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環球要聞 >

美國將在南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 威懾伊朗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4日 08: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華盛頓、華沙、莫斯科8月3日電 (記者溫憲、金釗、張光政)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日報道,作為在全球範圍內建立導彈防禦系統的第一階段,美國軍方即將啟動在歐洲南部的導彈防禦系統部署,並將於2011年完成第一階段部署,以應對來自伊朗的威脅。

  美國:要應對伊朗導彈齊射

  五角大樓已接近就新建一個高能“X”波段地面雷達站達成協定,該雷達站所在地可能是土耳其或保加利亞,建成後將與美國部署在地中海和黑海的宙斯盾級驅逐艦保持聯絡,形成歐洲導彈防禦系統第一階段作戰能力。與此同時,美國正與以色列合作,加強其導彈防禦能力。2008年,美國已在以色列安裝了反導雷達站,目前正尋求在一個海灣阿拉伯國家建立另一雷達站,以增強早期預警能力。

  美國在歐洲、以色列和其他海灣國家計劃建立的雷達站技術雖相對獨立,但它們都被設計為能夠納入美方直接指揮的控制系統之中。已建設起來的以色列雷達站就是由美方人員負責運營,並已開始向在地中海的美國海軍軍艦提供信息。

  自去年以來,美國海軍宙斯盾級驅逐艦和裝備有標準—3型導彈系統的巡洋艦已經開始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區遊弋,目前僅有一兩艘,日後將根據“伊朗威脅”的具體情況增加在有關海區巡邏的美國軍艦數目。據悉,至2015年,美計劃將配備導彈防禦系統的宙斯盾級驅逐艦數量增至38艘。

  來自“伊朗的導彈向中東、歐洲甚至美國進行齊射的威脅”是美國一大心病。五角大樓官員表示,必須準備應對伊朗數十枚甚至數百枚導彈齊射。去年,五角大樓曾認為在全球部署147枚標準—3型導彈已經足夠應對“伊朗威脅”,但現在,奧巴馬政府準備將這一數目在2015年前增至436枚。

  構建這一全球導彈防禦系統耗資巨大,僅一枚標準—3型導彈的費用就在1000萬至1500萬美元之間。為此,美國正在與準備接受雷達站建設的國家談判“財政貢獻”問題,否則,美將不得不單獨為此買單。

  捷克:擬建“簡約版”反導中心

  捷克總理內恰斯7月底在捷首都布拉格證實,捷克和美國將在捷克建立聯合導彈防禦中心。去年9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放棄布什政府在波蘭和捷克建立導彈防禦基地的計劃後,新的反導系統部署方案正在逐漸浮出水面。

  擬建的聯合反導中心將是一個早期預警系統,並有可能成為北約反導系統的組成部分。據悉,該中心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設在布拉格,另一個設在其他地方,包括美國、捷克在內的北約專家將在中心內通過電腦終端監視敵國導彈運行。內恰斯説,美國計劃在2011年至2012年撥款200萬美元用於該中心的建設,中心有望明年投入運行。布什政府原計劃由美國獨資在中東歐建設反導基地,其預算曾高達22億美元,現擬建的反導中心的造價僅相當於兩顆“愛國者”導彈,因此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簡約版”。此外,如果該中心成為北約導彈防禦系統的一部分,捷美可能尋求北約分擔費用。由於經費限制,該中心將肯定不是一個大的軍事設施,捷克國防部長馮德拉將反導中心的建立稱為“象徵性的一小步”。

  據悉,斯洛伐克已經對捷克與美國在捷建立反導中心表示支持,斯外長祖林達表示,斯願意加入美國在歐洲的導彈防禦計劃。

  俄羅斯:依舊堅決反對

  俄羅斯向來對美國在歐洲的反導計劃持反對態度。俄外交部發言人涅斯捷連科表示,現在和將來對於歐洲來説不存在導彈威脅,美國和北約沒必要在靠近俄邊境的地帶部署導彈防禦設施。他還指出,美國沒有把對導彈威脅的分析進行到底,就開始部署反導系統。他還質疑,在波蘭境內部署的攔截導彈如何保護土耳其、保加利亞、希臘和美國免遭“伊朗遠程和短程導彈的威脅”?

  美國一貫聲稱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是為了應對“來自伊朗的導彈威脅”,並不針對俄羅斯。對此,俄羅斯認為,美國此舉是為了監控俄的導彈發射,遏制和削減俄的戰略核實力。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美國的戰略導彈防禦系統短期內還不可能對俄國家安全構成現實威脅,但美通過鼓動原蘇聯、東歐地區國家加入這一計劃擴大本國勢力範圍、擠壓俄羅斯和地區內其他大國的戰略空間。

  威脅與威懾(點評)

  美國五角大樓認為,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意圖有三:一為保護歐洲,二為保護美軍駐紮在歐洲的力量,三為對伊朗發展新的導彈項目及核武器計劃形成威懾。專責導彈防禦的美國軍方負責人稱,“如果你不只有一次機會擊毀來襲導彈,你的獲勝概率就特別高”。換言之,美國如此大動干戈構築全球導彈防禦系統,其實是一場威脅與威懾間螺旋形的博弈。

  從裏根時代的“星球大戰”戰略,到以部署陸基導彈為主的布什版歐洲導彈防禦系統,再到奧巴馬“分階段、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更具效率”的海、陸、空全方位反導系統,美國眼中的威脅來源有了微妙的轉向,但針對威脅實施壓倒性威懾的理念一脈相承。

  變與不變之間,有著不完全以美國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形勢。美國一直對“威脅”保持著高度警覺,其原因除了高處不勝寒的敏感外,還因其軍工複合體龐大機器的慣性推動作用需要尋找敵人。矛與盾的較量常常陷入自相矛盾的怪圈。消除威脅的根本出路絕不在於武裝到牙齒的威懾,更何況即使將整個地球編織成一張看似天衣無縫的反導系統網,這個世界也沒有絕對的安全可言。

  (溫 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