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林丹之喜與才力之困: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4日 00: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來,體育圈有不少關於冠軍的新聞。

  去世多年的亞洲舉重冠軍才力再次“走進”公眾視線。他的遺孀劉成菊不幸患上癌症,一家人貧病交加,幾乎陷入絕境。其女發微博求助,無人問津。被媒體曝光後,不少愛心人士向她們予以援助。短短幾天,才力妻女收穫了各界的17萬元捐贈,她們的生活條件才得到改善。

  另一樁熱門話題,是羽球奧運金牌得主林丹喜獲華僑大學碩士學位,還拿到了校方頒發的十萬元傑出貢獻獎。伴隨著研究生的光芒,質疑之聲鵲起。不少人認為,林丹很難在繁重的訓練之餘拿到頗具含金量的碩士頭銜,這個研究生其中必有“水分”。

  對此有評論稱,林丹名利雙收,十萬元對於事業成功的他是“錦上添花”。但才力一家拿到的救命錢卻是“雪中送炭”,這位舉重冠軍因病過世多年之後,他的親人卻還在繼續著不幸。同為攀至體壇“金字塔”巔峰的兩代冠軍,其境遇對比實在令人心酸。

  運動員在進入運動生涯後期後,鮮花和掌聲已漸漸遠去,於是退役後的出路便成了頭等大事。

  對林丹這樣的奧運冠軍來説,既已經在羽毛球界功成名就,也有金牌一路“保駕護航”,拿學位和獎金似乎就成了水到渠成的“獎賞”。儘管華僑大學回應稱,學校是以教師上門授課等方式保證了林丹等現役運動員完成學業,並不存在降低學習要求的現象。但學子們都知道,“上了課”和“拿到學位”之間,是不能劃等號的。

  對才力、劉成菊這些運動員來説,退役後卻很難有更多的選擇。包括當搓澡工的鄒春蘭、擺地攤謀生的艾冬梅,乃至於地鐵賣藝的張尚武,缺乏謀生技能的他們,只能接受殘酷的現實。

  目前在安置退役運動員方面,地方上大多采取的模式是買斷工齡的做法,即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讓運動員自主擇業。然而,這樣的“安置”和林丹所拿到的碩士學位並無區別——拿名氣換一個學位,抑或是拿職業生涯和健康換一筆安置費,兩者都是“潑出去的水”,並無本質上的區別。

  繁忙的奧運冠軍如何拿到一個“實打實”的學位?如何避免才力等退役運動員的悲劇重演?看似不相關的兩個問題,卻共同反映出了運動員安置方面的關鍵性問題:體育主管部門如何將運動員的教育和保障機制落到實處?

  體育明星被大學錄取後,同樣應該嚴格按照普通學生的要求進行培養和管理。誠然,專業體育訓練是系統化的。但做出讀書選擇的林丹,可以一邊上學一邊訓練,也不應放鬆考核標準。但現狀卻是,運動隊中文化課的教學質量很難與普通學校相提並論,奧運冠軍們的學力和所獲得的學位也飽受質疑。

  同樣,在運動員安置方面,簡單粗暴的“買斷工齡”和“一刀切”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怎樣切實地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確保其在社會上有謀生的一技之長,如何建立困難退役運動員的幫扶救助機制,都是相關管理機構應該深思的難題。

  學位和金錢都是現成的結果,但知識和能力才是改變命運的關鍵——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熱詞:

  • 才力
  • 林丹之
  • 安置
  • 買斷工齡
  • 奧運冠軍