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的崛起為何打動不了美國人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5日 15: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羊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原標題:中國崛起不僅是“餃子”和“功夫”

  記得剛來美國讀書的時候,留學生之間交流,都不約而同談到一點共同的體會,就是出國前高估了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和美國人對中國的興趣。當然,因為出國了,能跳出來看,原因就顯得簡單:國內一邊倒的輿論太容易讓人一葉障目了,我們對自己在世界舞臺上的定位經常停留在一廂情願的想象上。

  基於這個發現,同學和我都能與時俱進,不斷地調整我們的中國觀。但儘管如此,最近在美國看到的一個民意調查還是令我大跌眼鏡。2008年,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www.ccfr.org)在全球範圍內做了一個關於亞洲國家軟實力的民意調查,調查發現,近10年來,無論是從相對的還是絕對的角度來看,中國在美國民眾心中的形象都在持續下跌。它的原話是: Americans have very cool feelings toward China in both absolute and relative terms. 根據它的調查結果,這個“cool”,可以不折不扣地翻譯為“冷淡”。在一個從1到100的情感溫度計上,中值50表示“一般”,美國民眾對中國的熱度一直處於“一般”以下,而且匪夷所思的是,這個本來就不高的值還不停地下跌,從1999年的47,跌到2004年的44、2006年的40、2008年的35。這個最新的35,用報告原文的話來説,是一個很低的值,可以詮釋為“很冷淡”。

  硬幣的另一面,美國人在中國的形象值卻屢創新高。一家國內的民調公司説,1999年,有33%的父母首選美國作為孩子的留學地點,10年來,這個數據節節攀升到2008年的44%。作為留學生,我也曾親耳聽見一名美國人和我描繪他在中國的經歷。他説,在中國,people treat him like a king.我聽了,並不感到意外,我知道中國人的這種行為不能僅僅用“熱情好客”來解釋,但至少也能説明一點:我們是如此熱切地嚮往改變,去擁抱外面的世界。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確實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意外的是美國人至今對中國還“很冷淡”,而且繼續冷中變冷。很顯然,我們沒有打動大洋彼岸的觀眾,為什麼呢?是他們需要擦亮眼睛、轉變觀念,還是我們的觀唸有待改變?當然,我們沒有必要為迎合別人的看法而改變,但考察別人的看法,可以幫助我們“正衣冠”。更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國與國、民與民之間都前所未有地緊密相連,作為崛起的大國,我們需要更多的友情、理解和喝彩。

  一般來説,一個國家和民眾形象的樹立和改變,繫於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領域的表現。

  先説經濟吧。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以承辦2008年奧運會為標誌,我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認可。其實,美國民眾對此也是認同的,在另一項GALLUP公司的民調中,現在40%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中的領導力量,但在2000年,只有10%的美國人對此表示認可。這個改變可謂不小。但是,這種對經濟地位上升的認可並沒有改變美國民眾對中國的根本冷感。這個也不難理解,不能因為你有錢了、變富了,我就喜歡你、尊重你。我們老祖宗自己也説過,唯有以德服人、才能近悅遠來。

  關於政治,這是我們的心腹之痛。國際主流報刊上關於中國政治的報道可謂天天有,但正面積極的卻是少而又少。中國政治的現實和美國民眾的主流價值觀諸如民主、自由、平等還相差甚遠。舉一個例子,人口僅佔12%的美國黑人已經産生了第一位總統,但在中國,還很難想象國家的最高元首由一位西藏或新疆裔的少數民族來擔任。又例如美國的總統、議員都是民眾直接投票産生,老百姓可以和本選區的國會議員和本州的參議員直接聯絡反映情況,有不同意見也可以通過電視辯論、遊行示威來表達,這些在中國都還只是停留在白紙黑字上。但我認為,我們現在還不必為這些差距過分自責,意識形態的改變需要時間,經過中國人自己的努力,我們將來能摸索出一條不同於美國、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來也未盡可知。

  真正值得我們立刻反思的是文化領域。在我們這個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美國文化的傳播可謂一路長驅直入、勢如破竹,而且深入人心、大受歡迎。好萊塢、格萊美、麥當勞、肯德基、迪斯尼、沃爾瑪、星巴克、微軟、谷歌……,信手就可以拈來一大串的美國泊來名詞,普通中國人都能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相比之下,中國文化在美國,即使有5000年的積累做支撐,還是顯得大為遜色,甚至用單一呆板來形容也不為過。我搜腸刮肚,發現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提到兩個東西,能體現中國文化,一是餃子,二是功夫。問到對中國人的印象,最多的評語就是勤勞苦幹。在不少美國國民的心中,中國的形象還是一個空洞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還沒有和落後鬆綁。我們可以解釋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化的影響是個漸進緩慢的過程。但要繼續追問的是,為什麼我們的開放力度越來越大,對外交流越來越頻繁,留學生越派越多,別人卻反而越來越冷感?我們的改變到底缺少了什麼?問題出在哪?莫非是美國民眾吃錯藥了?我們要不就此收起笑臉,也針鋒相對地換上冷淡?

  直面這些問題,當然令我們感到難堪。但這是努力崛起中的我們註定要承受的命運。兩千多年前,戰國爭雄的時候,孔子也曾做過類似的思考,他的結論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按他説的,還是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修文化、立道德,才有可能建立一個具體生動、豐富活潑的國民形象。(原載《時代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