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媒體全球通 >

韓國媒體指責政府"懼怕中國" 厭華情緒達到高潮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30日 10: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石伍 ●本報記者 段聰聰 劉洋 ●詹德斌 陳一

  衝動的韓國輿論至今沒有從“天安”艦沉沒後對中國的不滿中走出來,新的宣泄點不斷出現。一名81歲“脫北者”的命運27日又跟中國的名聲攪在一起,韓國《東亞日報》指責韓國政府不敢阻止中國將其遣返朝鮮,對華外交“膽怯無能”。該報還這樣問:為何中國“能公然干涉韓國內政”,反對韓美軍演,韓國卻如此懼怕惹惱中國?一名中國駐韓國記者説,中韓關係歷經起伏,到盧武鉉執政時期如踩下油門般快速發展,但近年來情況在變化,韓國輿論越來越衝動的厭華報道正逐步給兩國關係踩剎車。中國專家孫哲説,沒有一個國家擁有選擇鄰居的權利,更沒有誰願意主動承受和鄰國交惡的後果。他説,“中韓的很多學者和政治家都看到了這一點,但讓輿論不那麼激烈並不容易。”

  韓媒指責政府懼怕中國

  27日,一向關注“脫北者”問題的韓國《東亞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81歲“脫北國軍俘虜”鄭祥雲被中國遣送回朝鮮的消息。該報稱,鄭祥雲是朝鮮戰爭中被朝鮮俘虜的560名韓國戰俘之一,在朝鮮生活了半個多世紀。他于去年8月“逃到中國”,隨後被中國公安找到並長期扣留。韓國政府曾為他與中國進行50次以上的接觸,但據政府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中國還是將此人遣送回了朝鮮。

  雖然韓聯社27日援引韓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圍繞著鄭某的扣押出現過多種猜測和傳聞,但都是未獲證實的傳聞。”可《東亞日報》的社論似乎已認定此事為真,並據此指責政府對華外交“膽怯無能”。該社論稱,年事已高的鄭某為與家人相會跳入冰冷的圖們江,“但中國政府非人道的處事方式和韓國政府無能的外交,將這名國軍戰俘再次逼入死境”。文章指責韓國政府雖與中國進行過接觸,但“連抗議都沒有過”,其“期待中國大發慈悲的‘安靜外交’事實上就是‘無能外交’的別稱”。而鄭祥雲是韓國“膽怯對華外交的犧牲者”。“到目前為止,政府連一名脫北者都未能直接帶回來,又何談全球領導力?”

  在韓國,“脫北者”一詞專門被用來形容那些“脫離朝鮮”的人,中國境內的“脫北者”大多是在韓國一些團體慫恿下偷渡的“非法入境者”,他們中一些人曾受蛇頭唆使硬闖在華外國使館,觸犯中國法律。韓國媒體也曾承認,這些人輾轉到韓國後也未必能得到“歸順勇士”的待遇,“只要能不受歧視就是萬幸了”。

  事實上,27日出現的鄭某遭中國遣返的傳言去年9月就曾出現過,韓國《中央日報》當時曾指責韓國政府在此事上束手無策,“令人羞愧”。如今,韓國《東亞日報》為何突然再借此事攻擊中國?

  有中國韓國問題專家表示,韓國媒體舊事重提,並借此攻擊韓國政府和中國,其真正意圖很可能是借此撒一撒在“天安”艦和黃海軍演問題上受了中國委屈的怨氣。《東亞日報》27日社論中的這樣一段話道出了他們的真實目的:“中國公然干涉內政,反對在我國領海舉行的韓美聯合軍事演練。即便如此,青瓦臺還是反對就遣送鄭祥雲一事對中國進行抗議。難道就那麼懼怕惹惱中國嗎?

  厭華情緒隨“天安”艦達到高潮

  “《東亞日報》的借題發揮説明天安艦事件引發的厭華情緒持續不退,已成為韓中之間一個嚴重問題。”一名中國駐韓國記者27日對《環球時報》説。他説,在“天安”艦事件之前,一些保守派韓國媒體流露的厭華情緒更多停留在民間鬥氣階段,如一些韓國媒體將“中國貨”稱為“不良品”的代名詞。但“天安”艦事件暴露了中韓兩國戰略利益上的根本分歧。

  韓國統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崔春欽説,韓國輿論起初以為中國作為韓國的戰略合作夥伴,會在“天安”艦問題上站在韓國一邊譴責朝鮮,中國不僅沒這麼做,連韓美在黃海演習都不允許,這令很多韓國人感到委屈,懷疑中國到底算不算是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