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媒體全球通 >

媒體稱美國正擴散巡航導彈技術以遏制中國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5日 06: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頭部特寫。

2003年,美軍向伊拉克數個目標發射了巡航導彈。

“戰斧”巡航導彈垂直髮射。

  韓國部署新巡航導彈

  宣稱技術已超越中國

  韓國軍方17日稱,韓國已成功開發出射程為1500公里的巡航導彈,並計劃在年內部署在韓朝邊界的“中部前線”。韓聯社報道稱,韓國因此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以色列之後,世界上第四個開發射程1500公里巡航導彈的國家。韓國媒體聲稱,韓國在這方面的技術已超越中國。

  報道稱,新開發的“玄武-3C”型導彈可攜帶450公斤的彈頭,命中目標的誤差僅為1~2米。韓國實際部署的還有射程500公里的“玄武-3A”型和射程1000公里的“玄武-3B”型導彈。

  根據韓媒公佈的“玄武-3C”數據,我國東北、華北和華中部分地區都將被該導彈所覆蓋,北京、上海等幾十個大中型城市都在其射程範圍之內。外媒認為,在美韓大肆鼓噪黃海軍演,中國連續5次公開表示反對的微妙時刻,韓國突然公佈實戰部署遠程巡航導彈,其舉動令人側目。

  就在韓國公佈部署遠程巡航導彈之前,美國海軍3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相繼抵達韓國釜山軍港。報道稱,這3艘SSGN原係戰略導彈核潛艇,美軍于2007年將其改造成既能實施傳統遠洋反潛、反艦作戰,又可用於淺水作戰環境中的多種作戰行動的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每艘核潛艇可攜帶154枚“戰斧”巡航導彈。

  美國“戰斧”巡航導彈:

  號稱“一週滅一國”

  戰時,該型潛艇可隱蔽進入敵國近海水域,它一次齊射可打出32枚導彈,6分鐘內能將所有導彈發射完畢,火力相當於4艘宙斯盾巡洋艦的總和,號稱具有“一週滅一國”的能力。如今,3艘SSGN抵達韓國釜山軍港,這裡距離北京不到1400公里。

  實際上,美國在中國周邊部署巡航導彈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50年代臺海局勢緊張期間,美國就將“鬥牛士”巡航導彈,部署到台灣。如今,美軍在遠東固定部署的巡航導彈數量有所減少,基地也大多轉移到離中國較遠的關島和夏威夷,但由於美軍遠程武器投送平臺的發展,它們仍能在短時間內打到中國領土上。

  據外媒報道,美國出於遏制中國的冷戰思維,正一步步將巡航導彈技術擴散到亞太盟友手中。美國全球安全研究所負責人約翰派克披露,韓國的巡航導彈,大致相當美國BGM-109“戰斧”巡航導彈的早期型號。韓國人應該是從美國得到了十分關鍵的袖珍渦輪噴氣發動機製造技術,否則該導彈的射程絕不可能達到如此遠的距離。

  而在中國西部邊陲,印度巡航導彈也頻頻亮相。今年3月21日,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成功進行“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海上垂直髮射試驗。

  印度“布拉莫斯”導彈

  威懾周邊鄰國的“殺手锏”

  印度媒體援引DRDO該項目主管斯瓦薩努皮萊博士的話稱,從垂直髮射井中打出的“布拉莫斯”導彈先爬升到彈道最高點,再以極高速度俯衝攻擊,在末段飛行中開啟導彈自帶雷達導引頭,最終擊中停泊在孟加拉灣的退役護衛艦,就如同“閃電劈斷叢林裏的一棵樹”。據悉,印度陸海空三軍將列裝超過500枚 “布拉莫斯”導彈,以便對周邊鄰國形成“不對稱技術優勢”。

  “布拉莫斯”是俄羅斯于1995年邀請印度共同投資開發的超音速導彈,它看上去像細長的“飛行鉛筆”,速度可達2.8馬赫,並能垂直髮射,射程在290公里左右。皮萊博士聲稱,“布拉莫斯”可在2分鐘內發射就緒。據美國《防務新聞》週刊報道,印度軍方爭取在2010年底前完成陸軍兩個團的“布拉莫斯”Block-2型巡航導彈裝備計劃,而這兩個就部署在中印邊界東段附近,其針對目標不言而喻。

  (據《中國國防報》)

  “戰斧”是美國海軍最先進的全天候、亞音速巡航導彈,有陸基、空中和海上發射等型號。導彈長6.17米,直徑52.7厘米,水平翼長2.62 米,發射時重量1452公斤。採用慣性制導加地形匹配或衛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導,射程450~2500公里,飛行時速約800公里。命中精度可達到2000 公里內誤差不超過10米。1991年海灣戰爭中首次使用。

  彈道導彈“高空急先鋒”

  巡航導彈:“低空刺客”

  巡航導彈:後冷戰時代打響“戰爭第一槍”

  巡航導彈的雛形最先出現在二次大戰後期的德國,V-l導彈被公認為現代巡航導彈的“鼻祖”。德國投降後,導彈研製技術也被美蘇等戰勝國瓜分。蘇聯集中精力專攻戰略導彈,而美國則同時在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兩方面鋪開攤子。

  巡航導彈速度較低,飛行高度也比較低,可按事先選定的隱蔽路徑飛行,能夠規避敵方雷達與防空系統,防禦方很難發現和攔截。美國眾議院下屬的戰略力量委員的報告承認,即便是堆砌了無數高科技的美國本土NMD系統,在防禦巡航導彈方面“仍然會漏洞百齣”。

  巡航導彈終端導引精準性高,適合做精確攻擊,其彈頭可以為核彈頭或常規彈頭,因此,巡航導彈可以是戰略性的,也可以是戰術性的。與彈道導彈相比,巡航導彈的造價更低廉,瞄準更精確,也更易操作。

  自冷戰結束以來,巡航導彈幾乎成了超級大國打響“戰爭第一槍”的首選武器,它的發展和使用打破了傳統的戰略和戰術導彈劃分界限,是超級大國推行新式常規化威理論的利器,在美國發動的幾場高科技局部戰爭中,它一直是打擊敵方縱深地區重要目標的主要武器。

  俄軍事分析家亞歷山大莫茲科夫指出,彈道導彈是按一定拋物體軌跡飛行的,這種導彈的飛行路線在發射前設定後,一般不容易改變,不過速度極快,對其實施攔截講究“一準二快”,即第一時間發現,然後發射高速攔截導彈,在彈道導彈即將經過的路徑上實施截殺。而巡航導彈則比彈道導彈慢得多,它依靠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在稠密大氣層內飛行,雖然速度低,但飛行彈道卻比前者詭異得多,它可根據地形、匹配裝置,靈活改變路徑,令防禦系統很難預先計算出它將要經過的區域。

  可以説,彈道導彈是“高空的急先鋒”而巡航導彈則是“低空的刺客”,對後者的防禦其實是全世界都感到頭疼的難題。

  據《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