也應關注民生問題。我們不僅要搞好奧運會、世博會等大項目,也要關注民生等諸多細節問題。總體來説,外國人更注重細節、關注生活。他們認為四年一次的奧運會、五年一次的世博會離他們太遠,而每天的空氣質量、衣食住行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這也是他們為什麼喜歡聽故事、不喜歡聽道理的原因。一些西方國家認為,在中國,“人民”重於“個人”(people matter,not the individual)。因此,我們在對外宣傳的時候也要多介紹豐富多彩的市民生活,而不僅僅是國家大事。英國一家調查公司的統計結果表明,2008年,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負面評價第一次超過正面評價。我們不禁要問:奧運會“無與倫比”,為何中國的形象反倒下降了?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含有三聚氰胺的乳製品給中國降了分。原因很簡單,食品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第三,除提供中國製造的物質産品外,還需提供中國製造的精神産品、制度産品。英國作為“議會之母”和工廠制度發源地永載世界史冊。荷蘭是個西歐小國,可是他對銀行制度、股票制度的貢獻聞名於世。長期以來,國際社會驚嘆中國的經濟發展,但是沒有聚焦到中國對國際社會的制度貢獻上。印第安人有句諺語:“人走得太快了,就應該停下腳步,好讓靈魂跟上來。”中國連續三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國製造”的商品遍佈全球,可是我們的觀念貢獻、制度貢獻又有多少呢?或許我們真應該放緩腳步,思索一下如何讓國家的“靈魂”跟上發展的速度。因為,大國的真正強大是在制度方面影響世界,而不僅僅是在物質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